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今年以來,為了深化放管服 “一次辦好”改革決策部署,利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一次辦好”的目標要求,圍繞利津縣營商環境建設及“大競賽大比武”工作要求,結合工作職能,科學謀劃,重點推行人社部門政務大廳服務窗口綜合櫃員制,持續提高經辦服務效能,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發展環境,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部門。


「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一、動因


2018年5月,山東開啟了以“一次辦好”改革為牽引,快速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新時期。“一次辦好”改革貫穿一條主線,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次辦好”,即“一次辦結、群眾滿意”,主要是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以“應辦即辦”為原則、“說辦就辦”為承諾、“一次辦結”為目標、“辦就辦好”為理念,倒逼各級各部門更新觀念,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定改革正確方向,轉變作風,優化服務,提升效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將“一次辦好”改革作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精準發力、迅速推進,走出了一條實現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有效路徑。


「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推進實施“綜合櫃員”服務新模式

1.成立工作專班,形成工作合力。確定牽頭負責人,牽頭抓總。明確各中心、股室職責,各相關業務股室和中心積極配合,按要求做好涉及本股室及中心的具體工作落實,確保專項工作有序推進。

2.外出學習經驗,交流借鑑做法。聯繫上級業務部門和兄弟縣市區,通過現場實地參觀,座談溝通交流,借閱成功經驗資料,進一步明確了人社系統窗口發展趨勢,推進綜合櫃員制的方法步驟。

3.召開研討會議,徵集意見建議。分就業、社保、社保卡三領域進行研討,重點研究前臺、後臺業務銜接,窗口的佈局,以及對綜合櫃員制的想法、顧慮、建議等,徵集專業骨幹的意見建議,統盤考慮謀劃綜合櫃員制工作方案。

4.制定工作方案,指導工作開展。根據進駐大廳業務、業務工作量、人員情況、大廳佈局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針對服務大廳崗位設置、業務風險分類和流程、配套管理制度等三方面,研究制定了《關於利津縣人社服務大廳實行綜合櫃員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思路、步驟、方法。

5.分類有序實施,穩步紮實推進。8月1日起,將服務大廳原來的12個單一業務辦理窗口,統籌整合優化為現在的8個綜合服務窗口,分別為就業綜合櫃員2個、社保綜合櫃員2個、徵繳綜合櫃員2個、其他業務綜合櫃員2個,按照“業務成熟一批、納入一批”的原則穩步推進,最終實現社會保險、公共就業、勞動關係等綜合性業務“一窗受理”。

(二)設立聯合徵繳窗口

積極適應機構改革帶來的變化,人社部門將稅務部門協調進入同一大廳,實現集中辦公,在服務大廳“一字排開”設立社保費徵收窗口、醫保費徵收窗口、稅務徵收窗口,實行聯合徵繳,前臺做到“一鏈辦理”。通過平臺交換業務信息,實現信息互通。

設立聯合徵繳窗口。縣人社局會同縣醫保局對窗口設置進行進一步調整,整合設立了4個聯合徵繳窗口(46-49號),能夠同時辦理社保醫保徵繳業務;按聯合徵繳窗口模式增設“發票聯合打印窗口”、“銀行聯合收費窗口”,實現了徵繳窗口業務集中,做到了“一窗受理、一次提交、一同審核、一窗出件、一次服務”。10月28日,通過縣政府網站、“利津發布”微信公眾號,向社會發布社保醫保聯合徵繳公告,並在服務大廳設置明顯標識,向辦事群眾公開業務流程、服務事項和諮詢電話,讓參保群眾明白繳費。

(三)不斷優化便民利民服務

1.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優化大廳佈局,設置業務諮詢區、自助服務區、等候休息區、櫃員受理區、審核辦結區、特色服務區6個功能區域,配備了打印機、複印機、自助查詢機等便民設施。積極推行企業網上繳費、個人手機APP自助繳費新模式,利用現代化手段減少排隊等候時間。

2.加強人員隊伍管理。圍繞“一次辦好”、“零跑腿”、“最少證明”等工作要求,施行了領導巡查、骨幹值班、晨會等制度,開展了服務大廳“行風建設之星”評選活動,嚴格執行標準化服務規範、落實考勤簽到制度、完善績效考核機制,開展滿意度回訪等業務,進一步優化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紀律意識、服務意識,提升了服務大廳和窗口服務水平。

3.加強業務培訓。對新招聘的8名政府購買服務人員實行現場教學培訓,以幹代學,由股室選派工作人員輪流進行社會保險政策、業務經辦、信息系統應用等內容的現場輔導。同時,開展政風行風、服務禮儀、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培訓,全面提升經辦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


「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利津縣」利津縣人社局“綜合櫃員”讓群眾“一次辦好”

三、取得的明顯成效

1.更高效提供優質服務。符合群眾需求,簡化了辦事程序,減少了中間環節,嚴格規範業務流程,在一個櫃檯即可辦理全部或多項業務,減少參保對象辦理業務的等候時間,為參保對象提供更高效的全方位服務。綜合櫃員系統自2019年8月1日上線以來,綜合櫃員8個業務窗口共受理業務9153件,其中社保類業務6927件(其中徵繳類5655件),就業類業務953件(包括大學生報到300件),社會保障卡類業務1272件,工傷保險申報類業務1件。

2.更有效配置人力資源。實施綜合櫃員制,將事項辦理材料收取、受理初核、證照發放等職能從業務科室剝離轉交至前臺綜合受理窗口,同時前臺窗口由19個精簡到11個,增強了崗位工作的飽和度,減少了人力資源浪費,緩解了經辦人員緊張壓力。實施“受辦分離”模式,設置崗位權限,實現了既做到了責任到崗,落實到人,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又進一步優化了人員勞動組合,崗位職責分工進一步明確,有效地避免了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現象的發生。

3.更有效提高人員素質。實施綜合櫃員制,對臨櫃人員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櫃員為參保對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就必須掌握較全面的社保政策、法規,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和個人素質,否則,就不能適應櫃員制的工作崗位,這種良性竟爭使得櫃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所有櫃員人人熟悉業務,個個勝任櫃員。目前,櫃員能通辦就業類事項18項、社保類事項15項、徵繳類事項29項、社保卡事項7項、工傷認定類事項1項。同時,每一個櫃員獨立對外辦理業務,不存在業務環節的劃分,個人工作績效可以量化。即根據業務量及櫃員工作質量對每個綜合櫃員進行考核,多勞多得。在量化指標的約束下,員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更有效地發揮櫃員的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