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經濟增長效率就會下降,如何才能有效擺脫危機?

【原創】低利率時代,經濟增長效率就會下降,如何才能有效擺脫危機?

北京時間10月31日凌晨,美聯儲宣佈年內第三次降息。今年以來,全球已有超過30家央行宣佈降息,全球流動性寬鬆的閘門再次被打開,低利率時代已經來臨。同時,“負利率”陣營也進一步擴大,“負利率”現象讓不少投資者感到困惑。與此同時,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重啟資產購買計劃。

低利率時代,經濟增長效率就會下降,如何才能有效擺脫危機?

就企業而言,低利率當然是應對風險、擺脫困境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各國相繼推出降息政策的主要目的。但是,低利率帶來的最大風險,就是經濟增長的效率會下降,一些原本應當在高利率環境下退出市場的企業和產品,會重新回到市場,對原本已經佔領市場、完成轉型、立足創新的企業,無法按照已經確定的目標前行,而必須面對低效率企業帶來的競爭,從而降低效率、弱化創新,甚至也迴歸到低效率狀態。一旦企業從高效率向低效率退縮,市場需求的格局也會發生新的變化,需求的層次感越來越差,中低端消費越來越多、比重越來越大,繼而對生產產生更大的反作用。

也許有人會說,在經濟環境極其惡劣、企業運行十分困難、就業等面臨壓力的情況下,只能以這樣的方式應對。道理是對的,現實也似乎只能如此。但是,企業創新的弱化,經濟轉型的倒退,產品和技術的逆迴歸,總不是世界經濟應當出現的現象。如果世界經濟都朝著這樣的方向運行,那未來世界經濟的前景將更加迷茫、更加無望、更加沒有生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世界經濟出現的嚴重困境,特別是低利率時代的到來,有的國家卻仍然置世界經濟於不顧,用極其殘忍的貿易保護、單邊主義等手段,遏制世界經濟的發展,逼近世界經濟倒退,顯然,與應對經濟金融危機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相向而行的。實際上,低利率並不是應對危機、化解風險最有效的手段。低利率帶來的低效率、低消費,表面上可以化解眼前的風險,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影響,卻是完全負面的,是扼殺性的。尤其是創新,是毀滅性的。尤其是消費格局,會在低利率、低效率的衝擊下,失去已經形成的平衡。橄欖型的消費結構,也會因此變成寶塔型,甚至是帳蓬型,中低端消費的比重過高,對企業創新和經濟轉型的衝擊太大。

低利率時代,經濟增長效率就會下降,如何才能有效擺脫危機?

不僅如此,世界貿易結構也會發生急劇變化,貨物貿易會變得低級不堪,技術貿易的比重會越來越低,通過大量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的生產工藝方式會急劇上升,世界環境將面臨新的考驗。同時,世界經濟增長也將因為生產效率下降、經濟轉型退步而陷入低利率、低通脹狀態,甚至出現經濟通縮。要知道,經濟通縮比通貨膨脹更為可怕,更加對世界經濟不利。

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有效的需求做支撐,沒有有效的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世界經濟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因為過度的金融擴張,扼殺了世界需求的持續和穩定,並帶來了經濟被金融綁架的畸形結構,經濟與金融的關係被嚴重扭曲。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在糾正前些年金融過度擴張帶來的問題,釋放金融過度擴張、過度作用留下的風險。只有需求的擴大,才能有效吸納金融過度擴張和作用留下的風險。那麼,未來的世界經濟,就是誰掌握了需求,誰就能取得主動,誰就擁有話語權,誰就能居於有利地位,形成誰有需求誰做主的格局。

在此輪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作為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能夠在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對世界經濟增長做出最大貢獻,最根本的因素,就是需求的力量,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低利率時代,經濟增長效率就會下降,如何才能有效擺脫危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面對國際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經濟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不利環境,能夠提出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具有非凡魄力和勇氣的,是敢於進行自我挑戰的。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或許會給眼前的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帶來一些壓力,增加一些矛盾,但是,從長遠來看,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中國通過全方位挖掘消費潛力來保證市場需求的穩定,也是完全符合當前經濟發展實際的。雖然按照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沒有美國等發達國家明顯。但是,中國巨大的消費潛力和需求活力,則可以有效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能夠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所以,在低利率時代,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和轉型模式,特別是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改革,能夠確保中國的市場需求穩定、可靠、安全,能夠確保經濟發展的健康和有序,併為世界經濟增長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