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的好,撤資一年之後依然被人懷念

鈴木走了一年之後,到現在依然有人念著它的好,即便撤資國內市場,但憑藉著出色的產品保有量,讓鈴木身死魂在。


鈴木的好,撤資一年之後依然被人懷念


不想撤不行,銅豌豆遇上金剛砂。

整個2017年兩大鈴木合資企業累計銷量不足10萬臺,這一數據不如哈弗H6三個月銷量,鈴木重金砸入的龐大工廠以及體系開始,早已入不敷出,長期國內投放的產品不符合消費價值體現,使得鈴木銷量江河日下。

銷量,終究是做壞鈴木的主要數據,沒有銷量不僅僅代表著企業難以為繼,鈴木所有的供應商以及經銷商均“食不果腹”。

國內市場必然是金剛砂,強者居上能人掌舵,投其所好才能更好的在市場中生存,但銅豌豆一般的鈴木並沒有讓步於市場,即便在這個不斷加長的市場消費環境下,鈴木最大的產品尺寸也僅僅放到啟悅一級,最大的SUV不過是維特拉。

這樣的數據丟在市場中波瀾不驚,並不能引起消費慾望。


鈴木的好,撤資一年之後依然被人懷念


不買歸不買,口碑一點不差。

有意思的是鈴木是目前口碑最好的產品之一,今天不少人提及鈴木依然頗具惋惜之情,譬如筆者,不買鈴木的原因就是車不對胃口,不是因為產品力不行,擁有我這樣惋惜之感的消費群體不在少數。

這源於鈴木向來中庸的產品口碑,它質量穩定經久耐用,從摩托車時代留下的家用車印象根深蒂固,早期的奧拓、雨燕更是典型的家用車。

買鈴木沒有太好的價值體現感,但絕對穩定如初務實到極致,這就是鈴木。


鈴木的好,撤資一年之後依然被人懷念


二手車市場,鈴木一點不愁賣。

有意思的是新車鈴木銷量不好,但二手車鈴木絲毫不愁賣,車商回購鈴木的價格相比於本田、豐田絲毫不讓步,雨燕、維特拉、奧拓這種小車售價依然堅挺,雖然鈴木撤資,但是鈴木的口碑以及質量穩定性依然存在,後市場較多的配件依然讓鈴木車主想要到極低的維護保養費用。

出色的品牌認知度以及穩定的質量,買鈴木並沒有錯,它適合更多的消費群體,代步、買菜、日常家用。


鈴木的好,撤資一年之後依然被人懷念


嘮叨一句:

鈴木被淘汰,從來不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是因為其堅守了銅豌豆的風格,不為市場折服,只做自己擅長的行業,這與國內消費市場格格不入,與其說被淘汰,不如說主動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