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的四張面孔

埋藏在軟銀大帝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秘密。

好文4672字 | 8分鐘閱讀

誰人不知孫正義。

在創投科技界,這個名字是大神級別的存在。因為投資互聯網公司,在美國,他一度被稱為硅谷最有權勢的投資人;在中國,由於眼光獨到,早年重注阿里巴巴讓他一躍成為日本首富。

但最近,一系列麻煩正發生在這個62歲的男人身上。

由他組建的軟銀願景基金投資超過100億美金的科技獨角獸WeWork估值暴跌;重金投資的Uber、Slack上市後股價斷崖式下跌,其中Uber二季度財報虧損52.4億美金;大力扶持的印度獨角獸OYO創下高估值的融資卻是來自其創始人,大有左手倒右手之嫌疑。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孔,就如稜鏡由多面體組成——孫正義也不例外,在他性格背後藏著的四張面孔,共同塑造瞭如今這位正身陷泥潭的軟銀大帝

孫正義是如何一步步成為現在的孫正義?他的經歷故事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發和借鑑意義?

激進者

1981年夏天,24歲的孫正義在日本福岡一家狹小、悶熱無比的辦公室創辦了軟件銀行前身——Unison World。

開張第一天,個子不足1米6的孫正義站在橘子木箱上,對著面前僅有的兩位員工,慷慨激昂演講了1個小時——信息革命要來了!我們要創辦的不是5000億,是1兆,2兆規模的公司!30年後,世界會看到我們公司的雄姿!

這傢伙有病嗎?員工面面相覷。一週後,唯二的兩位員工辭職了。孫正義變成了光桿司令。

即便如此,孫正義沒有改變他的志向。孫正義的啟蒙思想萌生於15歲閱讀了司馬遼太郎那本有名的小說《龍馬來了》。這本書講述的是推翻日本德川幕府的關鍵人物坂本龍馬,如何通過一系列冒險和使命改變日本,實現人生夢想。

從此,孫正義覺得人生不可虛度。一次去美國的英語短期培訓,讓他見識到當時世界最先進國家的面貌。

回國後,他強烈要求到美國留學——即便父親身患重病吐血住院,他依然決定拋下父親留學,揮別哭泣的母親。

在美國讀高一時,16歲的孫正義把所有精力和時間用於學習,吃飯看書、去洗手間看書、連睡覺都覺得是浪費時間。

入學一週,孫正義把高一書本學完,他覺得太慢了,跟校長要求直接讀高二。過了3天,他讀完高二書本緊接著讀高三。再過3天,他想去讀大學了。

孫正義雖然急進,但頭腦聰明。最終他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經濟學。

大學期間,18歲的孫正義不想給家裡造成太大負擔,決定自己搗鼓點什麼賺取生活費。他靠在校園販售一款從日本引進美國的電子遊戲,獲利100萬美金。

1年後,他又決定利用休息時間研究和發明新科技。為此,孫正義召集同學並大膽說服6名教授為自己打工——他承諾,雖然現在沒有錢,一旦專利完成並賣掉,會給教授滿意的全額工資。

最終,孫正義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袖珍電腦發聲翻譯器,後來被夏普公司買下,孫正義賺取了他的第二個100萬美金。到大學畢業,孫正義決定回國開展自己的事業,才有了上述開篇激情演講的一幕。

一直以來,孫正義非常偏好數量巨大,容易點燃自己或別人雄心壯志的數字。

據他所說,19歲時,他已經為自己制定了人生50年計劃;大學期間他創造了200種發明;畢業回國他用一年時間思考了40種事業以決定自己未來志向;創辦軟銀,他為公司制定了300年願景規劃;就連日後的風險投資,資金都是小則10億大則過百億美金不等。

孫正義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坂本龍馬那樣改變國家,造福人類的人物。他志向遠大,絕頂聰明,這性格之外加上激進的元素,讓他更像一個擁有武士道精神的商人。人們一度無法判斷,他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

可以確定的是,為了事業目標的達成,他願意不惜一切,甚至生命。

一個典型例子:2000年,軟銀公司陷入經營危機。1年後,日本

政府宣佈開放寬帶業務,孫正義決定抓住機會,帶領軟銀旗下“雅虎BB”轉型。他到市區密集的樓道、管道鋪設暗光纜,卻動了當時日本最大運營商NTT的“蛋糕”,遭到對方的阻擾。

光纜無法形成閉環,孫正義再次陷入絕境。這時,孫正義左手拿著軟銀的通信私營企劃書,右手拿著石油和打火機,一個人跑到日本總務省辦公大樓喊:今天不讓軟銀私營案通過,我立刻自焚死在這裡!一番糾纏後,軟銀才獲得了電信私營資格。

挫敗者

孫正義自小在鐵路旁的自建鐵皮屋長大。因為貧窮和韓裔血統的出身,孫正義小時候經常被其他日本小孩欺負,一度心理抑鬱自卑。儘管日後功成名就,甚至成為日本首富,仍然有不少日本人認為孫正義並非正宗日本血統而在網上辱罵他。

但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讓孫正義自卑的同時,又對自己有著一種毫無根據的自信心。父親孫三憲喜歡對家裡3個兒子進行天才心理暗示教育。

孫父不斷告訴孫正義:你是天才,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甚至孫正義第一次學會數1、2、3時,孫父都無比激動地說,哎呀我的兒子真是個天才!

但天才也是人,是人就會生病。

1983年,孫正義創辦的軟銀業務剛有起色。一次健康檢查,他被醫生告知得了慢性肝炎,“最多也只能活5年了,之後很難保證能否生存下去”。這讓孫正義一下子感覺天要塌下來了。

家人怎麼辦?客戶怎麼辦?公司債務怎麼辦?確診第二天,孫正義住院。絕望中的他只好找到其他人替他打理公司業務。而這一病,讓孫正義住了2年醫院。據他後來說,這段時間他看了4000多本書。是的,平均每天閱讀5到6本書。

心情抑鬱的孫正義,再次翻開司馬遼太郎的《龍馬來了》。孫正義發現,龍馬在自己人生最後的5年時間,做了相當多重要的事情。這讓孫正義重新提起了精神。

孫正義拼命看書期間,特別研究了《孫子兵法》和《藍契斯特法則》。據說,他後來的併購思想正是出自這兩本書,包括他的經營戰略:道天地將法,風林火山海。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軟銀股價跌得只剩下百分之一的價值。

當年的股東大會上,1000多名股東在會場大罵孫正義:泡沫男!投機取巧!犯罪者!詐騙犯!股東們憤怒得眼睛變成三角形,全是指責辱罵。那是孫正義經歷過最長的一次會議,他用了6個小時跟股東們一一交代、解釋問題。

孫正義曾對內部員工談論如何面對危機的方法——根據獵人的說法,在非洲遇到獅子猛獸,背對著它逃跑一定死路一條。在沒有對策、沒有槍的時候,人當然本能想逃跑,但猛獸會比你跑的更快。最好的也是最恐怖的方法,是正面直視獅子雙眼,一動不動,與它周旋。

2019年下半年,WeWork嘗試IPO失敗而引起大眾對孫正義和願景基金的質疑,他會怎麼面對?他還會踐行這一非洲獅子理論嗎?人們喜歡傳奇同時也善妒富人。WeWork事件帶來的困局如何收拾,全看孫正義如何面對心中的獅子。

脅迫者

2016年,孫正義正積極籌備組建一個新基金。一天,他坐在一架灣流噴氣式飛機準備飛往目的地與潛在投資者會面。在高空中,他注意到眼前屏幕的PPT所顯示的基金投資規模是300億美金。

孫正義盯著這個數字一會兒,把“3”刪除,用1和0代替——變成1000億美金。他覺得,生命太短暫了,該出手時就要毫不猶豫大手筆下注。

這就是後來轟動投資界的千億美金軟銀願景基金。有業界人士統計,這支基金的資本體量,相當於4個銀湖資本和15個紅衫資本,也是當時美國VC一年募資額的兩倍。

巨大的金額,一度讓美國硅谷老牌風投們黯然失色,甚至倒逼這些基金募集更多資金。孫正義從此被稱為“硅谷最有權勢的投資人”。

願景基金成立3年,資金優勢的威力得到印證:320億美金收購ARM,創下軟銀史上最大單筆收購;40億美金投資英偉達,成為其第四大股東,控制美國主流芯片產業;22.5億美金投資無人駕駛公司Cruise;前後投資WeWork超過100億美金。軟銀願景基金的巨量資金足以改變科技界不同賽道的競爭格局。

財大氣粗讓孫正義具備一種強勢地位。如果是他看中的公司,他會以一種咄咄逼人的姿態跟創業者對談,不給對方任何拒絕的餘地。

當孫正義有意投資Uber時,他警告對方如果不接受軟銀的投資,就會轉而投給Uber在美國的競爭對手lyft。最終迫使Uber不得不接受軟銀90億美金投資。

同樣的“遭遇”也發生在滴滴CEO程維身上。2018年,當時的滴滴並不缺錢,程維一度拒絕軟銀資金。孫正義的回覆是:要麼接受投資,要麼軟銀把資金投給滴滴的競爭對手——這逼得程維服軟,接受孫正義的投資。

但對於大公司併購,孫正義又會展現出一種莊重的儀式感。ARM公司CEO塞格斯回憶,當孫正義提出跟他見面時,他坐上對方的專機降落到土耳其一個小村莊上,兩名保安帶他前往能夠俯瞰碼頭的空中餐廳。餐廳中央坐著的就是孫正義——提前清空全部客人,孫正義開門見山要收購ARM,最終320億美金成交。

隨著近期Uber和WeWork兩家共享經濟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作為最大投資者,孫正義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對自己至今所取得的成績並不滿意。

他甚至表示,自己對美國和中國互聯網市場的規模感到嫉妒,他不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日本企業家再為自己找藉口。

“嫉妒”這種詞彙,並不是孫正義常說出口的話。留意孫正義在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投資成果,可能會發現答案。

PC互聯網時代,孫正義在1995年,與楊致遠見面30分鐘後投資雅虎200萬美金,一年後追加1億美金,持有雅虎35%股份;1999年,與馬雲談了6分鐘,投給阿里巴巴2000萬美金。

在後來的中國互聯網界,盛大、人人網、PPTV都有軟銀的投資。資金進入時間最早在天使輪,最晚在C輪就會出現軟銀的身影。

但是,到2012年開啟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如今估值最高的頭條系、美團、滴滴、快手、拼多多等,在C輪前都沒有軟銀蹤跡。

不僅如此,在美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軟銀同樣缺席像Facebook、Twitter、Airbnb、Snapchat、Square、WhatsApp等估值過百億美金的

創業公司C輪前的投資。

可以說,在中美兩國互聯網領域,孫正義贏得了PC時代,錯過了移動互聯網。一種可能性是,正因為錯過了一個時代,才導致孫正義後來更大尺度的投資想要彌補回來。

創辦願景基金時孫正義已經59歲了,他總覺得生命太短暫,總是覺得時不待我。

他沒興趣跟創業者好好對談,他不惜用威脅、強迫手段讓別人按照他的既定軌跡行事。他太急於再次證明自己,也太急於再次創造傳奇。這或許是他後來越來越極端地大額投資的原因。

投資者

從東方與西方的投資界看,孫正義與巴菲特、芒格都是功成名就的投資高手。但很明顯,兩者的風格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處於兩個極端。

孫正義投資鉅額資金後,會督促創業者快速擴張,最好是5倍、10倍地擴張。2017年,他對首次見面的WeWork創始人諾伊曼說:在戰鬥中,瘋狂比聰明更好,WeWork仍然不夠瘋狂。

以孫正義自己創立的軟銀集團看,軟銀營業利潤到1萬億日元用了33年時間,但同樣的數字,豐田用了65年,NTT用了118年。對於眾多細分科技領域,孫正義又傾向於大量撒網,瘋狂佔據賽道。

巴菲特與芒格的理念更強調保持理智,守住常識。無數人問過巴菲特,為什麼他們的投資一直做的比平均水平要好,是怎麼做到的?

巴菲特往往只會說:我們追求做的更少。你再問他看好的投資機會,他能告訴你的只有1到2只股票,然後勸你長期持有。光可口可樂這種傳統企業,巴菲特就持股30年。

孫正義曾多次說過,自己在谷歌、亞馬遜規模較小的時候,錯過了對他們的投資機會。

在對亞馬遜的投資談判中,孫正義對亞馬遜股份出價1億美金,但貝索斯堅持要1.3億美金,最終孫正義因為3000萬美金錯過亞馬遜。而截至2019年10月29日,亞馬遜的市值已經達到8739億美金。

孫正義痛恨遺憾、錯誤,並且始終耿耿於懷。巴菲特和芒格會認為錯誤是提升自己的機會。同時,儘量讓自己不去危險的地方,思考更多的是“為了避免重大損失,我應該不做什麼”。

不同投資價值觀和方法造就不同的行動。就結果而言,巴菲特長期盤踞全球富豪前三位。而孫正義曾在1990年代一度當過世界首富,雖然只有3天。

不得不讓人注意的是,大量投資讓孫正義的軟銀集團已經負債超過1000億美金,而孫正義倚重的願景基金第二期募資也遭受挫敗。

暫且不談300年如此漫長的願景吧,如何讓軟銀長久穩定地走下去,這才是孫正義目前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 End -

你離你的管理智囊

只有一個手指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