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自留與風險轉移的財務成本比較

人生難得,財富無常。

人生都會有風險,面對風險沒有人會無動於衷,都會進行各自的安排以規避風險,這種規避風險的行為就叫做保險。

其實每個人都擁有保險,只是這些保險是跟自己購買,還是跟保險公司買。

跟自己買、風險由自己承擔,專業術語叫風險自留;跟保險公司買、風險由保險公司承擔,專業術語叫風險轉移。

關於保險,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傳承中早已有所體現:“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是保險的思想和智慧;“積穀防饑 ,養兒防老”、“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是風險的管理形式。

到了現代,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從財務角度上劃分,分為風險自留和風險轉移兩種方式。

風險自留與風險轉移的財務成本比較

風險自留是一種自我承擔風險的處理技術,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保。

通常,我們會在風險發生頻率低、損失短期內可預測以及最大損失不影響我們財務穩定的時候採用這種方式,比如我們普通的感冒發燒。

而風險自留又可以分為理性自留和非理性自留,也就是專業上的主動自留和被動自留。

主動自留是指經過正確分析,認為潛在損失在自我承受範圍之內,而且自己承擔損失比購買保險更為划算。

被動自留是指對風險損失存在僥倖心理,或對潛在的損失程度估計不足,以至於造成無力承擔的風險損失或風險承擔成本過高的情況。

風險自留的最高形式就是成立專業的自保公司。

比如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就於2000年在香港成立了我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自保公司。

還有中石油、中石化集團也有做類似的自保處理。

由於他們的加油站為數眾多,且分佈在全國的任何一個角落,而這些加油站又不可能同一時刻、同一地點發生爆炸或火災。

所以他們就通過向集團母公司設立的擁有保險性質的財務公司繳納保險費獲得保險服務,或是定期交納一定的風險儲備金給集團總部某一部門進行統一管理,然後在發生火災或爆炸的時候獲得一定財務補貼 ,以此作為風險損失的處理方式。

通過對自保的認識,我們明白了客戶不是不買保險,而是向自己買了保險,將自己的風險留給自己處理。

如果客戶自己能承擔風險損失,那麼我們會尊重他的選擇。

比如富如馬雲、王健林,讓他們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其實意義不大,治病的錢相對於像他們這麼富有的人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買的保額高一些還得提交財務審核報告,對於如今熱衷於藏富的富豪們來說,不划算。

而對於大多數沒那麼富有的人來說,是風險自保還是風險轉移就成為了一個很關鍵的選擇題。

為了確認這一問題,我們要提醒客戶:如果您選擇了自保,將處理風險的費用交給自己,那麼您有沒有每年將保費積累起來呢?如果沒有,那萬一發生保險事故又怎麼辦呢 ?

相對於自保,風險轉移是另一種風險管理的方式 ,它是指我們為了避免承擔風險的損失,有意識的將損失或與損失有關的財務後果轉嫁給另一個單位或個人。

風險自留與風險轉移的財務成本比較

比如當我們預測股市行情要下跌的時候,就出讓手中的股票將跌價損失的風險轉嫁給其它投資者。

又比如我們通過建築承包合同,將建築商的一部分建築或安裝工程險,轉嫁給相應的施工單位進行承接。

保險的風險轉移,是指當事人運用風險轉移的方式,通過投保將不確定的風險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承擔,在發生約定風險損失的時候,由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給予一定經濟補償 ,它是我們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最為有效的財務管理手段。

當我們基本瞭解了風險自留和風險轉移的概念之後,我們就有必要對採取這兩種方式的財務成本進行客觀、理性的分析與對比。

這個計算兩者之間花費多少的對比過程,就叫做財務成本比較。

如果自保的財務成本低,我們就選擇自保;如果轉移的財務成本低,我們就選擇轉移。

在針對大部分個人和企業時,通常轉移的成本會低於、且是遠遠低於自保成本。

為什麼?因為自保是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承擔,而轉移主要是運用保險手段將損失留給保險公司。

選擇自保,你必須現在就有這個經濟能力;而購買保險,不需要你現在就有這個經濟能力,你只需要交少部分的錢就可以運用金融槓桿來轉移我們所面臨的風險。

風險自留與風險轉移的財務成本比較

比如我常常提及的火災風險問題。

有一次我去拜訪一個餐廳老闆,他的餐廳裝修花在了一千萬。

他其實最擔心兩個問題:一是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二是火災風險問題。

吃進去的食品不衛生,對人造成的損害難以評估;每天用火燒菜,萬一發生了火災,光裝修一項就要損失一千萬。


餐廳一年能掙多少錢?這些風險怎麼辦?

單就災風險來說,如果我們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費每年只有一萬多,平均每一天也就30元,但對這個老闆來說,卻是用一萬多的保費解決了一干多萬的火災風險損失問題。

同樣,人壽保險其實也是我們拿出一筆錢,去轉移我們現在人生面臨的很多不可避免的風險,比如生命健康、醫療津貼、教育儲蓄、財富傳承等。

為什麼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從火災保險過度到人壽保險?因為火災保險最直接、最容易激起客戶的知覺與直覺。

因此,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下面的觀念:

我們不是賣保險的,而是幫助客戶分析自保與轉移財務成本比較的。

每個人都是擁有保險的,只不過是自保還是轉移。

客戶之所以投保人壽保險,是基於財務成本比較後自然而然的風險轉移安排。

瞭解了風險自留與風險轉移的財務成本比較這個核心之後,希望大家把自保的概念牢記在心裡, 走出認為客戶不買保險的銷售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