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族源概況


彝族族源概況

彝族族源是學術界長期以來爭論較為激烈的問題。多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紛紛著文發表自己的觀點,但眾說紛紜。概括起來,主要有土著說、東來說、南來說、西來說、北來說等。東來說認為,彝族來自戰國時期的楚國,居住在洞庭湖流域,是楚將莊蹻進軍西南時遷來的。南來說認為,彝族是古代越人或古僚人的後裔,是從我國西南邊界,甚至西南各鄰國發展起來的。西來說一種認為彝族來自歐洲,與雅利安人同源,或與高加索人種有關;還有一種認為彝族來自西藏,或者來自西藏與緬甸交界的地區。北來說認為,彝族為古羌人(古羌人也稱氐羌或西羌)的後代,是從我國西北甘青高原南遷來的。

隨著彝學研究的不斷深人,彝族東來說、南來說、西來說由於缺乏證據已被學術界否定,一些學者認為彝族源於古羌人的北來說成為過去一定時間內探討彝族族源問題的主導觀點。實際上,部分古羌人南遷融人西南彝族等土著人之中是商周時期發生的事。史書明確記載,大約在商周時期,居住在我國北方甘青一帶,長期過著遊牧生活的強悍古羌人從河湟流域開始向四方發展。向東發展的部分古羌人融入周族之中成為姜姓,向南發展的部分古羌人進入金沙江南北地區後,很快融人西南彝族等各土著部族之中,在西南地區形成武都羌、廣漢羌、旄牛羌、越嶲羌、青羌等,古羌人的某些習俗自然為後來有的彝族所承襲和保留。通過半世紀以來對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各地,發現和發掘的大量考古實證資料、彝文典籍資料、漢文獻資料,以及民族學田野考察資料的積累研究,大多數專家學者的科研成果充分證明:彝族自古以來就生活在中國西南地區,彝族的主源是西南地區土著人,先秦時期的彝族自稱 “宜”“尼”,漢文獻訛稱為“夷”,今天滇、川、黔、桂、渝等地的彝族均發源於中國西南或雲南。彝族的稱謂,在歷史上曾有不少的演變,彝族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

一、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的彝族稱昆明、嶲、叟、僰 曾到過西南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的漢代大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鉅著《史記·西南夷傳》中記載,秦漢時期,中國西南地區分佈著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部族,統稱“西南夷”。

昆明是西南夷數十個部族中活動範圍廣泛、勢力較為強大的一個族群,是西南夷的主體族群之一,分佈在東起滇池一帶,西至瀾滄江流域的廣大地區,主要聚居在今滇西的洱海和保山一帶,西漢時期曾與其他族群一起建立了古滇王國。大量的歷史、考古、民俗資料表明,昆明是形成今天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重要部分,與今天彝語支各民族有直接淵源關係,是形成近代彝族的軸心,近現代彝族主要源於昆明人。東漢時期,活動於今雲南保山、大理洱海一帶的昆明族群后裔建立了哀牢王國,並發展成為今天滇西地區的彝族。

嶲是與昆明族群相生相伴的一個族群,兩者淵源關係密切,同屬一個族群,嶲的活動範圍、生活習俗與昆明族群基本一致。

西漢武帝時設置的越嶲郡以及後來設置的益州郡西部都尉所屬的嶲唐郡的命名,都與這些區域嶲人的活動相關。三國以來,史書把“嶲”寫為“叟”, “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叟成為西南夷北部、滇池地區的主體族群。“ 嶲”和“叟”為彝語音譯漢寫,是同音異寫的結果。“叟”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族群之一,在近現代部分彝族和彝語支民族還保留有相似稱謂。

焚同樣是西南夷中的一個重要族群。秦漢時期焚人主要分佈在今天雲南昭通、貴州畢節、四川宜賓等毗鄰地區。公元前135 年,漢武帝設置犍為郡,郡治在今貴州遵義,下設朱提縣(今昭陽)、南廣縣( 今鎮雄)、堂琅縣(今巧家、會澤及東川一帶)。公元前130年,犍為郡治由貴州遵義遷到南廣(今鎮雄)。公元前86年,犍為郡治又從南廣遷駐焚道(今四川宜賓)。秦漢時期的焚人農耕稻作文化發達。現今居住在文山丘北一帶的彝族仍自稱為“焚人”,證明彝族與焚人存在密切關係。昆明、嶲、叟、僰是今天彝語支先民在秦漢時期的不同地域、不同部落的自稱的注音漢寫。

二、魏晉時期的彝族稱爨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書稱西南夷地區為南中。南中區域與秦漢時期西南夷分佈區基本一致,南中地區由移居雲南並迅速發展壯大的漢族大姓和土著夷帥、叟帥、渠帥等地方勢力控制。經過長期的地方權利爭奪,爨氏稱雄南中,取得在南中的統治地位。爨氏統治的核心區在今滇東北的曲靖、昭通一帶,勢力範圍遍及雲、貴、川三省的腹心地帶和廣西的一部分,這些地區是兩漢時期彝族先民叟人和昆明人的主要聚居區,移居南中的爨氏為迅速鞏固政權,不斷與當地土著族群相互通婚,自覺接受土著民族文化生活習俗,完全被當地彝族所同化。史書稱這一時期的彝族為爨人,稱彝文為爨文、爨字,使用爨文、爨字的地區統稱“爨區”。魏晉至唐初的彝族稱“爨人”。

三、唐宋時期的彝族稱烏蠻和白蠻

隋唐以來,史書通常把魏晉時期的爨區劃分為東爨和西爨,也就是爨氏統治區的東部和西部。東爨區域大致包括今昭通、東川、會澤、尋甸以東到黔西北、桂西北盤江流域以北,北到四川涼山東部,南到紅河、元江流域的寬廣地區。西爨區域大致包括今曲靖、昆明以西,洱海以東,北抵金沙江,南達建水的廣大地區。分佈在東爨和西爨區域內的主體民族稱“烏蠻”和 “白蠻”,他們是同一族群在不同分佈地域的他稱,是彝族兩大主要來源和組成部分。

四、元代彝族專稱羅羅

羅羅最早見於元代,由部落名稱演變為族稱。“ 羅羅”一詞來源於唐代《蠻書》中記載的盧鹿蠻部落。唐宋時期,雲、貴、川等地分佈著眾多彝族部落,其中,分佈在今昭通、巧家、東川、昆明等地金沙江南北兩岸,自稱為盧鹿部的勢力較為強大,分佈區域較為廣泛。由於同音異寫,羅羅在不同的文獻記載中有盧鹿、落蘭、羅羅、羅落、落落、鹿魯、鹿鹿、等眾多不同稱謂。元王朝統一中國後,迅速在彝族盧鹿部落分佈的地區建立統治政權,並設立羅羅宣慰司。此後,“羅羅”一詞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不僅稱羅羅地區的彝族為“羅羅”,而且還把東西地區的彝族都統稱為“羅羅”,在羅羅的統稱下,同時還出現了白羅羅、黑羅羅、撒彌羅羅、阿者羅羅、魯屋羅羅、羅姿、摩察都等若干彝族稱謂。從元代開始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羅羅都成為了彝族的轉稱,現在分佈在楚雄、大理等地彝族還自豪的稱自己為羅羅,意為虎族。

五、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彝族

新中國成立以前,各地各民族、各類書籍對彝族的稱呼和記載五花八門,甚至有的他稱還帶有民族歧視,今天彝族的統稱,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親自確定的。1956年,各地彝族上層人士聚集北京共商民族社會經濟發展大計,在談到舊時“夷族”稱謂時,大家都認為不妥,毛澤東主席提議,將“夷”字改成“彝”,根據名成主人的原則,依據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願,決定把“鼎彝”的“彝”作為彝族的統稱。“彝”是我國古代青銅重器的共名,“彝”字有“夕”字旁、有“米”字旁、有“系”字旁,彝族同胞肉掛屋頂,有吃有穿,能歌善舞之意。它象徵彝族有悠久的歷史,擁有燦爛的文化,與祖國大家庭內的合兄弟民族共同鼎力,團結一致,迎接和創造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