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阿尔茨海默症是持久战

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钠胶囊上市注册申请,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评 | 对抗阿尔茨海默症是持久战

市场的兴奋溢于言表。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它更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老年痴呆”

无助常常是阿尔茨海默症世界的主题。

甘露特钠被批准后,预计年底就有可能进入临床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服用,这将成为医治这种疾病的第一步。

在过往的医疗条件下,一旦走入阿尔茨海默症的世界,就被牢牢套住,一辈子可能都走不出这个牢笼。

阿尔茨海默症的危害在于它能抹掉记忆,从词不达意,到失去思维意识、无法行动,这种疾病以看似迟缓却异常残忍的方式吞噬老年人的生活。

一个多月前,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共有5000万人罹患痴呆,预计2030年将达到8200万人。

按照这份报告的说法,每过3秒钟,全世界就会有一个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有了记忆,正常人就知道过去、现在和将来。记忆失去了,“我”之所以称为“我”的一切支撑都要没了。

医学界和相关公益组织频频呼吁,希望以“阿尔茨海默病”代替“老年痴呆”,因为后者用词带有歧视性色彩,但效果并不明显,仿佛只有治愈它,才能过滤掉这种歧视。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病患人群,对抗阿尔茨海默症,人们却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好方法。

市面上已有的药物都只是对症治疗,只能稍微控制症状,如果停了药,病情会立刻加重。随着病情加深,药量将逐步加大,用量到了一定程度后,副作用也会加大。

国产新药获批,市场的兴奋溢于言表,但攻克阿尔茨海默症不会一蹴而就。

11月 3日下午,中科院、上海市政府召开GV-971新闻发布会,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学术所长、GV-971主要发明人耿美玉针对“提前上市”和“有条件批准”表示,新药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更多患者当中得到验证,现在基础研究是冰山一角。

基础研究的破题只是第一步,

药效的评定,副作用的追踪,治疗成本的高低,都关系着新药能在多大程度上惠及患者,这些疑问需要在未来临床实践中获取答案。

在对抗阿尔茨海默症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更多的环节、更长的链条入手。

单纯的医学治疗之外,需要全社会一起尝试集合医疗、护理、社会工作、心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专业指导,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提供咨询和服务。

因为相比知晓的人,更多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或者亲属已经发生变化了,或者将一切改变等同于正常的老化。

最可怕的现实是,老人困在疑惑中,而家人却在疑惑“之外”。

“我是谁?”这是几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故事中的核心问题。而找回自己,注定不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