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電科院:質量強國的先行者

2019年,GB/T《52kV及以上斷路器電氣耐久性試驗方法》、GB/T《生態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範 變壓器》等多項國家標準先後編制,主持制定這些標準的蘇州電科院再一次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關注。

技術領先,市場就有了

2000年,蘇州電科院改制。性質的改變,讓這個成立於1965年的企業有些無所適從。當年,營業收入僅170多萬元,虧損超過100萬元。這時,臨危受命的院長鬍德霖“砍掉了”所有生產業務。這無異於自斷腕臂的行為,卻讓蘇州電科院得以全情投入向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轉型。

蘇州電科院:質量強國的先行者

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院長:胡德霖

這是蘇州電科院的第一輪轉型,揹著虧損,揹著全院100多名工作人員的期望,胡德霖向銀行申請了1800萬元貸款。“技術領先,市場就有了”此時的胡德霖並不急於市場的拓展,技術工人出身的他,將貸款投入了技術提升改造。同時,深知目前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的胡德霖,將學習作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國加州大學、UL實驗室,英國BSI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德國西門子公司實驗室,加拿大CSA實驗室,都留下了胡德霖的身影。

帶回最先進的技術,將蘇州電科院的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然而,胡德霖並不滿足,站在前任肩上,必然要看得更遠,不斷推進技術的發展,才是他的目標。奔著這個願景,胡德霖帶領蘇州電科院的研發人員馬不停蹄地進行各項實驗,最終填補了包括雷電衝擊系統在內的多項技術空白。

付出終有回報,蘇州電科院的實驗條件從50KA發展到250KA,從單一端口發展到多端口,從手動發展到自動,多個檢測實驗得以同時進行,檢測能力也從小容量的單個元件升級為成套設備。自此,扭虧為盈得以實現,蘇州電科院也於2002年成為全國首批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檢測機構,技術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扭虧為盈只是開始,在胡德霖看來,此時蘇州電科院的業務範圍仍較為狹窄,無法滿足國家和社會對電力檢測的需求。因此,2005年,蘇州電科院開始了第二輪轉型。這一次,胡德霖瞄準了一個新的領域——高壓電器和輸變電設備。

從低壓到高壓,完全不同的運行方式和特徵;從配電電器到輸變電設備,僅體量上就存在巨大差異。技術上的高難度,並沒有讓胡德霖和蘇州電科院退縮,反而堅定了加大研發投入的信念。“我們每年研發上的投入達到營業收入的10-15%”胡德霖介紹,資金的支撐,讓研發進展順暢;人才的引進,則為研發提供了持久的動力。包括院士聞邦椿在內的多名技術顧問,從同行業引進的30多位頂尖技術人才,蘇州電科院的人才隊伍逐漸壯大,技術能力也愈發強大,獲得了國內外眾多企業的認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西門子和施耐德等知名企業先後將檢測任務交予蘇州電科院。

穩定增長的客戶,帶來了快速的騰飛。2011年5月,蘇州電科院在深交所上市。

緊跟時代,做大更做強

上市是對蘇州電科院奮鬥的肯定,更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這個開始,意味著蘇州電科院將向著新的領域、新的方向,進行新一輪轉型。

蘇州電科院:質量強國的先行者

國際領先的電力變壓器突發短路試驗系統

這一輪轉型,蘇州電科院瞄準了新能源領域。隨著環保的需要,新能源快速發展,各類新能源產品層出不窮,以往侷限於傳統輸配電的檢測手段有些不夠用了。為此,蘇州電科院開始籌建新的實驗室,將風電、光伏和核電納入研發範圍。日復一日的鑽研,截至目前,蘇州電科院的環境、電磁兼容、抗震試驗站已為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中核集團、國核集團等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核電試驗研究與檢測;新能源成套設備檢測服務平臺在我國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檢測服務。

不僅如此,蘇州電科院還致力於用自己的專業,為新能源企業服務。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發展極快,但其相較於傳統汽車,採用了更多高壓和低壓的電力電子部件,使其自身產生的輻射加上相互之間的耦合干擾形成了一個極其複雜的電磁環境,這要求新能源汽車擁有更好的抗干擾能力。2018年5月,浙江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型號DK201-255新能源汽車在蘇州電科院進行窄帶輻射騷擾測試,650MHz頻率下場強實測超過了標準。為此,蘇州電科院經過對多個部件排查,找出了超標原因,並多次實驗,為廠家提供了可行的改進方案。依據該方案進行改進後,產品順利通過了測試。嚴謹的態度和高度的專業,讓蘇州電科院獲得好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業務,奔馳、寶馬等眾多品牌紛至沓來。

向新的領域拓展,只是蘇州電科院發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蘇州電科院致力於將自己的“老本行”做深做精,開始了從“成套”向“系統”的轉型。隨著不斷深入的研發,蘇州電科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其出具的證書,成為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2016年6月,蘇州電科院為我國與巴基斯坦政府合作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電項目中的設備進行了“停堆斷路器屏抗震檢測實驗”並開出了關鍵的“通行證”,為我國首次向國外成套出口1100MV級商用壓水堆核電站把關護航。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設備及元件合格評定體系組織IECEE-CB和防爆電氣產品認證體系組織IECEx,雙重認可的實驗室,國內僅此一家;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中國船級社CCS、美國UL、德國TUV、英國INTERTEK、法國BV、瑞士SGS、歐盟CEM的簽約實驗室,專業能力同類機構均難以望其項背;年營業收入超過7億元,單個客戶最高金額達到4千萬元,蘇州電科院逐漸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胡德霖卻說,“我們不過是踩在了國家發展的節奏上。”

蘇州電科院:質量強國的先行者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天候雷電衝擊實驗室

在他看來,1982年開始的檢測業務,得益於國家大力發展行業標準化;2011年的上市,得益於國家質量強國戰略的提出;2015年的那次危機,更是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幫助,才渡過難關。

2015年5月,《電科院的致命交易》、《蘇州電科院“虛假檢測”迷局》等多篇稿件陸續出現在媒體上,一時間,蘇州電科院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為此,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浩、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文波等8名專家組成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2017年1月,調查組遞交的調查報告顯示:“蘇州電科院管理制度科學、有效、執行嚴格,內部管控職責明確,檢測流程規範,各環節受控,出具的檢驗報告真實有效、可追溯和網上查詢,檢測工作從接收任務到出具報告經過多部門、多崗位簽字確認,從制度和管理層面堵控了出具虛假報告的可能,專家組在本次調研檢查中未發現出具虛假報告的環節”。同時,蘇州市公安局也介入調查,對誣告陷害行為進行立案偵查,很快查清蘇州電科院遭專業團隊誣告陷害的具體情況,並公諸於世。“我們的信譽算是保住了”至今,胡德霖對這場“飛來橫禍”依然心有餘悸,“我們做檢測的,信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國家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讓胡德霖和蘇州電科院始終心存感激,將“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寫在了大樓上,印在了自己心裡,更落實在行動的方方面面,為質量強國戰略貢獻自己的力量:至今,蘇州電科院起草或配合相關部門制定了超過100份國家、行業標準,為整個行業的標準化發展和中國電力設備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在蘇州電科院的高壓實驗區,有一座白色的圓頂大樓,那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極端環境模擬實驗室,可以模擬珠穆朗瑪峰上的海拔環境和攝氏80度到零下55度的溫度區間;在他旁邊,是衝擊電源容量全世界第一的實驗室。整個研究院內,這樣的實驗室很多,一棟樓,往往就是一個實驗室。這,是40多億元的投入,是100多項專利、5項全球第一的技術指標的誕生地,更是蘇州電科院作為質量強國先行者的姿態。

從100多到1300多人,從100臺/套到超過10000臺/套實驗設備,從3000平方米到26萬平方米實驗面積,蘇州電科院近二十年間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改革開放的縮影。隨著時代的車輪不斷前進,蘇州電科院也在不斷前行,院長鬍德霖正在申報院士的過程中。談及未來,胡德霖表示不論行業是否景氣,蘇州電科院都將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在新的領域尋找突破,以更好地為國家服務。

記者 尤穎 朱祖宏 譚曉宇 曾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