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在上海

兩場頂級盛會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接踵舉行

如何承接頂級盛會的“溢出效應”

是一道值得探索和思考的課題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10月31日)閉幕,以這場與科學、與世界、與未來的頂尖“科學之約”為契機,上海正以更前瞻性的視野和更開放的胸懷,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打造世界版圖中的“東方科技方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

“ 上海會堅定走科技創新共贏、多贏之路,把開放的‘門’打得更開、把創新的‘火’點得更旺、把包容的生態建得更好,讓科技創新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

如何開“開放門”、點“創新火”,無疑是藉助最前沿和高端科技東風的內容之一。

↓↓↓

聚焦原始創新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走上講壇的一眾世界頂尖科學大家,演講時都不經意間表露自己的“上海情”: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瑞·夏普萊斯說,“如果有一天,因為點擊化學再度獲得諾獎,這是對我和中國同事一起工作的肯定”;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里希說,中國科研環境正越來越好,選擇的天平不斷向這裡傾斜。

上海創新的“場效應”,讓這些科學大咖紛紛來滬尋覓合作伙伴,在“第二故鄉”開創自己的新事業。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已進入全球開放、協同創新的“大科學時代”。尤其是在諾貝爾獎等頂尖科技舞臺上,國際協作的“朋友圈”越建越大。

今年新晉的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是最鮮活的案例——在“最先一公里”的發現上,做出重要貢獻的華人科學家王廣良,畢業於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在“最後一公里”的轉化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團隊,將這一發現用於新藥創新,在中國率先上市。

上海搭臺,讓紛至沓來的科學家,在這一創新熱土上,摩拳擦掌。通過一年一次的科學家聚會,一個更廣泛、更創新的“朋友圈”孕育而生,助力更大程度開放上海大科學設施,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

去年論壇上成立的首個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社區,此前正式“劇透”了規劃方案。除展示中心、產業板塊、科學家公寓外,還將落戶一個國際聯合實驗室基地,多名諾獎級科學家加盟,向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前沿科研領域發起衝擊。

“相比過去的任何時期,基礎科學研究對產業發展產生更直接、更快速的影響,科學到技術的轉化變得更高效、更專業”。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說,科學家群體作為幕後英雄,可以與中國龐大的應用市場、社會力量對接,發揮“集群效應”,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說,中國是世界科技方陣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讓世界科學版圖發生深刻變化。

強化開放創新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上一屆參會的科學家,今年80%都來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說,三個“吸引力”讓科學家們再次回到上海:感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層面對科學的重視;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最重要的窗口,上海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令科學家們對中國的科學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科學家們交流得“暢快淋漓”。

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應對時代挑戰、為了共同命運,正在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進軍”的上海,當仁不讓成為“東方科技方陣”的“領跑者”。科技發展的“溢出效應”,已經逐漸開始在這座城市顯現。

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競相湧現——從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安全距離擴展至200公里,到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從首架C919大型客機一飛沖天,到實現克隆猴“中中”“華華”呱呱墜地……

一批世界級科技設施迅速集聚——落戶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度過10歲生日,2.5萬個世界各地的用戶藉助“上海之光”產生了一批世界級科研成果,大科學裝置完成從“單兵作戰”向“集群發力”轉型……

一批前沿性研究項目加速開花結果——僅2018年,上海科學家們在《科學》《自然》《細胞》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發表的原創論文共85篇,佔全國總量32.2%……

數據顯示了上海創新的“濃度”:目前,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例達4%,比5年前提升0.35個百分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比5年前翻了一倍;平均每個工作日新註冊企業達1332家,活躍度達到80%以上。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高地,上海是外資研發中心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佔據全國總量1/4的外資研發隊伍,成為激活創新的重要力量。

“2018年,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選擇就是第一次走出去,在上海成立分院。”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說,上海對科技營商環境生態的重視,讓微軟將這裡作為人工智能戰略佈局的重要陣地。如今,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軟-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均已在徐匯落戶。

籌劃在更大範圍、更高層級的國際合作,上海已設立了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技術轉移中心,開展中俄戰略科技合作,啟動建設普陀中以(上海)創新園……未來,上海還將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集聚、配置一流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

注重協作創新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與2018年首屆論壇舉辦時不同,今年論壇舉辦地上海臨港,不久前剛剛完成“身份轉換”——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讓全球共享中國改革紅利,掛牌兩個多月,產業政策迅速出臺,為落地企業“精準”服務。截至目前,新片區新設企業數量達1329家,涉及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和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的企業集中籤約項目62個,總投資超過260億元。

“溢出效應”不單單體現在臨港。與此同時,承接“溢出效應”,上海是否具有足夠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至關重要。讓創新能順暢從“0”做到“N”,離不開科學、開放、靈活的政策支持。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今年更是首次躋身全球排名前40。作為權重達到55%的中國樣本城市,上海“舉措”表現不俗。

從“證照分離”到“一業一證”,在全國率先上線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線上一網、線下一窗,一張表單、一個系統……一個個具體的營商環境措施,都將企業的具體感受放在了第一條。

既管得好,又減少行政干預,創新的節奏就會加快。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提高政府性資金的使用效率,將19項財政科技專項優化整合為四類;增強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把科研計劃項目勞務費資助總額由20%提高至30%。

為了讓科技人才可以“拎包入住”,上海還相繼出臺人才“20條”、人才“30條”、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聚焦有基礎、有優勢、能突破的重點領域,通過量身定製、一人一策的方式,聚天下英才。

在上海開市不久的科創板,也為科技創新助力輸血......



一場盛會落幕

接著是另一場盛會的啟幕



與東南角臨港新片區

遙遙相望的西北邊

“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裡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客商們

已經將首品、潮貨組裝搬運

靜候嘉賓

這場盛會

將如何轉化為這座城市前進的動力

同樣是“借東風”的內容之一

↓↓↓

把握國際合作的必然趨勢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與上屆相比,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人數再創“亞洲之最”,頂尖科學家人數幾乎翻了一番,今年新晉諾貝爾獎得主有4位來華。

而在第二屆進博會上,越來越多的尖端“黑科技”也是首次在中國亮相。

10月22日,第二屆進博會迎來了首件進館展品——來自意大利法拉帝公司的FSD 195高速公務船,進博會成為公司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首次展示公務船業務的絕佳窗口。在高端裝備展區和智造及解決方案展區裡,希望借先進技術打入中國市場的“尖端展品”不在少數。

國際合作是科學和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看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壟斷科學。“一個科學家的發現可以激發另外一個科學家獲得更多發現,在其他分支上也得到新的突破。希望通過更多平臺,讓大家分享點子、暢所欲言,共同把科學領域向前推進”。

展示開放決心和開放誠意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進博會和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年都是第二屆,兩個盛會,“回頭客”真不少。首屆論壇80%的科學家再次來華,進博會擴大了展覽面積仍是“一展難求”,不少企業已經預約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來了還想來,來了有收穫,“回頭客”是中國和上海開放決心和開放誠意的最佳見證。

本屆進博會,法國達能集團展品數量超過120款,比去年大幅增加50%。“集團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中國生命早期營養品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幾乎是整體市場增幅的一倍。”達能全球副總裁謝偉博說,中國開放的貿易環境、不斷髮展的電子商務、服務便捷的自貿區,還有進博會這樣良好的推廣平臺,都為跨國企業提供了獨特機遇。

如今的臨港新片區也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名片。僅10個月就完成從破土動工到試生產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讓特斯拉CEO馬斯克由衷點贊“中國速度”。臨港集團總裁袁國華說,臨港會拿出最好的資源,張開雙臂歡迎全球科學家、企業家來臨港交匯交融。

主動作為,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兩場頂級盛會接踵舉行,上海如何“借東風”?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分享著共同的關鍵詞——開放和共享,關注人類共同命運,改善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中國正在成為更多先進技術造福人類的“新秀場”。而藉助進博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開放平臺,先進技術正加速進入全球市場,解決人類未來的共同難題。

針對“垃圾圍城”難題,德國阿吉斯裝備製造集團專門為第二屆進博會,設計並帶來了一款固廢及建築垃圾處理設備,可以將建築垃圾等固廢以每小時150-200噸的速度變廢為寶,極大地滿足市場對循環經濟發展的切實需求,減少社會資源與自然資源的浪費,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共贏。

著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長遠謀劃、主動作為。中美綠色基金首席執行官白波說,解決全球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為時代注入綠色驅動力和新動能,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市場潛力活力,這些都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命題。政府搭臺,科學家、高校、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各司其職,形成共贏局面。

兩場面向世界的頂級盛會

都體現著上海的開放姿態

它們將給上海帶來

怎樣的歷史性機遇

我們倍感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