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1、

从“好裁缝”到造车大佬


1989年,浙江宁波一个服装厂的厂长郑永刚,把厂房抵押出去后,借到了3万块钱。

当时郑永刚手下有1000多名工人,因为厂子效益不好,工资已经发不出来了。郑永刚好不容易借到了钱,却没有给工人发工资,而是拿着钱跑去中央电视台,买了一个广告。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只要3万块,现在看来简直更白给的一样,但在当时,3万块钱能决定一个厂子的生死。

有人说,郑永刚这是在瞎胡闹,是把钱打水漂。

但这个“水漂”却把一个频临倒闭的厂子,打得一炮而红。

被称作“中国高仓健”的男演员翟壮飞,接下来了中国第一档服装电视广告。那句“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在今天看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老土,但在当时,这就是中国广告文案的最高水平。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西方文化处于如饥似渴地追求之中。一个从美国回来名不见经传的华裔歌手,在春节晚会上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二天向他求爱的信件如雪花般从全国各地飞来,他就是如今依然是“男神”的费翔。

国门大开,西潮涌入,西方的电影、文学、音乐和穿着,成为了大众认定的时髦标准。

杉杉洋服正是遇到了这个风潮,又非常聪明地成为在央视“第一个吃螃蟹”的服装企业,几乎一夜之间,“不要太潇洒”的杉杉洋服,从宁波乡镇无人问津,直接摆上了上海最繁华的百货公司,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壮观场景。

郑永刚狠狠抓住了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将价格从120元涨到240元,依然供不应求。

多年之后,杉杉洋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企业,郑永刚也成为进入福布斯富豪榜的百亿富豪。没有人再因为当初不给工人发工资而拿去打广告责怪、嘲笑他了,但更多的人开始不解他的另一个重大决定——进军新能源,造汽车。

从中国最好的“裁缝”到造新能源汽车,这样的跨度发生在2001年。

那一年,郑永刚接触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尽管他不懂技术,但他认定了,“这是将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于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斥巨资买下一个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所,为他的新能源汽车事业开启了纪元。

在此之前,郑永刚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国外高端服装品牌的涌入,使他认为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

“中国服装产业最火的时候,我预感到这个行业到顶了,要找到下一个具有爆发性增长空间的产业”。

郑永刚将新能源技术作为他认定的“下一个具有爆发性增长空间的产业”,他认定了的事情,就谁也劝不住了。一开始六年时间,全部都在亏损,到了第六年,才开始稍微赚到一点钱。

有人劝他放弃,有钱不如去搞房地产,比搞实业赚钱多了。可郑永刚说,自己不会求人,他赚的每一分钱都要有尊严,如果搞房地产,哪有那么多尊严?

为了尊严和面子,他硬撑着,撑到了后来“卖不掉又拦在手里”的程度,那也就只能继续撑下去了。

就这样撑了近20年,如今他的新能源产业,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新能源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服装产业,占到了杉杉集团收入的大头。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2、

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但是,做锂电池还不是郑永刚最终的目标,而是自己造出新能源汽车。但20年来,虽然成功推出了青衫客车,但也是通过合资的方式和别人共同生产的,杉杉集团自己依然不具备造车资质。

关于郑永刚造车最新的一条消息,是2019年9月发出的,杉杉集团与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合资,在延边成功建造了生产线,计划生产1万台新能源汽车。

都说造车是检验富豪的唯一标准。在这个行业,哪怕你身家百亿,也可能快速烧光。但郑永刚能够赚钱的项目可不止服装、新能源电池,他自己也说了,做实业赚不了几个钱。

“我们一年纳了27亿元税,利润却只分出不到1亿元。”

支撑着郑永刚造车梦想的资金,他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投的”。

除了服装大佬、新能源大佬之外,郑永刚更喜欢的一个称号是“搞金融的”。20多年的商海沉浮,市面上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郑永刚都尝试过。

“我们投的银行,每年的分红就超过银行的贷款利息。银行上市了以后,就几十倍几十倍的增长。”

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的金融股权投资,都是郑永刚最得意的作品。但说起这些投资的初衷,还真是“稀里糊涂”。

当时这些银行的股权进行改制,购买者中需要有一些民营企业的成分,当时杉杉洋服已经是全国驰名品牌了,赚了很多钱,于是有人就找到郑永刚,跟他说:“领导说要有民营经济成分,帮我们投个5000万1个亿吧”。

郑永刚说好好,把钱投进去就没管了,结果10年后一看,这些股权让他赚了10亿、20亿……

尝到了金融投资甜头的他,虽然自己不懂金融,但他肯花大价钱去请专业的人才给他建议,帮助他做决策,他也曾坦言其实自己的个人能力并不强,但强就强在意识超前,敢做决策,用人很准。

这一点倒有些“帝王风范”,刘邦最多只能统领十万军队,但却可以带领着韩信这样有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才夺取天下。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3、

你改变不了这个时代、

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你自己


没有永远赚钱的行业,但却有永远都在赚钱的企业家。

在一次财经论坛上,财经作家吴晓波与郑永刚之间有过一段对话,吴晓波对于郑永刚能把企业做这么久,表示很钦佩。因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

“你改变不了这个时代,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你自己”。郑永刚说。

从服装到新能源再到金融投资,郑永刚总能即使改变自己,总是能赚到钱,并且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正在遭遇着一次改变。

由于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政策的改变,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比亚迪第三季度利润大幅下滑,净利润只有1.197亿元,下滑幅度达到了88.58%。而去年比亚迪光是领到的新能源补贴就是31.59亿元。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没有了高额的补贴,新能源汽车的大佬们会有怎样的应对策略呢?这个问题,也是刚刚要开始量产新能源汽车的郑永刚所要面对的。毕竟过去的2018年,民营企业都感到了“特别寒冷”。

曾经和杉杉洋服一样从乡镇企业做到全国驰名商标的富贵鸟宣布破产,同样是浙江服装企业的美特斯邦威,在行业寒冬里苦苦挣扎,而郑永刚凭借着不断的改变自己,让杉杉集团至今长青。

“我从80年代开始当厂长,30多年来投什么赚什么。”

30多年来的每投必赚给了郑永刚这样的霸气,也希望他可以继续这种“霸气”,早日实现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梦想。

郑永刚:从百亿“裁缝”到造车大佬,最赚钱的投资都是稀里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