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年少时,看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令狐冲一人一剑走天下,随性洒脱,逍遥自在。纵使江湖纷争不断,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世界虽有险恶,但只要心怀正义,并坚定不移,就一定能站在阳光之下。这是尚在象牙塔的我在令狐冲身上看到的希望。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如今再看《笑傲江湖》,竟有种年少不懂剧中意的感觉。

令狐冲一生侠肝义胆,匡扶正义,换来的却是被辜负,被污蔑,被抛弃。各大门派三番五次将他逼入绝境,巴不得除之而后快。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阳关大道尔虞我诈,非他所愿,另辟独径又被视为歪门邪道,似乎只有归隐才能保持自我。可归隐真的是令狐冲的本意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大结局那曲《笑傲江湖》响起时,我隐约听出了一个少年的江湖心。

半生反抗,成就了令狐冲一代英雄的江湖地位;最终妥协,是他与心中热血少年的告别。当初反抗有多激烈,结局的告别就有多悲情。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令狐冲所行之路何尝不是魏无羡的所选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他一条路走到黑的决心比前辈更坚定决绝,可结局仍是拼尽一切,得非所愿。

能令世人闻风丧胆,却不得不活在对狗的恐惧里

刚到莲花坞那晚,江澄一句“你再让我看见你,我就让一群狗老咬你”,吓得魏无羡一溜烟爬上树,死死抱着大树,不敢下来。

师姐找到他,告诉他没有狗,是江澄骗他的,他依旧不肯下来。后来,他脚滑了一下,从树上掉下来,嘴里念叨的还是“狗来了没有”。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其实,恐惧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对于小孩,尤为如此。所以在追剧前期,很多人都把他屡次被狗追的情节当成了笑点,笑过无痕。

当他在蓝湛的逼问下,说出怕狗的原因,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心酸。

被江家收养之前,魏无羡过着流落街头的日子,他常常与恶狗抢食,被狗追得满街跑。那时,父母去世,师姐尚未出现,没有人会帮他,他只能拼命地跑。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少年的经历让魏无羡对狗形成了条件反射,以至于成年后的他看到狗的第一反应就是跑。

跑过多少次,才能形成条件反射?经历过多少无助,才能让他对狗的恐惧超出对人的信任?这些问题也许只有他自己能回答。

童年的伤痛往往会留下伴随一生的烙印。

十六年后,献舍重生,阴虎符威震仙门,陈情一曲白骨生花,夷陵老祖魏无羡成了无人能敌的“大魔头”,可他仍害怕仙子。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只要仙子出现,他就立刻被打回原形。经历了时间洗炼和生死考验,曾经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唯独那个被狗困在童年里无法长大的孩子仍旧住在魏无羡的心里。

为光明而战,却坠入黑暗的深渊

《陈情令》中,笑容是魏无羡的标配,开心时笑,无奈时笑,难过时也笑,喜怒哀乐皆在一笑之间。他像一株向日葵一样,无论发生什么,都阻挡不了他向阳而生。

可是,越是执着的东西,越不容易得到。

剖丹之后,魏无羡被温晁扔入乱葬岗。乱葬岗是戾气怨念极重的尸山,活人置身其中,九死一生。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幸运的是,经过三个月的艰难修炼,魏无羡奇迹般地活下来了。然而,走出乱葬岗,等待他的却是另一个更大的深渊。

乱葬岗归来,在别人眼中,他不再是魏无羡,而是随时都有可能危及仙门世家利益的夷陵老祖。

“修习邪道终归会付出代价,古往今来无一例外,此道损身,更损心性。”蓝湛如此认为,其他人更甚。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道法只是维护正义的手段,修炼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心向阳,从未有忤逆之心。所以,即使游走在灰色地带,魏无羡仍能理直气壮地回应蓝湛:

“我心我主,我自有数......说到底我心性如何,旁人怎会知道,又关旁人什么事?”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心性如何虽不关旁人什么事,但他的法器牵动着旁人的心。只要阴虎符在他手上,就会有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不夜天一战,仙门世家的伪善纷纷暴露,魏无羡看尽叵测人心。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仰慕他的人指责他,爱他的人因他而死,恨他的人想要他死,曾经最信赖的人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原来自己一心维护的世界竟如此荒谬,他一头扎进了无边的黑暗。

如果说夷陵老祖的身份灭了他前行路上的照明灯,那么仙门世家的步步紧逼打翻了他心中那盏希望之灯。生命中没有光亮的人,注定走不下去。

一生锄奸扶弱,却没能无愧于心

云深不知处,大家放灯祈福,魏无羡许了“愿我魏无羡,能够一生锄奸扶弱,无愧于心”的愿望。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那时还在象牙塔的他根本不知道,无愧于心是世间最大的谎言。那些说着“无愧于心”的人,往往最后都背着愧疚的沉重包袱。

不过,无知者无畏。

玄武洞遇险,王灵娇执意要绵绵放血做饵,他挺身而出,甘当诱饵。

穷其道温宁被虐杀,他杀光逞凶之人,带温氏残部驻扎夷陵乱葬岗。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义城遇傀儡,他为求真相,冒险与盲女共情。

……

一路走来,魏无羡行侠仗义,除恶扬善,无非就是求个无愧于心,可收获的偏偏是满心愧疚。

温氏血洗莲花坞,他眼睁睁江叔叔虞夫人倒下,却无能为力。

不夜天傀儡失控,师姐惨死眼前,他除了杀人泄愤,一样什么都做不了。

金陵台温情被挫骨扬灰,等他醒来,乱葬岗空无一人。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他想要扶的“弱”,他拼了命要保护的人,一个个都因他而离去。

锄奸扶弱做到了,无愧于心却成了一个梦。

观音庙恩怨了断,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蓝忘机问魏无羡:“你决定了?要去哪里?”

“不过天大地大,以酒一骑走天涯,四海为家嘛。”

《陈情令》:魏无羡从来不是我们心中那个没心没肺的阳光少年

从生到死,再到死而复生,尝遍世间酸甜苦辣之后,魏无羡又回到了原点,成了孤家寡人。

有人说他生性自由,他喜欢仗剑走天涯的生活。流浪也许是自由者的归属,可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又愿意做没有根的浮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