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孩子憋屎憋尿問題不容小覷!

可是,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就是喜歡憋著。這是為什麼呢?

1

“廁所有個‘黑洞’”

之前在幼兒園遇到過一個女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個學期,從來沒有在幼兒園拉過大便,而且還喜歡憋尿,不到萬分緊急時刻,是怎麼都不肯進廁所的。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老師和家長都納悶,為何孩子會這樣?

一次遊戲活動時,這個女孩站在那一動不動,表情十分僵硬。老師三番五次地勸導她來參與活動,小女孩卻哭了。

老師耐心詢問後,才得知她尿褲子了。

女孩說:“老師,廁所有個黑洞,那個黑洞會有不好的東西冒出來,我好怕·····”

“黑洞?哪來的黑洞?”,老師一臉吃驚的樣子。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左思右想才明白,原來小女孩說的“黑洞”是蹲便器的那個排汙孔。不得不說,孩子的想象力真是絕了。

老師找家長了解情況後,得知小女孩在家裡一直用的是馬桶。在上幼兒園之前沒有用過蹲便器,所以才會把那個排汙孔看成是可怕的“黑洞”。

小朋友把廁所的排汙孔看成是“黑洞”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分析其原因大致有這幾點:

恐懼、害怕、不適應

上述所說的小女孩,把排汙孔看作是一個可怕的“黑洞”,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1.孩子在恐怖動畫片、繪本或其他地方有過類似的害怕經歷。

2.孩子對黑色的東西有恐懼感,在陌生的環境表現得更加明顯。

3.與家裡的廁所不一樣,一時半會不適應。

有些孩子甚至害怕沖水時響起的聲音、濺起的水花等。


2

“他們會笑話我”

同事的兒子皮皮,因為在幼兒園上廁所被嘲笑過,硬是每天憋著回到家才上廁所。

皮皮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

有一天,皮皮在幼兒園的小馬桶拉了一次臭臭,沒想到竟把馬桶給堵了,老師衝好幾次都沒衝下去。

就因這件事情,惹來了小朋友的“嫌棄和嘲笑”:

A:“就是你,讓我們的廁所變臭啦!討厭你!”B:“你好臭!”C:“嗯,好臭呀!”·······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之後,皮皮每天都不在幼兒園拉臭臭了,一回到家就找廁所。

童言無忌,他們笑過後也許忘記了,可是被嘲笑的那個,可能很長時間甚至一輩子都過不去這個坎。對於敏感型的孩子來說,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

幼兒園男孩女孩分開入廁,也有隔斷,但還是比較開放的,有的時候孩子聞到臭臭的就會不由自主地說出來。說者無意,聽著有意。因害怕被嘲笑而不敢在公共場合上廁所的孩子不說有很多,但也很常見。其原因大致有這幾點:

害怕小夥伴嘲笑,感到羞恥、難堪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尊心也會漸漸增強。

一旦有被他人嘲笑的現象,孩子就會感到羞恥、難堪、不好意思。下一次做出同樣舉動時,依然害怕小夥伴們嘲笑,從而選擇逃避或把自己“藏起來”。

當孩子拉便便時,如果被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嘲笑,比如:“你的便便真大,把小馬桶都堵了”“你拉的粑粑真的很臭”、“你拉的大便好奇怪”,這些無意的表達,都會讓孩子感覺很難堪,就會下意識的憋住。


3

有些“壞”是憋出來的

長期憋屎憋尿對孩子的身體有害而無益!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身體上的危害

1. 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我們的大便和小便是人體內的廢棄物,其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毒素,所以不能長時間留於體內。應該要定時排便,及時將毒素排出。

2. 容易引起腸胃功能紊亂、便秘、肛裂等。

如果經常強忍抑制便意,會使腸道內末梢神經對便便刺激的敏感度減弱,時間長了,便意也就消失了。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食慾不佳,便秘。

3. 嚴重者導致膀胱破裂、休克

長時間憋尿,導致膀胱長期處在緊張狀態,膀胱儲存尿液超過一定的容量,在外力作用下可導致膀胱破裂,進而引起出血休克,這將威脅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心理上的危害

1. 讓孩子精神緊張

孩子的尿路神經是由中樞神經控制的。一旦孩子憋尿,就會出現精神緊張,惶恐不安。具體表現為:臉部表情僵硬、滿臉通紅等。

2.注意力不集中

人的行為都是通過大腦神經系統產生的反射,包括大小便。

有些孩子在憋屎憋尿的時候,會出現坐立不安,注意力相當不集中,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與活動。

3.挫傷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孩子內心是比較脆弱、敏感的,一旦被人嘲笑,會覺得很無助,不好意思。長期這樣,在孩子心裡就會種下一顆不自信的種子。

4

父母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關於孩子大小便的問題,家長要細心觀察,及時發現,絕對不能不把它當回事。

孩子在幼兒園喜歡憋屎憋尿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孩子自身因素引起的。如果發現自己孩子有憋便便的習慣,應該怎樣幫助孩子自然解決大小便的事情呢?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我覺得家長可以這樣做:

1. 溝通

跟孩子溝通:在一個輕鬆的氛圍下,用溫和的語氣來跟孩子討論這件事。詢問孩子憋著的真實原因,少講大道理,根據孩子反饋的信息,找到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

跟幼兒園老師溝通:不把責任和怨氣施加在老師身上,心平氣和的向老師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具體表現。讓老師和家長一起配合幫助孩子解決憋便便的辦法。

2. 針對不同原因,採取不同的方法

(1)針對孩子膽小、不適應的原因,可採取陪伴和鼓勵的方式:

剛入園的孩子都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孩子害怕、不習慣都是因為對環境感到陌生。父母可以在早晨來園時或離園前,陪著孩子上一次班裡的廁所,和孩子一起熟悉班裡的衛生間。瞭解孩子使用設施、設備時的困難,有針對地給予他幫助,如教他扶著扶手蹲在便坑上;告訴便秘的孩子如果蹲一會沒便就要起來,避免腿蹲麻後引發不適。

鼓勵孩子上廁所前要大膽地告訴老師、遇到困難也要找老師幫助等。一旦孩子熟悉了環境、與老師建立起依戀,難題就會煙消雲散。

(2)針對敏感型孩子,可採取心理疏導的方式:

永遠都不要在屎尿事情上羞辱或責罵孩子。當孩子在這件事情上很敏感時,如害怕被人嘲笑,不喜歡有人在旁邊看著。

一方面可以告訴老師,前期,儘量讓他單獨入廁,慢慢適應後再集體入廁(一般幼兒園都會男女分開入廁)

另一方面家長要在家要積極地給孩子做好心理開導和寬慰,並給予一些積極的便便心理建設。平時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現一些“便便好臭,便便好髒”等語言。

3. 通過繪本,給孩子做好人體消化、吸收、排洩的知識講解。

通過繪本讓孩子明白,大小便像吃飯、睡覺一樣,是再正常、自然不過的事。推薦給孩子看的繪本有:《我愛便便》、《糊糊、臭臭、便便、球球》、《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孩子從來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媽媽們,孩子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象中要強很多,及時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積極配合幼兒園老師,相信您的孩子很快就會融入孩子群中去的!現在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