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有了“陪護員”留守老人笑開顏

施甸:有了“陪護員”留守老人笑開顏

瞿紹蘭夫婦在自家門前。(人民網 符皓 攝)

“進來坐嘛,來嘛,來嘛。”太陽西斜,77歲的瞿紹蘭老人坐在屋內曬著太陽,一瞥見戴學江來到門前,就立馬起身,招手迎了過來,熱情地招呼他進屋。瞿紹蘭的老伴見到戴學江,又是倒水,又是遞水果糖,像是對自己的兒孫一樣的親暱。

一番噓寒問暖過後,戴學江查看了一下前天幫兩位老人修好的抽水馬桶,看到一切正常,戴學江起身準備去往下一戶老人家走訪。

“來麼要喝杯水再走嘛。”看到戴學江要走,瞿紹蘭老夫婦有些不捨。

這是10月18日下午發生在雲南保山施甸縣擺榔鄉尖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場景。

戴學江今年33歲,是尖山村留守老人的陪護員。自2017年底擔任村裡的陪護員以來,戴學江幾乎每天都會上門看望村裡的留守老人,幫助老人們解決一些飲食起居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陪伴老人聊天、娛樂,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留守老人的親情缺失,助力尖山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

施甸:有了“陪护员”留守老人笑开颜

戴學江看望戴文良老人。(人民網 符皓 攝)

解決外出務工村民的後顧之憂

“尖山村產業基礎薄弱,貧困戶主要收入靠外出務工,留守老人陪護問題比較棘手。”尖山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戴志全介紹,尖山村有常住人口410戶179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87戶768人。外出務工,是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如何解決留守老人日常陪護、解決外出務工子女的後顧之憂,成為尖山村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面臨的一道難題。

這些困擾,在2017年有了轉機。

據施甸縣民政局副局長段亞軍介紹,2016年4月,施甸縣與上海長益公益基金會合作,借社會之力實施了“關懷留守老人”項目,每村選聘一名長期在村的村民擔任本村留守老人的陪護員,為留守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陪護員要求身體健康、性格開朗,有愛心、耐心及親和力,並具備初中以上學歷,會簡單使用電腦及會騎摩托車。基金會根據陪護員服務工作量、當地生活水平,並參照民政部門建議,每月給予陪護員一定數量補貼,還為陪護員購買了意外傷害險。針對陪護員建立起了完善的教育培訓、管理考核制度。

作為尖山村留守老人的陪護員,戴學江於2017年11月經過考核培訓上崗,為村裡的30戶共49名留守老人提供陪護服務,解決了許多留守老人的現實所需,也給老人們帶來了心靈的慰藉。

2018年2月的一天晚上,村裡78歲的何福玉老人不慎摔倒,何福玉的老伴聯繫戴學江後,他一邊趕往老人家中,一邊聯繫120,連夜將何福玉送往鄉衛生院治療,並在醫院精心照顧了3天,直到老人在深圳打工的兒子趕到醫院。

尖山村委會附近的扶貧安置點,安置了尖山村大山深處的兩個村民小組的80戶320名村民,涉及建檔立卡戶63戶245人。

“搬進新房的很多留守老人不會使用電器,都在屋外燒火做飯。甚至有的留守老人因為生活不習慣,拒絕搬入新房。”戴學江表示,2017年5月,安置房建成後,在政府的幫扶下,搬入新居的村民都用上了電飯鍋、電磁爐等電器,新房內不便燒火,一些留守老人沿襲傳統生活方式,在門前劈柴燒火做飯,給環境衛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加之老人年邁,再入山裡砍柴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針對上述情況,戴學江上崗後,總會抽空到這些老人家中,手把手地教留守老人們使用電器。

86歲的戴文良是一名聾人,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原來居住在尖山村一組,夫妻倆和女兒女婿一家住在一起。在外務工的女兒女婿擔心父母沒人照顧,總是不敢去太遠的地方務工。搬到新居後,戴學江用了一個多月時間,用手比劃著教會了老人使用電飯鍋。

看到父親在新居飲食起居得到保障,戴文良的女兒戴紹菲感激地對戴學江說:“以前只能一個人出去,沒什麼積蓄,現在父母得到照顧,我們夫妻倆都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兩個人在保山務工每月至少有5000元收入。”

施甸:有了“陪护员”留守老人笑开颜

戴學江上前問候坐在村頭樹下曬太陽的老人。(人民網 符皓 攝)

留守老人的“好幫手”和“貼心人”

瞿紹蘭一家是最後搬入搬遷安置點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前因擔心父母不習慣,瞿紹蘭在外務工的兒子一直拒絕父母搬到新居。直到2019年初,當春節回家的他看到村裡搬遷的留守老人在戴學江陪護下正常生活時,他最終緩和了態度,於2019年初搬進了新居。

“大兄弟,我明天又要烤酒了,你過來嚐嚐,等你吃早飯,一定要來啊。”論輩分,73歲的戴學成是戴學江的大哥。因想念在外務工的兒子,戴學成經常會給兒子寄家鄉的特產,兒子也會隨時給他們夫妻寄東西回來。戴學江經常幫“老大哥”收發快遞,拉近了哥倆的距離。喜歡土法釀酒的戴學成,總會在出酒的第一時間邀請戴學江到家裡閒聊,還主動教授戴學江釀酒技術。

2年來,戴學江陪伴尖山村留守老人的時間,比老人們在外務工的子女都長,成為留守老人的“好幫手”和“貼心人”。

每到過年過節,留守老人的子女,都會打電話向戴學江問好。

段亞軍表示,陪護員的存在,填補了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的空白,彌補了政府資金投入的不足,發展壯大了社工隊伍,為村(社區)儲備了後備幹部。同時,通過黨性鍛鍊和教育培訓的陪護人員,在宣傳、踐行黨的政策時更接地氣,加強了基層政權建設。

段亞軍介紹,施甸縣“關懷留守老人”項目實施三年多來,項目共投入資金600多萬元。目前,施甸縣已在全縣的13個鄉鎮、58個村(社區)培養了58名陪護人員,提供日常陪伴服務22萬人次,惠及1798戶2534位留守老人。

施甸:有了“陪护员”留守老人笑开颜

尖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角。(人民網 符皓 攝)

將留守老人陪護工作進行到底

如今,除少數幾戶需要社會保障兜底的特殊貧困戶外,尖山村已脫貧退出174戶726人。

在開展陪護工作過程中,看到留守老人的子女為了生計常年奔波在外,戴學江深切體會到了在外打工者的艱辛,也看到了父母與子女分割兩地、思念而不可得的煎熬。

“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到村子附近投資辦廠,也希望更多有能力的村民在家鄉創業,吸納村民就業,從根本上解決留守老人問題。”隨著陪護工作的深入,戴學江對解決留守老人這一社會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

目前,戴學江每月能領到1850元陪護補貼。在陪護工作之外,他充分利用當地種植有古樹茶的資源優勢,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收購當地村民的茶葉,每年可產出一噸烘乾的春茶,年毛收入在10萬元左右。

在此過程中,戴學江的合作社也吸納了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每年工作4個月,每人每年可獲得8000元勞務收入。

“陪護留守老人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2017年,經過深思熟慮後,戴學江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年來,戴學江一直在爭取成為一名黨員,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到村子的發展和公益事業中來。

人民網記者 符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