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藥注射劑市場迎來大變 有人“積極擁抱”有人“徹夜難眠”

距離化學藥品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意見反饋公開徵求意見結束還有15天。

10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與《已上市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申報資料要求(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時隔兩年,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再次啟動。

與2017年12月2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佈的《已上市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相比,此次發佈的《徵求意見稿》基本相同,那麼這兩年來產業裡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討論與博弈?如今頒佈在即的一致性評價要求又將帶來什麼樣的行業洗牌?

繞不開的“帶量採購”

“降價”已成為醫藥行業的主旋律,據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官網消息,第二輪帶量採購共有77家企業參與,產生擬中選企業45家,擬中選產品60個,整體中標價格出現大幅下降:與“4+7”首輪帶量採購2018年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高達59%;與“4+7”試點的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在第一輪帶量採購中,國家保障中標“帶量採購”的藥企可獲得11個城市60%至70%的市場份額。第二輪帶量採購更是“試點擴圍”,即將試點範圍從最初的11個城市擴增至全國25個省份。算上此前試點的4個直轄市及主動跟進的福建、河北兩省,帶量採購試點將覆蓋內地全部省份,此外,除了公立醫療機構,部分軍隊及社會辦醫療機構也被納入。“以價換量”成了眾多藥企唯一的選擇。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化藥注射劑在國內市場的用藥規模已達6264.04億元。也有醫藥行業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醫院使用的注射劑類產品能佔到所使用的藥品總量的70%以上,所以說注射劑一直是個重頭戲。但在第二批帶量採購名單25箇中選品種中,只有三個品種是化藥注射劑,分別是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而這正是受制於注射劑一致性評價一直遲遲未正式啟動。

國家“4+7”試點辦負責人表示,試點擴圍堅持將“一致性評價”作為仿製藥參加集中帶量採購的入圍標準,允許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與原研藥公平競爭,並對同品種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一致性評價”就是要求仿製藥需在質量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平,過去,批准上市的藥品沒有與原研藥一致性評價的強制性要求,有些藥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藥存在一些差距。一直以來,注射劑的安全性問題也備受爭議。《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按劑型統計,2018年化學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佔67%,口服制劑佔30%,其他製劑佔3%,生物製品中注射劑佔96.5%,口服制劑佔0.5%,其他製劑佔3%。

對於通過“一致性評價”才能獲得參與招標採購資格的硬標準,有許多藥企選擇“彎道超車”。

一上市藥企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海外製劑出口產品轉報國內上市往往可獲“視同通過”批件,現如今,“視同通過”已成為國內藥企申報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一大方式。四川匯宇製藥作為兩輪帶量採購中選品種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的生產廠商,就是因該注射劑屬於“海內外共線且在歐盟上市”所以取得“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資格,而得以參選帶量採購,江蘇豪森藥業雖然佔據該品種國內最高的市場份額,卻因未獲一致性評價無法參與競標。

藥企“憂比喜多”

一個品種的注射劑一致性評價費用其實不同的品種相差是很遠的,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普通品種由於原料藥,批量大小、雜質不同至少在500萬~3000萬左右不等。但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史立臣則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實際費用應該只有幾十萬。

“一致性評價也就是做驗證性臨床,生物等效性實驗是否要做還是要看品種,這跟做新藥的臨床審批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史立臣表示,很多藥企也並不瞭解相關訊息,所以通常會委託給負責臨床試驗的CRO公司來處理。但另一方面,國內可以做一致性評價檢驗的有資質的科室太少,科室雖然明碼標價,但眾多注射液一致性品種集中申報,申報藥企若想能排在前頭,勢必要多花些錢。“很多錢都是花在CRO公司上面了。”史立臣說道。

動輒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一致性評價前期支出,卻並不能保證獲批藥企能夠在取得一致性評價後獲得對應收益。帶量採購是“以價換量”,如果藥品價格降不下去也無法成為中選企業,於是是否掌握原料藥源頭,就成了藥企另一大考量之處。

這次徵求意見稿與2017年底初稿基本相同,但在細節上進行了調整,特別對原料藥質量和供應量要求提高,“未來化藥,不管是口服制劑還是注射劑,最終拼的還是成本和價格。”一個醫藥行業人士指出,從技術性層面,各藥企都取得了對同一品種的一致性評價,人工、財稅成本各個企業都差不太多,最重要的還是原料藥成本價格。

是否掌握了原料藥源頭,也是各大藥企對於注射液一致性評價態度不一的原因。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10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承辦的一致性評價受理號已達1536個,共計425個品種,涉及443家藥企;其中,注射劑受理號462個,共計127個品種,涉及104家藥企。

目前進入一致性評價品種進入受理的443家企業中,有198家均只有一個受理號。受理號最多的是齊魯製藥有限公司,達到54個受理號;其次是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受理號達到35個。原料製劑一體化生產商們,正在積極參與一致性評價,還有更多的注射劑生產廠商老闆們徹夜難眠。

“有企業老闆半夜12點給我打電話,說是實在睡不著覺。他那個產品現在一年銷售兩三個億了,但是沒有掌握原料藥,後期如果他花一千萬做一致性評價的話,他也擔心在帶量採購招標環節拼不過掌握原料藥的廠商。”史立臣說。一位不願具名的藥企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為今之計只有“挺著”。“挺不過了再轉型吧,要不還能怎麼辦?”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