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高技术,核潜艇在300米以下深度发射鱼雷!上

海战高技术,核潜艇在300米以下深度发射鱼雷!上

鱼雷被发明后,几乎是一切战舰的噩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被鱼雷击沉的舰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舰船总吨位的8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鱼雷击沉的舰船有1445万吨,占被击沉舰船总吨位的68%。二战以前,因为技术原因,还基本没有潜艇在深度超过50米的水下相互攻击的战例。但是随着双平面制导鱼雷的普遍装备。重型鱼雷无论对水面大型舰艇还是水下的潜艇,都是一等一的杀手锏。不过在水下发射鱼雷攻击对方,尤其是深水区,就有一定的限制,不存在在任何深度都可以任意攻击对手的自由。水下每下降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深水水压对任何深潜的潜艇都是极大的考验。在深水中要发射鱼雷,就必须打开潜艇的鱼雷发射管的前后盖,尤其是前盖,在深水中必须通过加入高压空气才能打开。

海战高技术,核潜艇在300米以下深度发射鱼雷!上

鱼雷发射管本身也是耐压壳的一部分。这部分在水下可以打开的最大深度也不是无限的,首先要确保绝对安全的基本需要。在瀚海狼山的旧金山谜案系列中,多次提到。在深水发射鱼雷,有两大问题,第一就是最大发射深度有限制。到目前,世界一流常规潜艇鱼雷的最大发射深度的240到260米,相当于不超过750英尺。大多数核潜艇也就在这个水平上下,而最先进的国外核潜艇型号,冒险试验过300深度发射鱼雷,但是搞了一次就不敢搞第二次了。因为有鱼雷发射管的后盖扛不住巨大的水压而直接崩溃的风险。300米深度发射,已经是目前发射体制技术的极限。主要限制因素,在于鱼雷发射管的后盖强度不可能无限加强。若在300米以下强行发射鱼雷导致发射管后盖突然崩溃,那么将对任何潜艇都是一场灾难。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核潜艇,以及绝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最大作战潜深就是300米或者350米左右的情况下,250米左右的水下鱼雷发射的最大深度,基本是够用的。不过大国的核潜艇的最大作战潜深越来越大,已经普遍超过450米的深度,个别型号已经到了650米深度都可以作战。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鱼雷发射管的发射方式,那么将有200到400米的作战深度是浪费的。因为可以看到对方,却不敢发射鱼雷打击。可以潜伏到350米的跃变层之下的性能就浪费的一大半。深水中用传统的方式发射鱼雷,还有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噪音很大。而这种噪音来自两点,第一就是已经装填了鱼雷的发射管用高压气体把鱼雷喷射出去的噪音。这种噪音在深水可以传播的很远,对手一听到这种噪音,就知道对方已经发射鱼雷了。就可以提前几分钟采取机动规避和对抗措施。第二,在于鱼雷再装填的噪音更大。这种噪音来自鱼雷后盖关闭时的猛烈动作。这种噪音甚至在水下可传播几十海里。

海战高技术,核潜艇在300米以下深度发射鱼雷!上

因此一旦潜艇关闭鱼雷后盖,那么就完全彻底的暴露了。这两种噪音的存在,导致大多数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其实只有1次鱼雷齐射的机会。再次装填再次发射,只有理论上的概率。因此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甚至增加到了8到10个。其实是很大的浪费。硬性的鱼雷发射管再多,也改变不了发射深度不能超过250米深的现实。那么如果解决250米深度以下发射鱼雷攻击的难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