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钱坑镇钱北村修建了观景台,以吸引游客。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产业园新丰村修建了新的文化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产业园新丰村驻村扶贫队员罗永辉,帮助贫困户子女辅导功课。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钱坑镇钱北村招商引进的服装厂,让大家能在“家门口就业”。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果寮里种出的潮州柑又大又甜,何志勇一举卖得好价钱,赚了人生第一桶金:6万元。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或“无中生有”,或“化零为整”,扶贫队为贫困户“刨” 出脱贫帮扶特有路径

三面环山,二水绕城,造就粤东古邑揭阳市独有风光。从热闹的揭阳市区出发,需要在高速公路驱车近100公里才能到达邻近南海的惠来县靖海镇后湖村。实际上,这里有一道风景独特,犹如天涯海角般的石笋海景奇观——客鸟尾。远离商业区域的客鸟尾海景,在交通不便的屏障下,尚养在深闺人未识,与之为邻的后湖村也不起眼,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为了帮助后湖村脱贫,2016年4月起,东莞对口帮扶的扶贫开始进驻这里。它们在或“无中生有”,或“化零为整”,为贫困户“刨”出脱贫帮扶特有路径。而在短短的近三年时间里,在东莞对口帮扶的扶贫队带动下,揭阳市114个相对贫困村里相继出现124个特色产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揭阳市

扶贫概况

『刨』出脱贫帮扶特有路径

从热闹的揭阳市区出发,需要在高速公路驱车近100公里才能到达邻近南海的惠来县靖海镇后湖村。在交通不便的屏障下,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后湖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2016年4月起,东莞对口帮扶的扶贫队开始进驻这里;2016年底,第一批100亩坡土被改良为七分沙三分土“试验田”,种下胡萝卜种子;2017年起,石碣镇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扶贫项目,结束了后湖村“无产业”的历史。

因地制宜 1

选准产业破难题,神话出现了

后湖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村里交通、饮水问题突出;海边土壤多是盐碱土壤或以荒坡沙地为主,能种作物的耕地少。

这是这里的村民们世世代代为之懊恼的问题。由于无法种植高产作物,村民如果想吃大米,就必须要通过出海捕捞海产,然后跑到30公里外的县城换购。久而久之,后湖村荒地越来越多,更无任何主导产业。

2016年4月,为了破解后湖村的产业难题,扶植能长效运作的特色产业,东莞石碣镇扶贫队在后湖村经历了一番“开荒”。在荒坡沙地上开拓特色农产品产业,这似乎是个神话。然而,这个神话在东莞石碣镇对口帮扶的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后湖村实现了。

何齐英,是东莞石碣镇安监分局副局长,他驻扎到惠来后湖村之后,请来农业专家,和村“两委”研究过后湖村的荒坡沙土。他们并没有错过沙质土壤的价值以及海风带来的微生物,经过和村委、村政府反复讨论,扶贫队和村委村政府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引进了“广东菜篮子工程”中的龙头企业,开展胡萝卜种植项目。

当时,驻村队员和专家一起,在沙土上做文章,改良、调配沙土比例、播种……然而,当时的村民并不看好这波操作。“我们要种些东西都很困难,这片土地怎可能种出高产作物,增加村集体收入?”有村民提出了如此疑虑。

奇迹发生 2

荒土沙地种出了胡萝卜佳品

2016年底,第一批100亩坡土被专家成功改良为七分沙三分土“试验田”,种下引进自日本的阪田胡萝卜种子。种子发芽、生根……半年后,试验田收获了第一批水灵灵的胡萝卜。有贫困户摘下一根新鲜果实尝了尝,鲜甜爽口,质脆美味,果然是上好的胡萝卜佳品,当初的顾虑瞬间消除,并一致同意利用贫困村闲置土地,发展胡萝卜种植产业。

2017年起,石碣镇相继投入财政引导资金200万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实行“公司+基地+村+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扶贫项目,结束了后湖村“无产业”的历史。记者算了一笔账:石碣镇为此投入财政引导资金后,按投入总金额的8%作为年投资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增加16万元收入。

冬季的后湖村胡萝卜基地,绿油油的胡萝卜叶如绿毯般铺向天际,正在孕育的第三季果实,将于明年收成,预计每亩产量达3800吨。至今为止,村民及贫困户都不敢相信,胡萝卜基地这片宝地,曾是那片被唾弃的荒坡沙土……

连锁效应 3

创造岗位促脱贫,生活省心多了

胡萝卜基地还有一项“造血”功能。“该项目不仅有利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还解决了部分农民的长短期就业。”何齐英介绍。

据了解,胡萝卜基地经由龙头企业牵头后,优先对贫困户发出聘用邀请,为当地农民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冬日蒙蒙细雨温柔洒在基地的胡萝卜苗上,犹如母亲的轻吻。这片胡萝卜田,也是后湖村55岁的黄宝桃阿姨悉心呵护的幼苗。桃姨是后湖村贫困户,如今她因在基地工作而自豪:“我的收入比丈夫出海打鱼还高啊。”想到生计有保障,她开怀一笑,脸上都是笑纹。

桃姨有四名子女,早些年,子女读书的学费压得她喘不过气。“大女儿和二儿子读完初中就去打工,如今成了家,只能顾得上自己的小家庭。三女儿就读韩山师范大学大专班,今年毕业在中学任教,但工资只有3000元,生活费刚刚够自己花。小女儿最可惜,她明明考上了本科,家里却供不起学费,她只好降级去读大专,如今学费还要靠助学资助。”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一次台风后,她的旧居被风刮倒,不得不举债建新房子。

苦了大半辈子,改善家里生计是桃姨最渴求的。十几年来,她的丈夫患上甲亢,因为家穷,治疗断断续续,还要出海打鱼。运气好,能捞到较贵的午笋鱼,运气不好,只能空网而归。

“我现在在基地打工,每天就有100元工钱,打工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十分方便。”3个月前,桃姨开始在胡萝卜基地打工,“我是全勤的!一个月干活30天,就有3000元工资,现在收入比老伴还高。”如今,她开始谋划用工钱还债,顺便再给家里添置些新家具。“现在的生活,比以前省心多了。”她希望,家里的好日子,就像这500多亩基地的产业,越来越红火。

■特刊主编:黄越尧

■版式设计:李涛 吴煌展

■本版文字: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市惠来县后湖村的驻村扶贫队引进胡萝卜种植企业,在该村种植500多亩胡萝卜,并且聘请村里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钱坑镇钱北村招商引进一家服装厂,帮助困难户解决就业。

深耕粤东“最贫困”地带 精准扶贫走出东莞经验 时间

■揭阳钱坑镇钱北村的驻村扶贫队员伍志毅,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

造血式扶贫 4

近三年间扶出124个特色产业

后湖村胡萝卜基地是东莞对口帮扶揭阳产业扶贫工作的典型缩影。在零条件下谋划扶贫产业,化零为整整合分散资源,也是东莞扶贫工作队帮扶揭阳地区的“攻略”。

据揭阳市委副秘书长、东莞市驻揭阳市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陈朝云介绍,扎根揭阳地区扶贫,扶贫工作队为当地贫困农村发掘出“冬瓜茶饮料”、高产葛根、韭菜花、番薯、芒果、黑山羊饲养、揭阳淡水龙虾养殖、温氏养猪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至今年11月,114个相对贫困村里,共扶持出特色产业124个,建立健全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含种养大户)82个;启动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94个;实施光伏、入股、购买商铺等资产性收益类项目179个,参加资产性收益项目的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5265户。”

与此同时,东莞市在揭阳市累计落实帮扶资金7.22亿元,其中财政帮扶资金6.665亿元,社会帮扶资金0.56亿元。在2017年度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东莞帮扶的114个相对贫困村累计预脱贫6326户21388人,实现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率达到77.6%,预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43.88元,被帮扶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3元,远高于同期省定贫困村标准。预计到2018年底,上述相对贫困村预脱贫率将达90%以上。

踏实攻坚 5

扶贫队员深入贫困家庭精准帮扶

一切都来之不易,陈朝云感慨:“对口帮扶的相对贫困村,人口多、土地少、整合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难度很大。但我们的扶贫队,坚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根据贫困村实际谋划产业发展。”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帮扶揭阳地区贫困农村,不能仅靠产业。这近三年的扶贫成绩单,还需归功于扶贫工作队,这群工作队员努力探索,不断地在“真扶贫、扶真贫”中寻找突破口:即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对接,进而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扶贫队员里,有人拖家带口进驻扶贫点、有人放弃高薪厚职来到基层……满腔热情的扶贫工作组跋涉于在这片山区,采取一村一干部,一户一策略的精准措施,种下芸芸硕果。

“我来自农村,深知贫穷的滋味,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我需要为他们灌输走出贫困的勇气,让他们有力量前行。”来自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驻村扶贫队员罗永辉说,为了扶贫,他将家扎根在新丰村,妻子辞去工作驻村支持丈夫,就连孩子也是在新丰村出生。

实际上,对于这些年来东莞驻村扶贫队员的耕耘,贫困户都看在眼里。揭阳最为贫困村落之一的产业园新丰村,贫困户何志勇曾是靠帮人看果园赚工资维持一家生计的,一年收入两三万元。罗永辉得知他有种植技术,就鼓励他将果园承包过来自己经营,这样收入可以翻倍。去年,何志勇承包了果园,而当果园里的水果出现滞销时,罗永辉又帮忙联系水果批发商解决难题。去年,他终于“逆袭”了!果寮里种出的潮州柑又大又甜,何志勇一举卖得好价钱,赚了人生第一桶金:6万元。

“全靠罗队长给我们勇气。他很关心我们贫困户的需求,有事一定会和我们商量,尤其是每次和他说话,他都是特别认真听我们说,没有丝毫不耐烦,全靠他鼓励,才推动了我们一家的进步。”何志勇十分诚恳地感谢这位年轻的驻村队员。

美丽画卷 6

乡村变美 引游子回归创业反哺

“国家大力支持新时期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有政府支持,我们也需要做贫困户的领路人。”东莞洪梅镇驻揭西县钱北村的伍志毅如是说。近三年间,他将工作计划写成日记:“今天要商量路灯建设工程”“19岁贫困户需要申请助学基金”……

今年12月,他的第七本日记写满了。同时,他所在的钱北村,村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灯明亮,文化广场宽敞……曾经的臭水塘净化为生态鱼池,不久前,就有乡贤看中了,向村集体租赁这片鱼塘养四大家鱼,租金归村里分红增收;曾经泥泞的村道经过硬底化铺设,让村民出行不再困难。

像钱北村这样,在东莞帮扶揭阳的114个相对贫困村里,目前共实施村道、巷道硬底化306公里,生活垃圾收集点503个、饮用水安全工程64个、开展污水治理工程139个、建设卫生站119个、水利工程203个(包括饮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工程)、架设路灯6602盏、修缮或建设公厕164个、修建完善文化室76个、文化广场120个、其他基础设施项目302个。一大批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使广大村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花香蝶自来。在不少贫困村,美化后的村容村貌,吸引了外出游子回归创业反哺家乡,更创造岗位供贫困户就业。今年2月,伍志毅谋划利用村委会闲置物业开设“扶贫车间”,为留守村里、有劳动力的妇女开发就近的工作岗位。本没打算回钱北村老家创业的女老板林丽娜,一下子相中了伍队长推荐的厂房:她发现,扶贫工作队和村委合力改建了硬底化村道,又有场地开设车间,她何不将自己的制衣加工产业进驻,既可降低厂房租金和用工成本,又能让贫困家庭的妇女务工增收?

林丽娜是“钱北媳妇”,想到能为家乡出一份力量,她和村政府很快协商出了章程。她不仅随扶贫队逐户询问留守妇女的务工意愿,还主动提高她们的工钱,创造让大家都满意的“家门口就业”环境。有部分村妇要照顾孩子和家庭,想就业却脱不开身,林丽娜还将制衣机器搬到贫困户家中,让她们在家里作业。

“有工钱补贴家用,女工们都干劲十足,有的人还加班加点,每个月的制件数量还不断创新高,这是我最欣慰的。”林丽娜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