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黄瓜长出畸形果?除了光照、肥水管理不当,还有这些原因

大众在挑选黄瓜的时候,肯定会优先选择外观良好、新鲜的那些,而畸形果则会影响黄瓜的商品价值。畸形果属于生理性病害,一般来说不会相互传染。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温室栽培黄瓜过程中,几种常见的畸形果以及基本防治措施。

温室黄瓜长出畸形果?除了光照、肥水管理不当,还有这些原因

一、尖嘴瓜

尖嘴瓜的形状是因为黄瓜的顶端停止了生长,导致瓜条尖端细瘦。而形成尖端瓜的原因可能是温室大棚北部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造成透光性差,再加上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还可能是因为黄瓜植株的长势弱,根系受损。此外,如果遇上连续阴天的天气,黄瓜植株的一个叶节可能会长出多个幼果,此时营养不足则容易长出尖嘴瓜。

为了防止长出尖端瓜,瓜农应该合理建造温室大棚、增加透光度,合理密植,保证黄瓜植株可以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营养分配。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多施骡马粪等热性肥料,提高土壤的供水和施肥能力,防止植物早衰。此外,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温室黄瓜长出畸形果?除了光照、肥水管理不当,还有这些原因

二、大肚瓜和细腰瓜

大肚瓜和细腰瓜长相会有一点相似,大肚瓜是瓜条的基部和中部生长正常,而顶部肥大。细腰瓜则是瓜条两端都比较肥大,中腰部分很细。

形成大肚瓜的原因可能是在瓜条膨大期,温度高而浇水过多,但是根系吸收能力比较强,甜瓜条细胞膨大时,温度高,浇水过多,不均匀。所以温室栽培黄瓜需要适时适量浇水、控温,避免温差过大。

而长出细腰瓜的原因则可能是因为温室后排在白天的光线比较弱,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此外钾、硼元素供应不足都有可能导致细腰果。为了减少长出细腰果,瓜农朋友们可以在大棚内挂反光膜,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物质积累。此外还需要增加微量元素肥料,每亩可以施用硼砂1公斤做基肥,还有硫酸钾或0.2%磷酸二氢钾15公斤,以及腐熟有机肥5000斤以上。

温室黄瓜长出畸形果?除了光照、肥水管理不当,还有这些原因

三、曲形瓜

在黄瓜植株生长过程中,部分果实瓜条会逐渐弯曲,这就是曲形瓜,大多形成在最初和最后的果穗时期。形成原因大致是因为环境管理不当、营养不良。高温、低温、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形成曲形瓜。另外,如果幼果被竹架和茎蔓遮荫或者夹长,也容易形成弯瓜。所以温室大棚一定要做好温、湿、光、水、肥的管理,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差过大或过小。

温室黄瓜长出畸形果?除了光照、肥水管理不当,还有这些原因

四、苦味瓜

顾名思义,苦味瓜就是黄瓜中积累过多的苦味素,使瓜条的口感苦涩难吃。苦味瓜大多从侧枝生长,与品种特性有关。形成原因可能是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尤其是一次性施氮肥过多的话,容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会出现生长不平衡,造成徒长或者坐果不齐。如果温度过高,高于32℃,会导致植株的同化能力弱,营养失调。而且如果土壤过于干燥,阴天多,日照少,地温低,水分和养分吸收受限,也容易形成苦味瓜。

在发现苦味瓜或者是上面提到的畸形瓜之后、要及时摘除,加强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搭配施加氮、磷、钾肥,及时浇水防干旱。阴天如果光线不足,需要补充光线,可采用刷白墙,挂反光膜,反光镜等措施。

温室黄瓜长出畸形果?除了光照、肥水管理不当,还有这些原因

五、化瓜

化瓜是黄瓜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瓜条在长到2-5cm时就停止生长,然后变得萎靡。

化瓜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除去上面提到的“温、湿、光、水、肥”管理不当以外,还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化瓜。或者是夜间温度高、湿度高,氮肥供应过多,导致黄瓜生长过快。此外,如果没有及时采收植株下部的黄瓜,会造成大量同化产物,而植株上部雌花养分供应不足。还有病虫害导致叶片坏死、变黄,影响光合作用,也可能导致黄瓜生长不良变成化瓜。

为了减少化瓜的生长,大棚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白天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阴天温度低时,可以喷施叶面肥。此外,大棚要适当通风,促进同化物质的积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