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從18人到5萬人,從50萬起家到如今市值超2500億美金,從被38家投資機構拒絕到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從單項b2b業務到涉及全世界各大熱門行業的商業帝國,從為小企業服務到龐大生態圈的建立,短短十幾年間,阿里巴巴已然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生態帝國。

如果完全解構阿里巴巴的產業佈局圖,估計一面牆都放不下,這裡簡單列出幾個大家熟知的領域,幫助大家瞭解阿里巴巴生態帝國的強大之處。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首先,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裡有:阿里巴巴(B2B)、淘寶、天貓、聚划算。阿里巴巴內還有:阿里巴巴168,阿里媽媽。淘寶裡有海淘、淘票票、閒魚等。

隨著用戶量逐漸增大,淘寶也從單一的 C2C 網絡集市變成了含有 C2C、團購、分銷、拍賣等多種電子商業模式在內的綜合性零售商圈。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在天貓裡,有天貓國際、天貓超市、喵鮮生、天貓直播等;而聚划算也開通了城市團購、聚定製、品牌團、整點聚、聚名品等。

而且為了提供更好的物流配送服務,在阿里巴巴之外還建立了菜鳥物流體系。接著,為了提高整個電商的互聯網效率,阿里巴巴還在電商領域之後打造了阿里雲。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在智慧領域擁有三所大學:

淘寶大學:這是阿里巴巴最初為了讓所有的賣家都能利用電子商務做生意而成立的。

阿里學院:針對內部員工,導入阿里巴巴企業文化和培養員工。

湖畔大學:統一外部合夥人和優秀創業者的價值觀和理念,讓馬雲能在眾多的創業者中篩選出價值觀一致的人和未來高成長的項目。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阿里巴巴還打造了阿里影業和阿里音樂。

在媒體領域,阿里巴巴收購了合一資訊(優酷、土豆)和新浪微博,並全資收購了 UC 移動。

在傳統媒體領域裡面,阿里巴巴還收購了《南華早報》。

而在體育領域,還和許家印一起投資了恆大足球。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在金融領域,為了讓電商業務運作得更好,馬雲早在 2004 年便成立了支付寶。之後,更延伸出一系列的寶寶:餘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

其後,為了讓電商創業者們的現金流變得更輕鬆,開創了網上銀行、螞蟻小貸;接著,為了讓買家們盡情購物而不用擔心“剁手”,開創了花唄、借唄、芝麻信用等多個業務。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總的來說,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

除了和關聯公司的相關業務: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餓了吧、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之外,在阿里帝國的版圖中,擁有但不完全控制的公司還包括眾安在線、恆生電子、新浪微博、陌陌、蘇寧雲商、三江購物、華誼兄弟、號百控股和京投銀泰等多家上市公司。

阿里帝國版圖擴張越來越大,就像馬雲所說:阿里巴巴將成為整個互聯網產業的基礎設施,就像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水電煤氣一樣。


逆向盈利:阿里巴巴的生態盈利法

事實上,以百度、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結合自身的優勢,逐步將金融深度植入各類生活場景之中,不斷地跑馬圈地,比如百度的流量延伸、騰訊的社交金融、阿里的長尾用戶……這些產品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構築各家互聯網企業的閉環生態系統。

由此可見,大型的互聯網公司,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發展成生態這種模式,透過聚集龐大的用戶量,服務用戶的方方面面,最後形成一個盈利的生態系統。只要用戶在我這套生態系統之內,他參與的所有經濟行為都和我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