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昏庸无能,晚清子民在美国人眼里成了这样


自从1820年美国移民局记载第一批抵美的华人,至今,在近二百年的美国移民史中,美国华人的形象也从“东方尤物”、“苦力”、“罢工运动的破坏者”、 “赌徒”、“鸦片烟鬼”、“娼妓” 而慢慢演变为“模范少数族裔”、“数理化天才”、“IT神人”等。《唐人街女王》是1899年百老汇上演的剧目,这是该剧的几幅海报。华人在该剧中不是主角,充当的角色可以窥见出当时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印象。上图描绘的是抓骗子。

华人形象的演变不仅反映华裔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提升,也反映其母国——中国近现代的荣辱兴衰与当今中国的崛起。



美国华人历史研究学家令狐萍将美国对华人的公众形象的演变分为如下几个时期。一、1760年代~1860年代:美国公众对中国与华人的兴趣集中在对“东方财富”与“东方神话”的迷恋。图中主人公掉入双重陷阱中。

1860年代~1940年代:美国公众对华人的偏见表现为将华人视为“苦力”、“罢工运动的破坏者”、“妓女”、“赌徒”和“鸦片烟鬼”。图为中国式街头赌博。

这是一幅1886年Magic Washer公司的肥皂广告,图中,山姆大叔右手拿着1882年由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排华法案》,左手提着一桶magic washer,踢着一个梳着辫子的中国人,图下的标语是“The Chinese must go”。寓意着:买Magic Washer,把“玷污”美国社会的华人全扫除,让自家变得干干净净。

休息日时两个在洗衣房的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