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導語:南明是一個有趣而又悲涼的小朝廷,它不同於東漢、南宋,存在時間不長,卻在短短的幾十年內,迅速敗亡。若以弘光政權開始,永曆政權為截止,僅有二十餘年的時間,當然還有以明鄭時期的為準,則存在四十餘年。不論是二十餘年,還是四十餘年,對於動輒上百年的朝代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麼,但是查閱史料得知,南明政權建立時,還是擁有相當的勢力,最後卻被清軍逐次消滅,實在令人扼腕嘆息,今日我們就來分析南明迅速滅亡的原因。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1644年的天下大勢

1.皇權集中化:黨爭不斷

南明滅亡的第一個原因,我認為是黨爭。明代中後期,東林黨、浙黨等黨爭內鬥不斷,相繼出現了以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為主的明末三大案,這些事件成為各派競相抨擊的對象,朝廷之間的內鬥,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力量,直至明朝滅亡。黨爭的原因,實在是由於明太祖的制度設計,將大臣、地方悉數集中於中央和皇帝,一旦皇帝怠症,中央的政策便陷入頻繁的搖擺之中。關於明代的黨爭,這裡我引用一個例子。在李自成軍即將攻打北京之際,有遷都之議,一派主張南遷,徐圖振起,另一派主張堅守京師,拒不南遷,崇禎朝就在這樣的無意義的討論中,錯過了勝利的機會,最終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李自成

南明朝廷建立後,並未吸取黨爭的影響,反而繼續變本加厲,相繼發生了“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為代表的南渡三案。三案均發生在明朝滅亡的第二年,公元1645,圍繞帝位是否正統、朝中各派大臣之間互相攻訐,可以說,在明朝剛剛滅亡的時候,正是需要收攏人心的時候,這時候卻還在內鬥,消耗了自身力量,最終埋下了弘光朝滅亡的根源。在弘光政權滅亡之後,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永曆帝三人又各自稱帝,互不臣服,甚至互相拆臺,各帶一批大臣武將,互相攻擊。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弘光帝

不光內臣鬥,外臣之間也鬥。南明弘光朝建立之時,就有阮大鉞、馬士英與史可法的鬥爭,史可法被清軍包圍在南京之時,諸位大臣還就是否派軍援救爭論不斷。當然,還有武將之間內鬥,如後期的孫可望與李定國,何騰蛟、瞿式耜與堵胤錫,完全是意氣之爭,政見之爭,甚至導致武將出走,如左良玉投降清軍。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李定國

可以說,在這些內鬥中,南明的各派力量被削弱、分散,清軍正是看到南明各派的內鬥,制定了分而擊之的策略,對南明政權逐一擊破,最終統一全國。關於南明黨爭,戴名世就說“南渡立國一年,僅終黨禍之局。東林、復社多以風節自持,然議論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禍,卒致宗社淪覆,中原瓦解,彼鄙夫小人,又何足誅哉!”金堡也認為南明黨爭“馬士英特欲立福邸翻東林之局,遂使東南半壁拱手以奉之清耳。”可見,這一說法是得到時人認可的。

2.軍事體系崩潰:無法統一號令

南明敗亡的第二個原因是錯誤的軍事政策。南明在黨爭中,無所適從,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軍事政策,整日搖擺不定。清軍擊敗農民軍,定鼎中原之際,李自成、張獻忠部向弘光朝提議兩家聯合,共同對抗清軍。但是,出於國仇家恨,南明朝廷很快拒絕這一建議,並想當然與清軍溝通,共同消滅農民軍,實在是可笑可悲。這就導致南明朝廷四處樹敵,面臨與清軍,農民軍兩線作戰的地步,加之內耗不斷,更是難以維持。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史可法

永曆朝雖然接受了張獻忠部的歸附,當時也僅能維持西南半壁,當時江西的金聲桓、廣東的李成棟、山西大同姜瓖等紛紛反正,全國形勢一片大好,李定國更是將清軍將領孔有德包圍桂林,就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內部就下一步軍事計劃無法達成一致,不斷內耗,最終使得清軍得以喘息,很快佔據主動。作戰與和局之間,南明前期無法有統一的認識,在後期又因為戰爭一途之外,沒有制定統一有效的軍事策略,在清軍的攻擊下,迅速走向滅亡

3.皇位大統之爭:清軍乘虛而入

南明滅亡第三個原因是皇權之間內爭。我在上文中已經提到了這一點,這裡打算展開來講。皇權之間的爭奪,在弘光朝建立就已出現,主要是弘光帝與崇禎帝太子之間的爭奪,但很快因為崇禎子嗣被清軍俘獲而結束。最嚴重的當數弘光朝之後,這一時間,在世的藩王發現了爭奪皇位的機會,於是各地藩王紛紛自立,但很快就被就被清軍消滅。最著名的當數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永曆帝之間正統的爭奪,他們彼此之間互爭正統,互不隸屬,各帶一支軍隊,使得全國抗清勢力無所適從,不知聽誰號令。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隆武帝

這裡列舉一個例子,隆武帝與魯王政權勢同水火,互不相容,兩軍之間竟然爆發軍事衝突,公元1646年,清朝貝勒博洛乘魯王朱以海主力與南明隆武帝作戰的機會,渡錢塘江,魯王張國維部兵敗身亡。這樣的例子不剩枚舉,大敵當前,理應同仇敵愾,沒想到卻同室操戈,為了爭奪所謂的皇權,最終讓清軍得以各個擊破。

4.僵化意識形態:無法靈活調整

南明迅速滅亡的最後一個原因是頑固的正統觀念。這個原因應從思想史的發展角度來尋找。宋代已經發展出了以朱熹、陸九淵等為代表的理學,理學中最重視義理,明代的儒學發展繼承了前代的基礎,在明代後期王陽明又發展出了心學,雖然在整個明代心學並未成為主導思想,但是義理二字確是官方公開宣揚的正統學說,甚至在義理方面走在前列,無論何事均要名正言順,嘉靖朝的大禮議案、萬曆立太子等事件,均使朝中大臣互相攻訐,以祖宗之法相抗。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王守仁

明朝滅亡後,南明朝廷也在爭論這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朝中大臣互相結黨,互相攻擊,以正統、正道為準,錯失了作戰時機、錯失了農民軍的加入、甚至錯失了互相聯合的機會。最後南明各派勢力只能被清軍一個個擊破,迅速走向失敗。可以說,南明的迅速敗亡,其根源在於明末的各種問題,某種程度上說是明朝積弊的繼續發展,明朝的內爭、錯誤舉措,在南明繼續深化,隨著南明的滅亡,而徹底消失

5.蓑翁說

南明的速亡,為何沒有形成像南宋一樣的南北分治局面,既有中國歷史大勢的發展,分治局面不復存在,更有南明自己內部僵化的意識形態,頻繁的內鬥,從而使得清軍入關以後,迅速實現一統。

參考文獻

1.顧誠:《南明史》

2.司徒琳:《南明史》

3.謝國楨:《南明史略》

4.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 》

5.錢海嶽:《南明史》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所有。

土崩瓦解:南明速亡原因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