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本面—玉米期貨

我個人理解貨幣兌主要看各國經濟強弱以及市場貨幣供應量以及市場預期,而期貨並不是看這些,商品期貨主要看供應量,比如玉米期貨(因為我是大連的,大商所的一些品種我會關注的多一些)

淺談基本面—玉米期貨



(一)市場上對於玉米供給的主要看:

1.新季玉米可供量、2.國儲放糧、3.進口量(主要來自烏克蘭)、4.是替代原料的使用

市場上對於玉米需求的主要看:

1.種子用量、2.飼料加工用量、3.深加工用量、4.出口數量及進度、5.是國家及地方糧商的收儲結構狀況

此外,在影響價格變化的外圍因素方面,還需密切關注國家相關政策如國儲收購和拍賣等情況,以及年度種植成本變化、物流成本的變化、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等等因素,這些因素雖然不會改變市場的根本結構,但對局部市場的階段性價格走向仍然將產生一定影響。

(二)玉米行情大概的走勢

在每年的1-3月,因收儲政策出臺,並且距離春節較近天氣寒冷,農民惜售,運輸也不方便,這是產區和銷區多數會上漲,特別是銷區車輛運輸更。到了4月份因天氣回暖,高水分的玉米保管起來困難,並且產區將進行春種,須出貨來獲取春耕資金,這個時候多數會走出回調走勢。當進入5月份的時候,一方面需求開始變得旺盛,並且農民開始春耕不在售糧,同時高水分的玉米也拋售的差不多了,多數年份是比4月份多漲80元/噸左右,然後6-9月仍然是因供應量少,價格仍然上漲。但是當玉米上漲太多的時候,國家將放出以抑制玉米價格的上漲。9月中旬到十月初開始,華北玉米開始陸續的上市,10月份東北的玉米開始上市,這時是下跌走勢,多數會下跌到11月末,這裡北方天氣開始降溫,此時收儲政策也出臺,玉米價格開始止跌回漲,直到次年3月。

這些只是粗略的大框,具體上還要進行細緻的分析,後續會進行具體補充

校對: kvb8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