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本天皇,为何没有成为像封建时期中国皇帝一样独揽大权的存在?

耿彦佳


日本🇯🇵之千年乱。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称号,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也是神道教最高领袖,日本国家象征。从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今上天皇共历126代。

从10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摄关政治、源平相争、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幕府,天皇权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时间。1868年德川幕府还政于天皇,天皇又大权在握。

摄关政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摄政”。

833年,良房的妹夫仁明天皇即位。

842年,朝廷内所有良房的政敌均因谋反罪名而遭流放。接着,良房让女儿明子入宫成为太子妃,也是日后的文德天皇皇后。

858年(“摄关政治”元年),良房的外孙清和天皇即位(年仅九岁)。藤原良房,成为清和天皇监护人,皇族以外的第一代实质“摄政”。

866年,是藤原一族“摄政”蒸蒸日上的起点,良房的父亲藤原冬嗣,冬嗣于826年过世时,女儿已是太子妃,次男良房则娶了嵯峨上皇的皇女源洁姬。源洁姬虽赐姓源氏降为臣籍,但至今为止从未有皇女嫁给臣下的例子,源洁姬成首例。

(794—1192)间称为日本平安时代,是封建时代中期的政治体制。

(1180—1185)的6年间,到了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权利争夺,史称“治承寿永之乱”。

(1192年—1333年)镰仓幕府,创建者是武将源赖朝。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真正的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掌舵者。1318年,后醍醐天皇即位,决心恢复皇室权威,废黜院政,开始亲政。但倒幕二次运动失败,史称“正中之变”、“元弘之乱”。

(1333年2月)后醍醐天皇逃出了隐岐。但各地豪族都参与倒幕,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灭亡。

(1333年5月)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重掌朝政,改元“建武”,并开始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武中兴”。

(1335年7月年)北条高时的遗子北条时行在关东举兵,对新政不满的近国武士们聚集,很快就成为极大的势力。足利尊氏接报,向朝廷请求让自己东下讨伐北条时行,得不到敕许。于是几方相互交战,后醍醐天皇败势突显,建武新政在仅仅二年半后就宣告结束。

(1338年)历应元年,室町幕府正式成立。而此前后醍醐天皇秘密逃出京都,开设朝廷南朝与足利尊氏拥立的京都朝廷北朝对抗。

(1392年)随着南朝的衰退,南北朝统一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大内义弘的促成下,双方谈判。最终以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交替继承帝位为条件,将三神器交给后小松天皇,南北朝统一。

(1393年)与足利义满不和的后圆融上皇逝世,义满的权力完全巩固。次年义满将将军之职让给了儿子足利义持,自己则隐居继续执掌政治。

(1467年)围绕将军继承问题,幕府内部形成分裂,应仁之乱爆发。守护代、国人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皆以实力而成了大名,并且竞相把分国领地纷纷扩大,各霸一方,成了战国大名,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从此战火不停。

(1568年—1603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织田信长驱逐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以织田信长的本城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又称“伏见城”)为名。时代特征是由战国时代的分裂走向丰臣、德川时代的统一。

(1603—1868年),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1603年由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所建的幕府,至1868年德川庆喜被迫开城为止,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4年。是日本历史上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政治组织。

(1868年)朝廷和强藩联合倒幕,终迫使德川幕府大政奉还。

近千年来的日本战乱,权力不断交替,日本天皇虽然有独揽大权之心,却没有相应的能力。日本天皇的权力虽然被架空,但他遗留在日本人心里的君主思想,从来没有被不断前进历史,不断变革社会所淘汰或替代。反而更加根深蒂固、始终如一,才会有最终的还政天皇。

二战后期日本以无条件投降为条件,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保留下来。并迫使其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其人间“神”的地位,承认不再具有神性,但是日本人民的心里还是认为天皇是神。依照《日本国宪法》,天皇如今主要职责为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


水木之沐


日本天皇在江户时代,在政治上不仅被剥夺了统治大权,而且还受幕府设置于京都的“所司代”的严密监视。天皇的领地只有3万石,加上其它皇族和公卿的领地也不过12或13万石,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中等的大名。1615年,幕府公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十七条,严格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贵族的权力和行《法度》明确规定,天皇“以学问为第一”无需过问国事;凡宫廷官员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饰冠带、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得到幕府的同意。《法度》中唯一保留天皇权力的条文只有第八条;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于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际上,皇室的权力完全被幕府所剥夺了。但是,由于天皇被认为是创造日本国家的子孙,具有超人的身份,因此他在德川时代仍不失为整个封建秩序的最高精神权威,历任将军的“征夷大将军”称号也都是天皇授予的。但以将军为首的武士阶级却操纵了全国的政治实权,是实际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不能左右国政,经济地位也极度虚弱。天皇只剩下了象征性和符号性。

天皇虽然丧失了他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但在终极信仰体系和观念价值体系中却从未丧失过其作为大和民族这一最高的氏族部落的精神“王者”的地位。


大汕十



首先日本的皇帝概念和中国古代的皇帝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天皇本身就是日本当时近畿、备前、九州等地的豪强共同推选的领导人, 但是这个领导人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管理,就像现在的日本天皇差不多,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在日本古代,天皇是神权的代表,就是神道教的最高代表,所谓万世一系的“天子”,人间的事儿,他们不需要管,倒也不是天皇真不想管,实在是幕府将军们太过于强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们也没必要推翻天皇去弄那个虚名了。



日本天皇一直以来宣称自己是神的后裔,为自己披上了神性外衣,就像咱们中国的商周时期一样,也以此得到日本民众的支持,而且在日本历史中大多数时间天皇是不直接掌握权力的,也就是说相对来说日本天皇的诱惑力远不如中国皇帝。



大体上说,日本古代天皇的权力,大致是到平安王朝末期丧失的,当时的武家实力派领袖源赖朝,打败了另外一个武家实力派平清盛,受封征夷大将军,建立了镰仓幕府,从此,日本政治进入幕府时期,以天皇为首的公家朝廷被架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落入幕府大将军手中长达将近700年。


镰仓幕府之后是室町幕府,室町幕府之后是日本的战国时期,战国结束后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统一日本,一直到近代,日本和中国一样,被西方的列强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了国门,日本开始了维新变法,天皇成为维新志士的首领,经过倒幕运动,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大政奉还,将历代幕府将军掌握了将近700年的日本大权重新还给了天皇,然后日本天皇才正式掌握实权,直到二战结束,天皇又再次成为吉祥物。


慕藩怪谈vlog


日本的天皇,是日本最高君主的一个称号,也是神道教的精神领袖,为现代世界中唯一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以其为首的日本皇室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

传说中日本的第一个天皇神武并不是人,而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是神使的后裔。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说。

在日本的历史上,天皇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是一个精神上的领袖,在古代天皇在幕府时代之前都是有实权的。

但在平安时期,因为天皇年幼,外戚藤原氏通过垄断皇后人选, 在天皇年幼时担任摄政,总揽朝政!一点点的开始垄断天皇的权力,将天皇变成一个象征意义的傀儡。垄断政府官员的选拔、垄断庄园土地税收的财富,实际上在这个时期天皇已经没有多少权力了。并且此时地方上的武士势力不断的做大,不听和抗争朝廷上的听调。天皇的权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日本战国混战时代,以及德川时代。地方大名武士阶级的权力,已经大到了一个无法控制的地步了。所以别说天皇了,就连名义上的政策都无法控制了。

所以并不是日本的历代天皇不想要权力,而是根本就无法收回这些权力。名义上当个天皇还是荣华富贵的活下去,如果硬要收回权力搞不好,连命都保不住了。






阁楼上的历史


自古以来,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天皇。可自从公元1185年,源家武将源赖朝开辟镰仓幕府以来,天皇的权力基本被掏空,大权全把控在幕府将军手里。德川幕府期间,天皇更是可悲,所掌握唯一的权力,就是制定自己喜爱的年号。

然而奇怪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三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统统都只是愿意把控朝政。幕府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自立为新天皇,像中国的曹丕那样改朝换代。为何幕府将军要留一个没有实权的天皇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根据日本学者介绍,德川家康曾经解释过这一现象,说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关。

一直以来,对日本影响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西方一些人也承认,日本文化源头来自中国。正因为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头,甚至还有传教士为了让日本人信教,先跑到中国传教,打算让中国人信教后,借此说服日本人信教。无论再怎么解释,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几乎全盘的接受,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而在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儒家思想,也深深植入日本文化当中。

公元757年,孝谦女天皇下旨,全国每一个家庭都要准备一本儒家的《孝经》,甚至还提出“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儒家思想强调的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后世最看重的两种道德,便是“忠”和“孝”。尤其是“忠”,日本人也十分看重,还把“忠”当作武士道精神的原则之一。

可是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却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悖论。比如夏桀暴戾,商汤于是兴兵灭夏,建立商朝;秦二世无道,天下百姓就揭竿起义,诛杀暴秦。可是从儒家的角度来看,不论统治者如何不称职,做臣子的都不能反对天子,否则就是忤逆。推翻天子,另立新朝,那更是大逆不道。按照这个逻辑,李世民推翻隋朝,也是大逆不道。

其实看到这里,只要是中国人的心里都明白,所谓儒家的忠君思想,不过是方便统治的借口罢了。可是日本人爱较真,偏偏要解决这一个矛盾。况且在他们国家的文化里,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代。

而根据德川家康的意思,立一个毫无实权的天皇,就算天皇再暴戾,也不会殃及民间。既然无法殃及百姓,那百姓自然就不会反抗天皇,自然就没人去忤逆天皇。那么儒家思想的“忠”,不就没人违反了吗?

如果没有儒家思想,日本肯定会出现好多自立天皇的人。这样虽然对老天皇不利,可却能保证天皇一直掌权。如果历史如此,那么就不会出现“幕府将军”,更不会出现天皇连续数百年毫无实权的情况了。








星夜史话


有空间才能有发展。精神上物质上都如此。生命的事物都是存在正气的。正气也即是`生气、生机',是事物发展的`空间'。`空间'是什么?空间就是空,是`虚'是`静'是`无为‘是`民主'……,空、静是事物运行的中心!日本的君主制度,日本天皇`有名无实',不实际操纵政务和经济,而注重精神宗教信仰方面,我认为这就是虚静无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而中国古皇帝唯我独尊,天下第一,顶天立地,太`满实'太`物质',社会发展也就没有了空间,社会体制是落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