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天麻怎么栽培技术?

15091555442


天麻别名明天麻、定风草、神草,为兰科职位,天麻全身是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应用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被列为上品,历代皇亲国戚把天麻酿成的养生酒视为宫中珍品,此后便成为家喻户晓的中药材圣品,在祖国医学《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均有天麻的应用记载,主要种植于四川湖北一带。

(一)选种育地

1、天麻可以做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在选择天麻种时选择当年挖出的天麻,出去商品麻,剔除烂麻,畸形等劣质麻。选择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且无创伤作为次年的麻种。

2、育地的选择上需结合天麻对生态气候条件的偏好,首选润、透气、渗水良好、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沙土或沙壤土,然后挖深度在35厘米左右的坑穴进行栽培。

(二)培育菌床

种植天麻首先需要培育好蜜环菌的菌材,祥远堂药材基地首选板栗树种。其中槲、栎、板栗、栓皮栎等树种均可以作为优质树种。

(三)种子处理

对于种子处理上将坑底挖松,整平后铺上一层腐殖土,然后把事先培育好的菌材均匀摆在坑底,栽时把密环菌枝紧靠放在菌材两侧鱼鳞口处(提前对菌材进行鱼鳞状处理),再把天麻种子放在菌枝和木材处,这样有利于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之后把剩余的蜜环菌种分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均匀散放在木材中间。之后用腐殖土或细沙填平,轻轻压紧,不留空隙。若种子和菌种、菌枝数量多,可以在第一层上面再栽培一层,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后在上面覆盖细土使其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

(四)栽后管理

1、不要施肥

2、不用松土除草

3、控制地温15—28度,人工种植一般搭建大棚控制地温

4、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涝洼积水

5、防止人、畜踩踏

6、阳光对天麻从种到收整个过程影响不大(但箭麻出土后需要遮阴避光防风)

(五)天麻重点防治

天麻重点防治乱根以及虫害,促使乱根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杂菌使天麻乱根

2、长期雨水浸泡使天麻乱根

防治措施

1、菌材的选择上注意无杂质感染

2、天麻基地注意排水

3、喷施针对性药物活用灯光诱杀成虫

天麻培育技术是我国一项传统文化,技艺就是人生,传承传统技艺更需要不忘初心的坚持和在追求中敢于突破自我的创新,湖北黄冈地区的天麻在今天被普及使用,得益于培育人无怨无悔对天麻种植技术的不断钻研与打磨,这便是对传承工匠精神最佳的诠释与坚守。





80後果农


天麻的种植方法:

1、栽培时间:天麻栽培一般为当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结冻之前播种为冬栽,春季3~4月土壤解冻之后播种为春栽,高海拔山区播种时间可延期至5月。

2、栽培场地:天麻栽培场地可选择房前屋后、荒野坡地、果园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块,尤以透气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为5~6。

3、整地建畦:天麻平地可就地按宽80厘米、深10厘米、长不限作畦,荒野坡地视坡势地形建成梯式横畦,畦与畦间距1米左右,畦边树木、杂草尽量保留,便于遮荫、防畦坎或畦埂溃崩。

4、温度管理:天麻生产的适宜温度为13~25度,在此温度段内越高越好,冬季要防冻,夏秋要防高温和干旱,除了利用遮荫物防高温外,还可利用补水来降低土壤温度。

5、水分管理:天麻在冬季至翌春土壤湿度控制在10~20%,4~6月提高到60%左右,6~8月宜保水降温、保墒排渍,9月畦床土壤湿度应控制在40%以下,10月下旬天麻进入休眠期即可采挖。

6、病虫防治:天麻的主要害虫有蝼蛤、蛴蟾、白蚂蚁等,防治时一是栽培天麻时,在畦床周围撒施5%的氯丹粉和“白蚁杀王”药剂,二是选用白蚂蚁控制诱捕器对白蚂蚁进行诱杀。




居田园


下堡坪三斤半天麻基地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和黄壤,土壤深厚、疏松、呈微酸性,PH值5.5-6.5;独特的三峡地理效应、全国少有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天麻坚实的产业基础。基地创立于2000年。采取合作方式由种植基地提供天麻萌果及萌发菌.由农民种植户提供土地和菌材合作种植.是专门自繁自种的天麻种植基地。在多年种种植天麻的过程中。不但的总结和创新。报着认真的态度来做好天麻的种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上解决本地天麻种大量从外地引入的问题和本地种性能退化减产的问题,现在全部是自己培育的乌红杂交品种。目前基地已具备年生产杂交天麻朔果八十万枚。生产天麻有性繁殖原种六十万吨。种植基地引进的天麻品种有:红天麻.绿天麻.乌天麻.乌红杂交.乌绿杂交等品种。宜昌天麻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是宜昌地区少有的***从事天麻种植基地.

菌坑适宜

菌坑不宜过大,小窖栽培,具有利于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天麻产量,又能限制疒、虫、鼠害的蔓延;菌坑不宜过深(特别是水位高、地下积水的地方或降雨量大的地区),窖穴过深,透气不良的条件下,十分有利于厌气性杂菌的生长。一个坑中培育菌棒的数量不能太多,一般控制在50~80根范围内,可用薄膜隔开,防止小范围污染时,造成大面积扩散蔓延。利用活动菌材、固定菌床栽天麻,形成蜜环菌的生长优势,是防止杂菌的有效措施之一。发现菌材轻度***杂菌,可及时扒开复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透发霉的菌棒和窖内填充土,以控制霉菌的继续蔓延。

加大蜜环菌接种量

在培养菌枝、菌棒、菌床时,多加点蜜环***可形成蜜环菌的生长优势,从而***杂菌的生长。腐烂、发霉、菌索呈黑褐色的老菌棒不能再使用。实践***明,每平方米用2包蜜环菌栽培种(规格为17乘33公分),发菌效果较好,并能***杂菌的生长。

引种天麻与引进其它农作物种子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农户在引种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地气候是否适宜。天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过低,天麻都会生长变慢甚至出现休眠。特别是温度过高时,还容易出现烂麻。因此,天麻最适宜在海拔稍高、林木茂盛、夏季气候冷凉、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种植。其它地区种植天麻,必须设法改善局部气候条件。尤其是低山种植天麻,夏季要能通风、降温、保湿,防止天麻腐烂。如果环境不适,***不要轻易引种天麻。

二、有没有合适的资源与栽培场所。种植天麻,需要栓皮栎、麻栎、槲栎等木质坚实耐腐,且树皮粗、不易脱落的树木做菌材,同时需要富含有机质、略偏酸性、疏松透气、不带疒虫的天然阔叶林间腐殖土做培养土。引种天麻前,要先考察周围是否有此类资源。另外,种植天麻栽培场所也很重要,要求四周清洁、少杂菌,空气新鲜、湿度较高。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初种植者喷水不当,很容易引起烂麻。

三、菌床是否准备妥当。天麻与一般植物不同,属严格的异***物,自身不能制造养分,只能依靠其伴生菌——蜜环菌为其提供养料才能生长。因此欲种天麻,首先必须准备好蜜环菌床。一般秋末冬初引种天麻,6~8月份即需要着手引进***、培养菌材,这样天麻引种回来后可顺利播种。如果在引种同时准备菌床,不仅会使***加大,而且***年产量较低,效益欠佳。

四、引种季节是否适当。由于天麻有性繁殖种子保存期较短,且扩繁难度较高,目前农户种植天麻,基本上都是引进白头麻、米麻做种。天麻一般随收随播,***播、收季节在秋末冬初11月份前后。冬季引种天麻,需防麻种***;春季引种天麻,若气温已高,天麻已开始萌动生长,却无蜜环菌及时提供养料,则天麻生长不良,产量明显降低。其它季节,不宜引种天麻。

五、供种单位是否可靠。目前天麻供种单位较多,但***广告、信息也多,农户引种时需慎之又慎。有条件的农户,***到***正规科研院校找有关***引种,或者直接到天麻主产区引种。如果当地有野生天麻,也可收购野生天麻做种。千万不可相信寄发或散发的小广告,未经现场考察就轻易邮购。

六、购买麻种数量要与菌床面积匹配。以山区常见的天麻窖栽为例,如果每窖铺两层菌材,每层用菌材10根,每根菌材旁放5粒20克左右的天麻种子,则每窖需20克左右的天麻种2公斤。由于天麻品种、麻种大小不一,所以具体购种时还需要灵活变通。红天麻每窖用种量可略小,乌天麻每窖用种量宜略大。麻种小,每窖用种量可略小;麻种大,每窖用种量应适当加大。如果购进麻种过多,会使种植成本提高;麻种过少,则会影响到当年产量。

七、麻种质量要高。***能引进有性繁殖后种植1—2代的天麻种子,这样的天麻种活力旺盛,生长快、产量高。用小白麻、米麻做种均可,麻种大小***在20克左右。此外,麻种应新鲜,呈黄白色,无疒虫、无创伤,凡老化、损伤、带有疒虫的天麻不宜再做种用。

八、要确保运输安全。麻种运输,需要用保温透气材料包装,每层麻种间用苔藓等材料隔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麻种在运输过程中失水、***,或受到机械损伤。切不可将麻种用不透气的塑料袋直接包装运输,以免造成损失


淳齐花卉


种植天麻选择荫凉的地方。多用山里的落叶灌木丛土壤,不要用含有化肥的土。






巴山小农人


天麻是名贵药材。近年来,天麻价格坚挺,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介绍室外栽培技术。

(1)掌握季节下种天麻在20~25℃生长最快。因此,南方春、秋、冬都可以播种,而以10月至第2年2月份为好,4。5月也可春栽。北方以12月至第2年5月春栽为好。天麻靠密环菌提供营养,密环菌在5.30℃都能生长,适应范围比天麻大,提前1—2个月把密环菌接种在木料上,然后播种天麻。密环菌分解吸收木材的营养,再供给天麻生长。生产上,常在7。9月栽培菌材,10—12月播种天麻;或在12月至第2年2月培养菌材,3—5月播种天麻。

(2)培养菌材将直径6—10厘米粗的杂木棒或枝干(凡冬天落叶的树均可用),锯成50—60厘米长的木棒,按10厘米左右的距离,以50—60度斜角用刀砍成3排鱼鳞花,深度2—3厘米。再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成50~60厘米宽。60厘米长,30—40厘米深的土坑,坑度顺山坡成斜面挖松3~4厘米。然后把木棒摆第一层,木棒相间之处撒少许细土,再摆第二层;第二层每二根新木棒之间夹一根菌材;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一层方法再摆三和四层。7~9月材;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一层方法再摆三和四层。

(3)播种天麻把菌材窑打开后,取出3、5层木棒上的菌材,即每隔1根取出2根再补进2根新木棒,把天麻种(米麻或白麻)按3—10厘米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每根菌材的两边,然后在菌材之间盖少许细土,再盖少许树枝或干枯树叶。然后盖3—5寸细土,盖土堆成龟背形,周围开好环形排水沟。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上述方法加3、5层的新木棒,直接播种天麻。

(4)田间管理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在45%以上为宜。若遇天旱无雨,应及时浇水防旱。平时防止人畜践踏,防鼠防蚁。夏天要避荫,控制窖温不超过28℃。

(5)病虫害防治①杂菌防治方法:(a)栽培过程中注意排水。(b)菌材间隙要用土填实。(c)菌材要无杂菌感染。②白蚁:用石灰粉喷杀。

(6)收获用白麻作种,种后1年可以采收。天麻收获期,以农历9月到次年2月采收较好。大的(箭麻)可加工干燥为商品天麻,分出水的米麻和稍大的自麻,又可作栽培的麻种。上年加进去的新木棒还可以作菌材,再配进3—5的新木棒播种天麻。老窖内还有很多棕红色顺根状的密环菌菌素.可以放入新窖代替密环菌种.

(7)加工趁鲜先除去泥沙,再用谷壳加少量淘米水搓去鳞片,用清水洗净后按大小分级上笼



农村小曦


1、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天麻的生长环境

天麻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亦有。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和紫萁小菇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健常的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2、天麻种植地的选择:

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

3、如何选天麻种:

天麻可以作为有限繁殖和无限繁殖两种,在选择麻种时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种选出再筛选,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为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4、天麻栽后管理:

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温15-28度。在根茎膨大期喷施药材根大灵溶液于叶面,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或树枝遮光降温,防止人、畜踩踏。

5、种植天麻的虫害防治:

天麻病害主要有乱根病,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灭杀。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进行灭杀或用灯光诱杀成虫

 


异地宝妈生活录


1、选地、整地: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深翻土地,施入基肥,浇透水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①块茎繁殖: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养好菌床。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以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②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

3、田间管理:天麻裁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保温防冻。

4、虫害防治:天麻主要病虫害有乱根病、蛴螬、蝼蛄等,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成虫和若虫危害天麻茎和在地下作隧道,被害天麻断面处呈麻丝状。防治方法:上述两种病害用灯光诱杀成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