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來看一個故事:永遠只賺你眼睛看到的利潤,不要去賺你心裡妄想的利潤。

一天,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成熟的季節,地裡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裡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乒,就陸續走進了麥地。

地裡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你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大家聽到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裡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 ;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彷彿也是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了那顆粒飽滿的“麥穗”,舊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單把眼前的麥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

在股票市場裡,每天都有上漲的股票,每時每刻都有賺錢的機會,就像一片麥地一樣,每個投資者都希望拾到一隻最大的麥穗,然而一波行情做下來以後,很多人卻兩手空空甚至虧損,其原因就是輸在心態上,他們不停的追逐熱點,不停的尋找黑馬,頻繁的換股,頻繁的追漲殺跌,他們總想找到那個最大的麥穗,結果卻往往什麼也得不到,機會和時間卻在他們的追漲殺跌中悄悄流逝。

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必須要有一個成熟的心態,永遠記住:你手裡的麥穗就是最大的,踏踏實實,不要好高騖遠,只賺取屬於你的利潤。


為什麼總無法抑制頻繁交易?

做期貨的人,包括做股票的人,幾乎都會頻繁交易,在各種媒體上,各種交易的書裡面,連篇累牘的告訴我們“頻繁交易是非常錯誤的”,但為什麼我們還是管不住自己,而總是在市場中殺進殺出呢?

新手的一個特點就是頻繁地入場離場,包括所謂的老手也會不自覺地頻繁交易,從這個規律來看,頻繁交易有它特有的優點和缺點,否則,不會出現這一痼疾。

頻繁交易符合人的本性,在交易中,人性最多也最被人經常提起的是:貪婪和恐懼。頻繁交易體現了貪婪,但並非貪婪這麼簡單,還有躁動,有的單子不是因為貪婪才下的,而是無法忍受等待的寂寞。來到這個市場,看到價格上下跳動,金錢如潮水般,一浪接著一浪的湧來,盯盤盯到目眩神迷,難到就看著金錢在身邊魚貫而行?好似附身就能撿起的金錢,誘惑著我們的神經。無法等待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賭氣,當看好了價格位置,但行情卻遲遲不能達到,看著心急啊,心想“你是不是故意的?我就不信了,我就進了。”沒到技術上允許的價格,因為賭氣而提前進場,賭行情會象我們預測的那樣行進,但行情怎麼走,誰也不知道,可能賭對了,也可能賭錯了。

其實,入倉位置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點位,一個是時間,不到那個入倉點位區間,就沒有入場條件,入場的前提條件很重要,如果條件不成熟,這個點位就不能入倉;還有,入場的時機問題,入場的時間窗口也是有限的,如果錯過了這個窗口期,則入倉的理由便不成立了,因為品種不僅僅是價位問題,還有周邊信息、行情走勢等多種因素制約,當時間窗口打開而沒有及時入場,錯過之後,入場的理由便發生了變化,此時就應該尋找恰當的理由來入倉,時移勢易了。市場隨時在變化,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是活的,市場也是活的。

基本功不紮實,導致滿眼都是機會,到處是金錢,市場的機會無窮,不願意放過每一個賺錢的機會。市場裡最大的機會是活著,仍然活著,只要是活著,就有機會參與市場,但是死亡了,再多的機會也只能望洋興嘆,不知道自己能把握什麼樣的機會,是基本功不紮實的表現,什麼波動都想抓,對自己的能力沒有客觀估計,雖然頻繁進出場,輸輸盈盈的,不僅破壞了做趨勢的紀律,還影響了正常的交易思維,幾乎可以肯定結果必然虧損

還有一個因素,隨時影響著我們的思維,並引導我們不斷地頻繁交易,就是交易的價格聯繫日常生活,比如雞蛋多少錢一斤,而我們日內超短的做了一把,去除手續費,我們這把能買2斤雞蛋了,比如一把賺了10元,馬上聯想到外賣多少錢,今天的午飯有著落,。幾分鐘一張單子賺了20元,今天可以安排肉食了。就怕習慣之後,認為這麼零敲碎做短線也行,也能致富,但別忘了,這種日內炒單的依據是什麼,往往是盤感,贏率也就50%左右,因為時間越短,有效性越差,也就是還有輸的時候呢,虧了能及時收手嗎?一般會急著扳回來,這是人的本性,只喜歡得到,無法容忍失去,在扳的時候,心態其實已經逐漸失衡,要麼加大倉位,要麼放鬆止損,總之是把入倉條件降低,把安全係數調低,來硬做,結局可想而知,一般不會很妙。

圈子裡的人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每個交易人都有個圈子,或這樣或那樣,形式不同,都有個交易圈子,大家在一起討論、閒聊,圈子裡有人賺錢了,喊單了,自己就開始按捺不住騷動了,為什麼別人可以賺錢而我卻枯坐空房?靜靜的看著別人賺錢,大把大把的機會從眼前溜過,但是,我們要知道,人性是這樣的,當他們賺錢的時候會大聲喊出來,甚至誇大其詞,當他們虧錢的時候是不會說話的,默默的舔傷還來不及,沒心情得瑟。

大多數人的收入概念,一般是以月收入為單位,即一個月收入多少,做交易時,也會受此影響。,比如今天我賺了多少,就把這個數乘上22天,得到一個月的收入,以此收入來定位收入水平,用這個換算出來的收入與社會其他行業收入做對比,這很容易讓人產生天天交易的念頭,如果不去交易,收入就沒動,也就影響了本月的收入。但是,交易不是像其他行業一樣,每個月的收入並不是固定的,不像發工資一樣,而是靠行情吃飯,有行情抓住,有收入,沒行情就沒收入,而且交易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六個月都可能沒交易或沒盈利,但一個月有了行情,就可能賺回一年的收入。這個行業和其他行業截然不同,不能類別。

所以,紮實技術分析的基本功是首先要做的,努力學習,加強技術分析能力,對什麼形態或行情適合自己,


股市最真實的指標——成交量

在股市中,股價漲跌的根本原因是股票市場中供求關係的變化,而成交量最直接地反映了供求關係的變化,那麼,從成交量研判股價漲跌就顯得極為重要。股市中也常言道: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這說明技術很容易騙人,但成交量很難騙人。因此,成交量成為研判股價趨勢的一項常用的重要指標,在後面章節的技術分析中,也要隨時結合成交量的變化才能做出更為精確的判斷。

成交量的形態

溫和放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在持續低迷之後,成交量突然出現小幅增長,形態看上去像“山”一樣的連續溫和的放量形態,這種形態也稱為“兩堆”(後面我們還會介紹“推量”,不要搞混淆了),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說明市場後實力的資金在介入。如果在價格的底部出現“溫和放量”,價格會隨量上升,量縮時價格會適量調整,調整時間沒有方法推測,但調整期過後,價格上漲會加快。所以並不是說一出現“溫和放量”投資人就該立刻入場,而是應該在其調整幅度不低於放量前期低點的前提下入場。因為一旦調整低於建倉成本,市場的拋壓過大,後市再度調整的可能性便很高。

縮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縮量是指成交量萎縮,寥寥幾筆。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內大部分人對價格後市看法是一致的。要麼是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要麼看好後市,只有人買,沒有人賣。縮量一般都發生在趨勢中期,如果遇上縮量下跌應該堅決出具,等縮量到一定程度,開始出現放量上攻時,可以考慮入場。基本思路就是上漲縮量買進,價格上衝乏力又有巨量放出時立即賣出。

放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放量一般發生在價格趨勢的轉折處,場內各方力量對後市看法分歧非常發,有人傾盤拋出,有人極力大筆吸籌。相對於縮量來看,放量水分比較多。若場內有人籌碼充足,利用其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並不難。

突放巨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成交量一直很穩定,突然某天成交異常活躍,成交柱顯得異常突兀。對於這種成交量形態,我們要分三種情況分析。首先上漲過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說明多方力量消耗殆盡,後市持續上漲的難度較大;其次,若是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突放巨量”,可能是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價格繼續走跌的可能性不高,反彈短線者,走起!第三,在價格一路下跌時突然放量上攻,視覺效果矚目,但一般這類行情難以持續,不宜跟進,容易套牢。

堆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連續幾個交易日或者一段週期內,成交量呈現緩慢放大,價格也慢慢推高,成交量就像手機的信號格一般,說明主力有意拉高價格,故意把成交量做的非常漂亮。在價格底部出現堆量,堆得越漂亮,後市行情可能越好;但如果在價格高位出現這種情況,是主力大舉出貨的表現,主力都不玩了,你還想玩嗎?

不規則性放大縮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這種一般出現在有巨大放量之後,成交量逐步恢復平靜。前提是分析前面放量的原因,如果市場本身沒有突發利好,或者大盤企穩,價格基本一潭死水,可能是有人想出貨吸引交易商注意力。

圓弧底量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成交量也會構成圓弧底,當成交量和價格同時呈現圓弧底時,說明場內有人吸籌佈局即將完畢,後市出現上漲的概率高。


量價關係

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成交量,就是投資市場的“糧草”。在市場中,量價關係也是規律的體現。分別對於每個階段的關係是量縮價平(衰退)、量縮價跌(蕭條)、量平價穩(復甦)、量價齊升(繁榮)。而股市也是這樣的關係規律的。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舞。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在期間適時參與。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5、量減價平,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成交量買賣信號

1.底部區域放量上漲

在股價下跌一段時間後的底部,如果股價形成上漲趨勢,成交量同步放大,就說明隨著股價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看好後而買入股票,而他們買入又推動股價繼續上漲,股票已經進入良性的上漲循環,具備了脫離底部區間持續上漲的 潛力。底部放量突破是技術買入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信號,可以在啟動點上買入。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2.上漲中途縮量回調

等股價上漲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遇到阻力回調整理。如果股價回調過程中,成交量持續萎縮,就說明在回調過程中拋出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小,打壓股價下跌的阻力較弱。未來股價經過短暫回調後,還會持續上漲。

在回調行情的尾端,如果成交量再次放大同時,股價也形成見底反彈的跡象,就說明回調行情結束,股價開始繼續上漲,此時可以擇時介入。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3.放量突破阻力位

當股價向上突破阻力位時,如果成交量大幅放大,說明股票對這次阻力位的突破力量很強,會形成一次有效的突破。股價放量突破的阻力位,可能是前期高點,也可能是重要的均線,趨勢線或者黃金分割線。

一旦突破阻力位,股價將在持續買盤的拉昇下上漲。因此,當股價剛剛形成突破時,投資者可以擇機介入。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4.上漲減速時縮量

當股價持續上漲一段時間後,如果股價上漲速度減緩的同時,成交量也持續減少,就說明隨著股價上漲,追高買入的投資者越來越少,股價上漲動能不足,無法像前期一樣持續上漲,這是未來股價將會見頂下跌的信號。

因為這時股票還沒有開始下跌,看到這樣的信號時,投資者如果手中沒有股票,不應該再繼續追高買入。如果手中已經持有股票,應該多注意股價見頂下跌的風險,隨時準備賣出。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5.頂部區域放量滯漲

當股價上漲至頂部區域後,如果成交量繼續放大,但股價卻無法像之前放量上漲階段一樣持續上漲,說明股價上漲遇到巨大阻力,此時雖然有大量投資者繼續追高買入股票,但是拋盤壓力與買入力量同樣強大,買賣雙方在高價區大量換手,造成成交量的大幅放大。

因為股價滯漲,原本看好後市,追高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會逐漸改變自己的想法,不再追高,股價的上漲動力會有所減弱,股價失去了追高買盤的支撐,未來也將會持續下跌。因此,這樣的形態是股價即將見頂下跌的信號,看到這樣的信號後,投資者應該儘快賣出手中股票,迴避風險。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6.頂部放量殺跌

當股價衝高至頂部或者頂部盤整一段時間後,如果股價突然大幅下跌,同時成交量大幅放大,則說明市場上出現了大量拋盤開始集中做空賣出。這樣的形態有可能是突發性利空造成的,也可能是主力資金在大量撤出股票。

無論什麼原因,這樣的形態都會在市場上引起恐慌,讓更多的投資者拋出股票,而更多的拋盤又會導致股價繼續下跌。因此,該形態一旦出現,股價就會進入惡性下跌循環,在短期內將會持續下跌。看到這樣的形態,投資者應該儘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即使此時賣出會造成虧損,也要果斷止損。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7.下跌中途縮量反彈

在持續下跌的行情中,如果股價見底反彈,同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說明反彈的趨勢較弱,這次反彈並沒有得到多方力量的普遍認可,反彈後追高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很少,此時市場上多數投資者還在看空後市,即使股價上漲,也沒有太多投資者願意做多買入。

這樣的上漲行情很難持續太長時間,隨著股價上漲,股價的多方力量越來越弱。股價有見頂下跌的風險,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儘快賣出股票。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8.向下無量空跌

當股價持續下跌時,如果成交量一直處於一個很低的位置,既沒有明顯的放量,沒有繼續縮量,就形成了無量空跌的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隨著股價下降,市場上的交易越來越冷清,雖然拋出股票的投資者很少,同樣也沒有投資者買入股票。

一旦進入這種無量空間的行情,股價在短期內很難再次獲得投資者的關注,未來將會延續這種下跌行情。因此,看到這樣的形態時,投資者應該儘快賣出股票。

主力交易員獻出的炒股精髓:出現這幾種量價形態,買賣只賺不賠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一隻貪婪的凝望著市場,一隻清晰的看著自己。

其實在交易的過程中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控制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心理控制、行為控制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只要能過這一關,就成功一半了,這點做不到,其他部分做的再好都沒用。

要成功首先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不到這一點,無人能幫你。也不可能邁出這最後半步。

知行合一的問題,說重一點,實際上還是一知半解的原因。無知,無畏行;一知半解,難行;真知(跟市場儘量融為一體,以自己的視角讀懂市場),易行。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順勢是我們來到投資市場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但在實際的交易中人們卻往往背馳而行,喜歡抄底摸頂,我們被內心的恐懼和貪婪所驅使,在上漲時不敢買時,卻一心想賣到一個最高價,但是在實踐中,高點出現後大多情況下會出現更高的高點,而最終的高點其實只有一個,前面的高點大多時間又會被新的高點所取代,這也就是為什麼要順勢,因為真正的高點和低點永遠只有一個,要捕捉到這樣的點的可能性極其微小,在交易中當然要永遠去做概率最高的事情。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交易的本質就是一種概率遊戲,沒有人能永遠做出正確的選擇,資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我們犯錯時仍保留繼續遊戲的資本。 生活沒有秘決,只有辛勤的付出加上正確的方法,才可能收到生活給我們的一些些欣喜,成功是如此之不容易,不論任何行業,股票也一樣。知道規則只是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讓我們用最小的成本和代價來學習,要成為灌籃高手更需要的是球場上的汗水和一次次的失敗來鑄就。車手冠軍的最大秘決就是練習,與其說他有秘決,不如說他有一種自己的素養和經驗,而這種素養是在其長期的訓練中自成一體的東西。

交易同樣沒有秘決,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戰勝自我的過程,承受失敗痛苦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因為經歷痛苦我們更加理性,因為理性我們更加成熟。

對於成功的交易者來說,如果發生連續性的損失,他們知道出了差錯:他們會立即停止交易,重新檢討交易或分析的方法。輸家則欲罷不能----他們繼續交易,因為他們已經沉迷在遊戲的激情中,希望再度掌握勝利的滋味。

你必須在合理的風險與不合理的損失之間劃一條界線。一位交易者必須承擔合理的風險,但絕對不允許發生預定風險之外的損失。

批進兩箱貨物可能是合理的生意風險,但囤積一卡車的貨物可能就是純粹的賭博了。 對於任何一筆交易,風險絕對不可以超過帳戶淨值的10%,人總有賭的意願,尤其看到很多人暴利.但要堅決抵制!

如果你發現某個理想的交易機會,但停損點必須設定在合理的風險之外----應該放棄。在交易中避免接受10%以上的風險,這就如同酗酒者避免進入酒吧。如果你不知道應該承擔多少風險,那最好還是謹慎一點。

趨勢無法精確地預測,卻可以被有效地跟蹤。我們無法創造市場的機會,只能等待和把握市場機會。冷靜是交易的良友。不要讓心理影響交易。交易中規則為王。交易規則是確定的。用確定的規則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以不變應萬變,一把直尺走天下

大道至簡。繁複的交易技術往往導致交易決策與交易執行的困難與混亂。交易技術務求簡單,簡單到不用大腦的地步。技術越複雜,頭腦越糊塗。發現市場簡單的一面,以簡單的技術手段去把握它。虧損是交易必然的組成部分,合情合理的虧損是可以接受的。

交易成功之路:完善交易技術,提煉交易規則,加強規則執行能力,造就鐵血的交易性格。最可怕的敵人是自我,最難改變的是人性,最可悲的欺騙是自我欺騙。如果不明確前進的方向,我們便失去了方向感,無法前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技術盲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盲點缺乏認知。逐一反省和刪除過去的錯誤,就會越接近成功。從簡單到複雜,謂之精明;從複雜到單純,謂之智慧。

交易心理的控制就是去除人性,保持理性。任何人性心理的波動,將導致交易動作的變形。市場常常將投資者的預期破滅。破滅的是希望,不破滅的是規則。

交易決策:勇敢而不莽撞,謹慎絕非膽小,自信卻不自負。

交易決策:衝動是魔鬼,冷靜是天使。

投資常常因得失心太重迷失自我,從而導致交易動作變形。寧可看錯,不可做錯。看錯不可悲,做錯才可怕。

從實戰操作角度看,純粹的理論對於實際操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實戰交易,不僅要看到入市時機,還必須同時知道風險控制點和退出點。對於一名優秀的交易者來說,市場沒有什麼比交易規則更神聖的了。

交易執行原則:按規則執行,虧損也是正確的;不按規則執行,贏利也是錯誤的。該斷不斷,反受其亂。當機立斷是最可貴的投資品質之一。靜如處子,動若脫兔。該出手時就出手,但要膽大心細。

控制你的損失,讓利潤自由成長。能做的是控制風險,卻無法控制盈利。耐心是最可貴而必需的交易品質。

交易中一旦失去耐心,投資者就像一個狂躁不安的野獸,必將撞得頭破血流。一擊制勝的最佳時機就是耐心的盡頭。

以確定的交易策略面對不確定的市場變化,無論結果如何都是正確的!預期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預期落空時,還抱著預期不放。

許多投資者敢輸不敢贏,對被套有著驚人的承受力,卻對盈利產生高處不勝寒的恐懼感。我們不能創造機會,但要能把握機會;不能控制盈利,但要能控制損失。

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則為準繩,這是一名優秀交易者必備的交易理念。整個交易過程的邏輯鏈清晰明確,才能在交易中進退自如,左右逢源。彈性交易以風險控制為主導,強調風險收益比,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潤最大化。

熊市之道:觀望與等待。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交易之道: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觀望不是消極的等待,而是伺機而動。機敏而冷靜地注視著市場,耐心等待獵物的出現。我們可以選擇交易節奏,但市場的節奏由市場控制。

想紮實股票技術的朋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L6900811(股市交易員),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源源不斷,讓你遨遊股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