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觉得游戏越来越没劲了?

堇墨浮华吖


游戏的乐趣所在

笔者作为一个90后,对于红白机、小霸王时期并没有多么深的印象,反而对于小学的时候接触的魔兽争霸印象深刻,不管之后玩过多么好玩的游戏依然会记得魔兽3带给我的震撼,出色的剧情设计,多兵种种族设计,族战役模式也通关了很多遍,现在则是等待在魔兽争霸三重制版的推出,看一看是否还是当初的味道。

可惜的是现在即时战略游戏没落了,3A级别开放性世界游戏成为了主流,游戏的可玩性再上了一个层次,以巫师3为典型的剧情推动型游戏,上百个支线剧情以及随机事件,还有最重要的昆特牌,让其成为一款成功的游戏;再比如GTA5,可以说是各种游戏的模拟器,好玩吗?好玩,这可能是游戏史最成功的游戏之一了,能超过它的可能只有它的续作了。

在时下的游戏市场上,各个游戏厂商竞争激烈,为了应对玩家们游戏口味,大型游戏只会越来越好玩,何况在steam上有2万多款游戏可以游玩,游戏只会越来越有意思。

游戏并没有变的没劲,是我们的心变了

LOL从S2时期个人就一直坚持在玩,在大学毕业之后,对于游戏关注少了很多,不会再通宵排位开黑了,不会再研究英雄玩法,不会再打匹配了,现在只是偶尔上线打打大乱斗,关注下S世界赛的战况。玩游戏时虽然可以忘记一切,但当游戏结束后,生活的压力依旧还在。

在生活的压榨下,笔者逐渐倾向于快节奏的单机游戏了,一是因为游戏质量高,二是因为可以随时暂停,不会产生坑队友的情况,独自的玩一会单机游戏,逃避开喧闹的社会。

可能以后我也结婚生子了,也会对觉得游戏越来越没劲吧。



随想录游戏Plan


“我觉得现在游戏做的越来越没意思了,还没原来玩过的XX好玩。”

最近,笔者身边的朋友们开始抱怨,游戏变得不好玩了!现在游戏玩起来一点也不能减压了,反而拼了命要你爆肝……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

这就很奇怪了:现在游戏画面越来越精致,剧情越来越多,为什么游戏却感觉不好玩了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感觉游戏不好玩,可能真的与年龄的增长息息相关。

青少年在听音乐的时候多巴胺分泌会有显著变化

青少年时期的这些体验,往往会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常被回味的记忆。这种被称为“记忆高峰”的现象,通俗点来说就是人越老确实越喜欢回忆青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大龄游戏的玩家喜欢回忆那些自己为之奋斗过的游戏。

我在奥山流过血,我在战歌立过功!我要见酋长!我要见酋长!

打个比方:当年《魔兽》电影国内首映时,笔者随着公会的伙伴们一起去看了首映,热情的“联盟狗”和“部落猪”们把凌晨电影院最大的厅挤得满满当当,看完之后大家纷纷回忆起自己在wow中的又甜美,又热血青春,顺便diss一下新版本。

无数人的青春

不过,现在正有一些正处于青少年的朋友们,也开始吐槽游戏变得没意思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目前,有这样一种主流观点被讨论最多:游戏没问题,是玩家变得浮躁了!

有很多专业媒体也赞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现代快节奏下的游戏玩家更加倾向于简单、快节奏的“廉价快餐”。

然而这是一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的偏见。据笔者所知,有很大一部分号称“浮躁”的玩家,在玩着一些经典的老游戏时(甚至画面在他们看来无法接受的老游戏),却并没有表现如同传说中那么浮躁。

那么问题真的出在玩家身上吗?

笔者认为,这还真不能怪玩家。

宣发造假,画饼不能充饥

2014 年 E3 ,一款惊艳的游戏闪亮登场,轻松囊获了“展会最佳原创游戏”和“最佳独立游戏”的头衔他号称“多人开放宇宙,数千兆行星可供登陆”是宇宙探索游戏的豪杰,给你还原一个会呼吸的宇宙。

这就是HELLO GMAES的《无人深空》,如同星空中的恒星一般耀眼,最终成品却难得像一坨幼儿园小朋友盘过的橡皮泥。

人们常说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画饼虚假宣传在游戏界已经不是个例了

“你们没手机吗?”

“辐射76将是个革命性的游戏”

一款游戏宣传片和前期吹的再响亮,游戏内容和题材做的差强人意,有什么资格称得上是一款“好游戏”。

被誉为史上最成功众筹项目的《星际公民》也曾遇到过“骗局”的公关危机,然而克里斯·罗伯茨呵呵一笑,开放了免费测试后风评有迅速反转,事实证明这个开创了《银河飞将》和《自由枪骑兵》的男人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笔者来看骗局不大可能,最糟烂尾

PS。《无人深空》通过不断地更新,现在已经算得上是款合格的游戏了,至少比某叫嚣着“中国玩家不懂游戏”的某款游戏强。

游戏微交易惹争议

游戏微交易——一个盘踞在游戏世界的恶魔。

这并非是笔者的危言耸听,游戏微交易在不久之前引发了玩家们的一致抵触。

什么是微交易?

通常来说,在早年单机游戏通常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一竿子买卖,网游也是按点卡计时收费的。

“我付钱,你给我游戏。”

后来单机厂商发现可以给游戏添加内容来赚钱,这就是DLC,国内玩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巫师3》的DLC“血与酒”和“石之心”。

不过不是所有游戏都是《巫师3》,DLC和季票滥竽充数也成了一个被玩家诟病的问题。

至于网游领域,臭名昭著的“免费游戏”(充钱才能变强),被国内的成功商人们发扬光大了。看到中国的同行这么牛碧,海外同行们坐不住了,传统游戏厂商很难放着放着微交易这么赚钱的模式不用。于是我们在《刺客信条:起源》里发现了单机充钱同样也可以变强。

《中土世界:暗影》里可以通过氪金开箱子获得经验和更好的装备。这一举动让很多魔戒游戏迷非常愤怒,微交易在后来的版本里被取消

以上两个尝试姑且还算成功,各种内购系统开始泛滥,然而EA的《星球大战:前线2》里的微交易模式彻底点燃了火药桶。

没钱你还想变强

《星球大战》在欧美的地位可以说是文体两开花

玩家发现游戏中的增强属性道具卡需要你开箱子才能获得,各大游戏论坛对不花钱纯肝和花钱买箱子的收获进行对比之后,很明显就发现花钱的带来的收益高的吓人。

更令很多星战迷愤怒的是,很多星球大战人气角色的解锁需要高的吓人的点数,纯肝一个卢克.天行者需要画上40个小时。

很多玩家气氛的表示:“我买游戏已经花钱买过一次钱了,结果玩游戏他们还强迫我必须再花一次”

闹得这么大,星战IP的持有者“律师函警告狂魔”——迪士尼都看不下去。最终迫于各方压力,EA去除了游戏内的微交易系统。

市场越来越大,新题材游戏却匮乏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6 年全球游戏市场 9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5%,其中全球移动游戏市场 3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3%,占整个游戏市场的比重达到 37%。2017 年 1-6 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997.8 亿 元,同比增长 26.7%,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点子游戏的态度的改编,曾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电子海洛因”摇身一变成了闪闪发光的摇钱树,大量资本涌入游戏市场。

然而,在看似繁华的游戏市场,然而回过头却不难发现,新题材游戏寥寥无几。《绝地求生:大逃杀》火了之后,各大厂在资本的裹挟下全部都在抄吃鸡。

美人只配强者拥有

不管是腾讯还是网易统统先抄一遍吃鸡再说。大厂抄完了,还有小厂跟风再抄,据说到现在为止还有几十款吃鸡,因为申请不到版号没有发布。笔者关注的几款原创手游却又因为游戏版号问题搁置至今。

一个很悲哀的现实摆在玩家的面前,主流厂商只想做短期有大收入的产品,游戏发布量逐年上升,真正原创的好游戏却寥寥无几。

不过国产单机方面却百花齐放,拿出了《太吾绘卷》、《古剑奇谭3》等优秀的作品。

游戏不好玩,真的是玩家的难伺候了吗?我想对开发者来说或许比笔者这个玩家更加清楚。2018年已经成为了过去,期待2019能给我这个小小的玩家带来跟多的惊喜。

---快叫帆哥










快叫帆哥


我真的有很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分几个方面。1.付费方式改变。以前的游戏大多以点卡收费方式。没有说必须氪金才能体验游戏全部内容的说法。大家都是一个起跑线。2.游戏节奏加快。可能现在再也体会不到以前在网吧包宿冲等级的激情了。充钱就能提升等级,充钱就能起飞。进入游戏的一瞬间,就告诉你,充钱,充钱。3.游戏机制不平衡。现在的游戏充钱就能提升等级就能提升装备。不氪金,你用什么玩?时间吗?给你时间你也不行啊。


大胡子小宝宝


从认知角度来讲应该是智商提高了,下意识的深刻的感觉到游戏其实是很机械的模式和并不真实的一个环境。

再一个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可能没那种玩游戏的氛围了无法被群体催眠,催眠到认为这个游戏能对自我是有认同作用的,认同作用就是认为游戏它就是我自己,我身体的一部分,我的某个器官之类的,只要它好我就好,它能使我地位提高等等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心理期待(群体催眠效应,实际是不真实的一种幻想,一般人可能难意识到这个认知程度)。

很多人都会有这个感受的其实也不奇怪,到一定时间就会觉得游戏很无趣,而且玩起来很累,这个和智商和环境相关性很高,就像现在的成年人不大会觉得毛绒玩具真的有生命一样,用两个毛绒玩具互相讲话就不会觉得很有意思一个道理,或者是大家都会这样做的环境没有了就不受这种环境催眠的影响自然不会认为毛绒玩具是有生命的,看清楚了自然就觉得很没意思。这其实是认知上的进步。

本人算是电脑游戏10多年的老玩家了,最近3/5年,任何游戏都已经无法提起本人的兴趣,感觉玩游戏比上班还累,感觉任何游戏就是那种定死的模式和一些套路很腻味即使有环境的催眠也感觉无趣。


辣皮小新啊


有这种心里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影响着你自己的,可能会有几种原因:

1,身边没有人玩,好多人玩游戏也是看着别人玩,就觉得好玩,大家一起玩觉得有乐趣,有人说:无兄弟,不游戏,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嘿嘿。

2,上班了,工作了就没有时间精力去玩游戏了,每天都忙着应酬,工作,做PPT,心力交瘁,哪有什么时间去玩。

3,家中琐碎事需要自己去照看,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样的话自己也是抽不开身去玩游戏的。

玩游戏的主体大多还是学生吧,毕竟压力小,精力旺盛,特别是大学,课少了,回到寝室就没事做,很多都是靠玩游戏混时间。


快来玩游戏LOL


pc端、手游 基本都是千篇一律,不克氧根本玩不下去。有些有些前期可能还好点,到中后期就越来越向钱看了。可以试试主机游戏,或者steam上的游戏,虽然也是要花钱买游戏,但购买游戏的价格和普遍网游比起来那都是毛毛雨。


生活ye就这样子


玩法一,就跟其他游戏一样,如果你不客气,这款游戏你就玩不下去,但自己又没钱,又不敢氪金,那你就会觉得这款游戏越来越没有意思,因为你自己根本就打不过氪金的人,又怕自己开挂会被封号,所以老老实实的走一步算一步。


无名实况解说


游戏疲劳而已,还有很多游戏就是不氪金不行,有种被压着打的感觉,没游戏体验感。当你压着别人打时,肯定快感爆满,自信心爆棚,就会越来越想打。


英雄枪战小部落勇士


追根揭底就是年纪大了,玩游戏的主力军更变为00后,80没精力90没时间,你问00后,他们可觉得游戏很好玩


尹乐乐YGL


我个人觉得,游戏这东西,玩一会儿,就能够,这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