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超級工廠提前試產 從產能曲線看上海工廠對特斯拉有多重要

在三季度的財報中,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披露其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已開始試產Model 3,雖未披露具體的試產時間,但特斯拉表示是早於預期。

特斯拉超級工廠提前試產 從產能曲線看上海工廠對特斯拉有多重要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上海超級工廠開始試產Model 3,也就意味著在經過十個月的建設之後,這一工廠已具備投產的條件,已經為Model 3在上海的生產做好了準備,就等正式生產。

從破土動工到試產,位於臨港產業區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所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這一工廠在今年1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當時特斯拉CEO馬斯克親自出席了開工儀式。破土動工之後不到3個月,就順利完成了樁基施工,並開始了廠房鋼結構的搭建工作。相關的生產設備在二季度開始入廠,為第一階段的量產做準備。10月中旬,為工廠生產運營供應電力的220千伏電力配套項目首條線路正式送電,工廠建設也進入了衝刺階段。

特斯拉超級工廠提前試產 從產能曲線看上海工廠對特斯拉有多重要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儀式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預計總投資約500億元,一期年產能為25萬輛純電動汽車整車,全部建成運營後,年產能將達50萬輛。

在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之前,特斯拉在全球的整車組裝工廠,僅有加利福利亞州弗裡蒙特的那一座,特斯拉目前在售的Model 3、Model S等電動汽車,均出自這一工廠。

作為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二座整車組裝工廠和在美國之外的第一座超級工廠,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產能而言,這一工廠對特斯拉就有多方面的重要影響。

特斯拉電動汽車產能特點及現狀

從2012年的二季度開始生產並交付Model S算起(特斯拉第一款電動汽車是2008年推出的電動跑車Roadster,但產量較低,暫不考慮),到今年三季度結束,特斯拉大規模量產電動汽車已有30個季度,在這30個季度,特斯拉所生產的電動汽車已增加到了3款,季度產量也提升到了接近10萬輛。

特斯拉超級工廠提前試產 從產能曲線看上海工廠對特斯拉有多重要


特斯拉電動汽車產能曲線

從特斯拉方面公佈的數據繪製而成的產能曲線圖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及之前有多個季度特斯拉未公佈產量,僅公佈交付量,產能曲線中數據暫以交付量代替),自Model S開始投產以來的這30個季度,特斯拉電動汽車產能呈現出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產能總體呈上升趨勢,但部分季度的產量環比有下滑。

特斯拉2012年二季度開始量產並交付Model S,當年三季度交付321輛,四季度則增加到了2400輛,2013年的四季度增加到了6892輛,2014年四季度的產量則是超過了10000輛,達到了11627輛,2015年四季度交付量增至17400輛,2016年四季度的產量則達到了24882輛,2018年的四季度首次超過8萬輛,今年三季度增至96155輛,有望在四季度超過10萬輛,若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則就很有可能達到。

雖然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產能總體呈上升趨勢,但部分季度也有下滑。從2012年的二季度到今年三季度,這其中共有30個完整的季度,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產量是同比均有明顯提升,但在其中的5個季度環比還是有下滑,不過除了今年一季度下滑超過9000輛,另外4個季度產量同比下滑並不是很明顯。

第二個特點新車投產之後產能提升明顯 穩定後增速放緩

從2012年的Model S開始,特斯拉隨後又有兩款新車投產,分別是2013年三季度的Model X和2017年三季度的Model 3。

就產能狀況而言,每一款新車投產之後的幾個季度,隨著新車型產量的提升,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產量也會隨之而增加,這在特斯拉目前三款電動汽車投產之後的幾個季度,都得到了印證,即便是Model 3在初期遭遇了產能瓶頸,連續3個季度的產量未達到預期,5000輛周產量目標的實現時間也兩度被推遲,但這一車型的產量還是在穩步提升之中,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產量在那四個季度也還是在增加。

但隨著投產時間的延長,每一款電動汽車的產能提升也會逐漸放緩,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整體產能增速也會因此而放緩。Model S投產之後僅過了兩個季度,其產能的提升就已開始放緩。Model X加入之後,也同樣除了產能增速放緩的情況,2016年三季度到Model 3投產的2017年三季度,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產量就一直在25000輛左右徘徊,2016年四季度的產量還有下滑。Model 3量產已有9個季度,量產初期連續5個季度的快速增長之後,其產能增速在去年四季度也開始放緩。

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的重要性

在根據產能曲線分析了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生產特點之後,再結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生產目標和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定位,就能看出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的重要性。

其一是推動產能提升,實現更大交付量目標。上海超級工廠投產之前,特斯拉只有加州弗裡蒙特的一座整車組裝工廠,僅靠這一座工廠的產能,特斯拉去年生產了25.45萬輛各種型號的電動汽車,向用戶交付了24.49萬輛。今年特斯拉的目標是交付36萬輛到40萬輛電動汽車,前三個季度是已生產26萬輛,交付了25.52萬輛,全年的交付量目標基本能完成。

而在1月7日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建設時,特斯拉方面表示他們的計劃是工廠建成後,初始階段每週生產約3000輛 Model 3,在完全投入運營後年產量將攀升至500000輛純電動整車,這也就意味著在上海工廠投產之後,兩座工廠同時生產,特斯拉將有更大的產能,能生產出更多的電動汽車,也能實現更大的交付量目標,特斯拉明年的交付量目標,在今年的基礎上可能將有大幅度的提升。

其二是緩解加州工廠Model 3產能壓力。Model 3是目前特斯拉旗下起售價最低的車型,但也是產量最大、銷量最大的車型,產能在去年下半年得到明顯提升,今年一季度開始,其產量已佔到了特斯拉全部電動汽車產能的80%,這一車型目前還是主要在北美市場交付,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在年初開始交付,但交付量還比較有限。

而特斯拉在今年三季度的財報中表示,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型豪華轎車市場,Model 3目前的價格與中型燃油豪華轎車相當,在運行成本方面還有更大的優勢,他們相信中國將成為Model 3的最大市場。

特斯拉超級工廠提前試產 從產能曲線看上海工廠對特斯拉有多重要


特斯拉Model 3產量

但目前特斯拉加州弗裡蒙特工廠的產能增速已開始放緩,有開始逼近極限的趨勢,如果中國市場銷售的Model 3,也全部在加州工廠生產,長久面臨產能壓力的弗裡蒙特工廠,就將面臨更大的產能壓力,但在上海超級工廠投產並開始生產Model 3之後,弗裡蒙特工廠Model 3的產能壓力也將隨之得到緩解。

其三為新車在加州工廠投產創造條件。除了目前已經量產的Model 3、Model S和Model X這三款電動汽車,特斯拉目前還有兩款非常重要的電動汽車等待量產,分別是2017年11月推出的電動卡車Semi、今年3月份推出的跨界運動型多用途汽車Model Y,前者原計劃在今年開始生產,隨後推遲到了2020年,Model Y在發佈時就宣佈將在明年年底開始量產。

但在只有加州一座整車組裝工廠的情況下,Model Y和電動卡車Semi量產就面臨很大的困難,因為加州弗裡蒙特工廠空間有限,特斯拉很難為新的汽車生產線騰出足夠的空間。在今年5月底,員工透露特斯拉正在對弗裡蒙特的工廠進行調整,將佔據了工廠很大空間的Model S和Model X生產線整合到一條生產線上,以便為Model Y的生產線騰出空間,這也就說明特斯拉加州工廠的空間並不富餘,加入新的生產線就需要對原有生產線進行調整。另外,特斯拉作為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電動汽車廠商,其推出的電動汽車,自然會優先考慮在美國投入生產,在美國沒有其他整車組裝工廠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就只能是加州弗裡蒙特的工廠。

而上海超級工廠,特斯拉是計劃用於生產Model 3及未來的車型,首先生產的是特斯拉旗下需求最大、產量最大、產能壓力也最大的Model 3,能緩解加州工廠的產能,進而方便特斯拉對工廠進行調整,以便新的車型能投入生產,短期就是Model Y和電動卡車Semi,隨著特斯拉的發展,未來的車型也會更多。

最後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對特斯拉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在電動汽車產能提升方面。在產量提升之後,進而也會推動營收、淨利潤等各項財務指標的提升,股價和市值也可能因此而得到提升,去年3月批准的以市值、營收及利潤掛鉤的、價值高達780億美元的馬斯克十年薪酬方案,部分也有望在這一工廠的推動下實現。

此外,上海超級工廠在降低成本、融資乃至銷售方面都存在諸多益處,例如在融資方面,特斯拉月初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就披露,特斯拉中國已同招商銀行簽署融資協議,協議包含高達50億元人民幣的無擔保12個月循環貸款。另外,上海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基地之一,是上汽所在地,有包括上汽大眾(安亭汽車一廠、二廠及三廠)在內多家汽車廠商,有大量熟練的汽車生產工人,配套產業也比較成熟,有利於汽車的順利投產。

當然,對特斯拉來說,要想成為全球頂尖的汽車大廠,就還要推出更多的電動汽車車型,產能方面的壓力,也並不是上海一座超級工廠就能緩解的,還需要更多的超級工廠。

特斯拉也有建設更多超級工廠的計劃,在2018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就透露特斯拉計劃最終在全球建設10到12座超級工廠,當時就確定中國和歐洲會有一座,在上海的這一座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特斯拉的下一座超級工廠就將是歐洲。在三季度的財報中,特斯拉方面也透露,歐洲超級工廠的選址已進入最後階段,他們期望很快能公佈,並在2021年投入生產,初步計劃生產Model 3和Model 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