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大躍進”時代,電子煙“熄火”了

靴子落地。

今天下午(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稱:

將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並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佈的電子煙廣告。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懸在電子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究落了下來。

面對這樣“一刀切”的政策,悅刻電子煙率先表態:堅決支持並執行電子煙網上禁售決定,悅刻不服務未成年人。

FLOW 電子煙創始人朱蕭木隨後表態: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是社會共同堅守的底線,FLOW 堅決擁護國家法律法規。此次通知對行業有序發展是非常正向的引導。我們將全力配合政策調整,做好相應部署 。

電子煙告別“大躍進”時代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菸草消費和生產國,每年菸草消費量相當於排名第2~29位所有國家菸草消費量總和,其上繳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佔比常年穩定在6%至10%之間。

2019年1月17日,國家菸草專賣局新聞發言人張修連介紹說,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1556億元,這一數字基本相當於“兩桶油”+“四大行”+“BAT”的利潤總和。

這讓國家菸草局很尷尬:一方面吸菸有害健康,隨著菸民隊伍不斷擴大,菸草生產銷售越多,帶給社會的負效益也越多,國家要控煙;另一方面,菸草稅是國家稅收重要支柱,菸草養活了2000多萬菸草業從業者,特別是1500多萬窮苦的農民。

自從2003年電子煙問世後,靠著“有助戒菸”、“不上癮”等噱頭逐漸成為填補香菸市場供需失衡的替代品。

2018年底,美國電子煙公司JUUL拿出20億美金髮年終獎(要知道JUUL在2015年才創立,1000多人分,每人大概130萬美金),輿論一片譁然,大家這才意識到,電子煙就是“印鈔機”。

暴利讓電子煙企業開始井噴,一時間,悅刻、靈犀、魔笛、福祿、柚子等電子煙品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人人都想成為中國版JUUL。

有電子煙從業者透露:“電子煙行業,有人帶你,只要投入500萬元左右就可建立一個品牌,走禮品市場或是走代理直銷渠道,年銷售量達到1~2萬支就能賺200萬元左右的利潤,利潤率至少60%。”(電子煙企業納稅按普通企業繳納16%的企業增值稅即可,而中國捲菸的綜合稅賦為59.5%)

資本自然也聞風而動,以2018年6月悅刻拿到IDG和源碼資本3800萬投資為標誌,此後一年資本開啟狂熱的“炒電子煙風潮”。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過去一年,國內電子煙企業融資情況 製圖 / 燃財經

精明的創業者和資本之所以如此狂熱,個個削尖了腦袋往前衝,無非是看到中國過去“先上車後補票”的互聯網邏輯,妄想野蠻擴張坐穩頭部,即便到了出監管的時候,也能補票活下去。

結果,今天《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直接明確了電子煙歸煙草局管,各家品牌融資百億最後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電子煙“戒菸”完全是個偽命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發佈的電子煙報告內容顯示:電子煙又稱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其原理是通過加熱一種溶液(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添加劑)傳送起霧供使用者吸用。

打開某寶、某東等電商APP,檢索“戒菸神器”,會彈出成百上千款電子煙產品。隨機詢問幾家銷量較高的電子煙網店,商家均表示,所售電子煙“可以用來戒菸”。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醫師熊靜帆介紹:“電子煙和香菸都是通過尼古丁刺激大腦產生欣快感,兩者成癮性基礎一致,都會導致依賴性。從這一點來看,電子煙對戒菸並無幫助。”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宜群通過實驗檢測發現:市面上有的電子煙煙液尼古丁實際含量與標識含量不一,甚至數倍於標識含量,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更高的健康風險。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宜群對電子煙煙液中尼古丁含量進行檢測

對於老菸民來講,如果抽了含量超標的電子煙,別說降低對尼古丁的依賴,反而會加重依賴。

電子煙“危害小”無依據,甚至能致死

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將老鼠暴露在電子煙煙霧中12周(劑量和持續時間相當於一名10年資歷的輕度電子煙吸菸者)後發現:煙霧已經在動物的肺、膀胱和心臟中造成DNA損傷,並抑制肺蛋白和重要的DNA修復功能。

紐約大學研究人員就此指出:尼古丁在人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幾乎毫無疑問。

中國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秘書長敖偉諾此前對媒體表示:“市面上所謂的進口產品大都只是外國品牌,產品真正的原產地就在離華強北不遠的深圳市寶安區,寶安區沙井、松崗、福永這三個街道的工廠生產了全球超過90%的電子煙。”

其中有些電子菸廠商為了快速擴張佔領市場,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毫無科學依據,僅僅是“換了外殼,換個牌子”,然後將鋰電池、霧化器、煙彈等配件簡單拼湊。

這其中很多電子煙加熱過程會有助於電子煙釋放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質,還可能改變某些化學物質的成分,釋放致癌物質。

而且電子煙中甘油的滲透壓高,吸水,會讓人口乾、咽喉幹,電子煙的二手氣溶膠已經成為新的空氣汙染源,它其中包含的某些金屬,比如鎳和鉻,不僅高於空氣,甚至還高於二手菸。

簡而言之,電子煙的危害並不比傳統菸草更小。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電子煙還有著令人當場死亡的殺傷力。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電子煙發生爆炸致死事故

未成年人的“新毒品”

雖然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雖然明確規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但電子煙線上線下渠道對購煙者的年齡並無限制,很多電子煙甚至沒有“有害健康”的相關標示或類似提醒。

今年3月,山西長治市一所小學門口的小賣部被曝向學生出售電子煙;5月,河北邯鄲市一小學門口小賣部向學生出售電子煙。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僅2019年,貴州貴陽觀山湖區、福建廈門市、山東濰坊市、青島黃島區香江路、海南省儋州市、廣西桂林市、陝西西安市、河南鄭州市、浙江溫州市等地,相繼被媒體曝出當地中小學門口的小賣部在向學生大量出售電子煙。

甚至,很多商家向未成年人兜售電子煙是以“玩具”“新鮮玩意”之名。2018年11月,廣州華南植物園內就有商家以“玩具”為名,向未成年人出售水果味電子煙。

告别“大跃进”时代,电子烟“熄火”了

電子煙的銷售渠道正在逐漸下沉到四線以下小城鎮及農村市場,蠶食未成年人。

奉勸各位創業者,眼前的電子煙創業或許“錢途光明”,但對未成年人培養起的吸菸習慣,會害了他們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