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盜墓賊不識貨!偷走金銀卻不要這件青銅器,國家級珍寶免遭毒手

有這樣一件國寶,郭沫若先生曾當場潑墨揮毫,寫下“四海盛讚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詩句,後又經他舉薦,外交部長陳毅帶著它赴世界各地巡迴展覽,轟動了整個世界,被譽為“絕世珍寶”。如今,國家領導人還將它的複製品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元首。這件國寶就是“天才的中國馬”——馬踏飛燕。

幸虧盜墓賊不識貨!偷走金銀卻不要這件青銅器,國家級珍寶免遭毒手

如今我們能夠看到這件精美的寶貝,是因為出土它的墓葬幸運地遇上了不太識貨的盜墓賊。

考古專家們在清理墓葬時,發現了幾個早期的盜洞,當時被盜走了什麼,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可以估計得出,盜墓者很可能看上的是古墓中金銀珠玉等當時看起來值錢的東西,看起來價值不大的青銅車馬,自然引不起他們的興趣。

幸虧盜墓賊不識貨!偷走金銀卻不要這件青銅器,國家級珍寶免遭毒手

■配圖,圖文無關

既然是被盜墓賊遺棄的國寶,那麼它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1969年,甘肅省武威縣的社員在挖地道工程時意外發現了這個古墓。考古人員立即對古墓進行了清理,發現墓葬雖多次被盜,但仍出土了230多件珍貴文物,尤其是還有堪稱國器的、鑄造精美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在儀仗隊伍最前面帶頭的,就是馬踏飛燕,它顯得格外突出,令人歎為觀止。

幸虧盜墓賊不識貨!偷走金銀卻不要這件青銅器,國家級珍寶免遭毒手

它的主體造型是一件飛奔中的馬。馬昂首嘶鳴,揚尾御風,三足騰空,右後足踐踏在一展翅翱翔的飛鳥之上,飛鳥於驚愕之中回首注目。奔馬全身的著力點集中在飛鳥之上,既表現了奔馬風馳電製般的速度,又巧妙利用飛鳥的軀體以及展開的雙翅,擴大了塑像著地的面積,穩定了重心,與力學平衡原理不謀而合。

馬踏飛燕雖然是靜止的、定型的,但卻給人以靜中有動、靜似在飛、騰霧凌空、一躍千里的感覺。雖然不知道是哪位工匠製作了這件驚世傑作,但是,這件傑作不僅確實是製作精美,其造型藝術也非常獨特,充分展示了設計者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造力。

幸虧盜墓賊不識貨!偷走金銀卻不要這件青銅器,國家級珍寶免遭毒手

馬踏飛燕才一出土,便一直謎雲重重,最主要的爭論是關於它的創作源泉,也就是說究竟此馬是因何而創制的,以及馬踏的鳥究竟是什麼鳥,這些疑惑吸引了大批專家學者孜孜探求,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天馬文化熱”。

如今對於這些疑惑雖然還是沒有定論,但馬踏飛燕以它濃厚的藝術氣息,征服了無數觀眾,也贏得了專家、學者的讚賞和喜愛。

■文改編自《國寶的故事》(河北人民出版社)

幸虧盜墓賊不識貨!偷走金銀卻不要這件青銅器,國家級珍寶免遭毒手

■作者:程方勇■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