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泗洪縣徐姓之源

伯益,嬴姓。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

若木于徐,建立了徐國,都城在今天的泗洪縣。後世稱之為徐若木。其後代便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宿遷泗洪縣徐姓之源

徐國與秦國為同姓國。

這個徐國太厲害了,存在了1649年,共有44代君王。

徐國受封於夏朝,夏亡後,獨立於商朝而存在。敢情整個商朝與她無關。而後,不臣服於周朝。

周公旦時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時期,西周和徐的戰爭非常頻繁。徐國參加以武庚為首的商朝殘餘貴族針對周朝叛亂,反抗周公的東征。徐駒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打黃河邊,徐人自豪於“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

宿遷泗洪縣徐姓之源

周公旦的兒子魯公伯禽的魯國經常和徐國發生磨擦。

周穆王統治時期,賢能的徐偃王嬴誕在位,大行仁義,得到百姓擁護。在這一時期,有32個徐國的鄰國向徐朝貢。國力強盛了之後,徐偃王大舉進攻周朝首都,差點獲勝。

最終,周穆王打敗徐國,繼續封徐國為諸侯國。這才使徐國重新回到中央政權的管轄。從商朝開始至周穆王,有600年間遊弋在中央政權之外。可見徐國生命之強大。

宿遷泗洪縣徐姓之源

以後,徐國又相傳了十一世至章禹,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徐國被吳王闔閭所滅。

徐國亡國之後,其子孫以原國名“徐”為氏。江西靖安被認為是徐國最後的家園。2007年在靖安縣發現了一個東周古墓。考古專家認為該古墓為春秋時期徐國最後一位君主章禹的妃嬪陪葬墓。

徐國與楚國好,吳王闔閭滅徐後,徐國國君逃亡楚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