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拆穿网络骗局】要你在手机上作这三个动作——就是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案例,微信平台已反复提醒。面对上海警方越来越多的成功劝阻,“骗被害人去宾馆开房这一招已经难以得手!”

为了切断被害人与外界的联系,阻碍民警找到被害人实施劝阻。如今骗子又有了新手法。


【净网2019 | 一起拆穿网络骗局】要你在手机上作这三个动作——就是诈骗!


以案说防骗之一

前不久,大学生小李接到了一个自称“联通公司客服”电话,说接到举报,小李的手机号发送大量违法信息,即将被停机。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电话就被转接到“北京市公安局”,一位自称“梁警官”的男子,煞有介事的说,情况更严重,你的手机还牵涉到其他重大案件。见对方言之凿凿,信以为真的小李加了“梁警官”的QQ,就此三个小时的“电话笔录”正式开始。


【净网2019 | 一起拆穿网络骗局】要你在手机上作这三个动作——就是诈骗!


假的警官证,假的“警察”,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的“公检法”诈骗套路来的。

笔录有模有样的做了1小时,重点来了,“梁警官”说“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那要怎么做呢?

他让我卸载了微信,买一个新手机,随时向他汇报行踪,并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继续做笔录。

切忌!切忌!切忌

本案最终的成功防阻得益于被害人的及时醒悟,以及警方锲而不舍的寻找。但骗子让被害人卸载微信、QQ,就是为了切断被害人与外界、熟人的联系。小编郑重地提醒大家:公检法不可能在电话中提出卸载QQ、微信的要求。一旦提出该要求,均可视为诈骗。

以案说防骗之二

无独有偶,前不久警方接到市反诈中心通报称:辖区居民朱小姐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民警立即上门劝阻。然而,当民警来到朱小姐家中时,却发现她并不在家,父母也不知她的去向,反复拨打朱小姐的手机也一直无人接听。

根据以往的劝阻经验,民警把周围的银行网点、宾旅馆纳入搜寻范围,同时将情况反馈给指挥中心请求协助。2个多小时过去了,民警几乎找遍了附近的银行网点,查遍了周边的宾旅馆,却始终没有发现朱小姐的行踪。就在此时,热心市民传来消息称“朱小姐的车曾出现在某商场附近”。民警带着朱小姐父母、其好友等人立即围绕该商场开展搜索,终于在商场二层的一个火锅店外找到了仍在与骗子进行网络视频对话的朱小姐。最终该案被成功防阻!!!

原来,朱小姐收到了骗子发来的假“通缉令”。

【净网2019 | 一起拆穿网络骗局】要你在手机上作这三个动作——就是诈骗!

问题来了,为什么2个小时,朱小姐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原来,该案中的骗子让朱小姐在手机上输入并拨打了一串奇怪的符号数字“**21*对方手机号#”,同时要求她将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在商场里寻找免费的商家WIFI信号,连通后与其继续视频联系。

骗子的狡猾之处在于——实际上就是让朱小姐设置了来电呼叫转移,开启了手机飞行模式。

来电呼叫转移功能不用赘述,被害人手机所接到的电话都会转移到骗子的手机上,这一行为的险恶之处在于让民警无法联系到被害人。

而一旦被害人的手机设置了飞行模式,就视同于关机。

小编说:当今社会,如果有人要使用你的个人手机,恐怕谁都会拒绝。因为手机里不仅藏着个人隐私,同时也极有可能绑定了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钱包等与钱有关的个人信息。最重要的——手机是你与外界联系的媒介,万万不能缺少。

而骗子要求卸载微信、QQ;设置来电呼叫转移;设置手机飞行模式;为的就是要变相切断个人与外界的联系,使个人无法通过手机获得任何咨询与帮助,从而完全听任骗子摆布。

重要的事情重复说:所谓“公检法”人员,要求卸载手机微信、QQ;设置手机来电呼叫转移;设置手机飞行模式,中了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或数条,均可视同为诈骗!!!千万不要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