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P2P公司出现兑付危机 碧桂园:不关我事

合作P2P公司出现兑付危机 碧桂园:不关我事

一家碧桂园(02007.HK)御用P2P公司资产端参与了碧桂园20多个项目的投资客户端吸引了大量碧桂园员工或员工家属投资

这家名为“汇联金融”(08030.HK)的P2P公司在出现兑付危机后主动发布公告称正在走良性退出程序

相当于告诉投资人:不要闹不要哭回家等着最后能还多少就还多少

有投资人统计汇联金融涉及碧桂园员工的投资款项达7000多万元;汇联金融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

目前未兑付金额约为7.7亿元涉及8000名出借人

碧桂园营销管理部迅速回应:第一营销中心使用的金融产品与本次良性退出没有直接联系;第二但为了避免客户质疑影响项目销售要求所有项目立即停止与汇联所有金融类产品合作(包括资金类派筹类)

翻译过来这个回应的真实意思是碧桂园与汇联确实有合作但碧桂园从不背锅碧桂园是一家好公司

碧桂园到底要不要背锅可以来看几个具体应用场景以碧桂园营销管理部提到的“派筹类”“资金类”为例

回到2017年底碧桂园在深圳的首个项目“碧桂园荣汇”尚未取得预售证

如果你想提前认筹销售人员会告诉你可以缴纳5万元在“汇联汇有房”平台上认购“认筹宝”理财产品

未来开盘选房成功之后5万元投资款自动转为购房定金;不成功的话

5万元定金连带期间理财收益一并退回

这一创新方式可谓一举三得P2P平台得到了资金客户地产商提前锁定筛选转化了客户还成功规避监管机构的限制这就是“派筹类”的应用

整个“碧桂园荣汇”项目也是“资金类”应用的典型

该项目是碧桂园进军深圳的首个项目2015年底碧桂园联合汇联金融收购该项目汇联金融通过有限合伙基金

持有项目公司25.2%的股份

从这个项目参股合作开始汇联金融成为碧桂园御用P2P公司4年多时间里参与碧桂园全国各地20多个项目的投资涉及广东湖北福建等省份包括招拍挂地块旧改并购地块等

汇联金融参股的碧桂园项目公司一般股权结构为:汇联金融发起的有限合伙公司占股49%;碧桂园城市公司和员工跟投公司合计占股51%

为什么宇宙最大地产商需要利用P2P平台的融资汇联金融董事兼COO郭馨孺一语道破天机:

“以与碧桂园合作为例基本是汇联金融投60%资金但只占40%或者更少的股份这与信托银行贷款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那些没办法真正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股东而汇联金融是通过注册资本加上股东借款进入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给项目公司大股东增加负债

同样是2015年底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做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安排

调任联席总裁朱荣斌负责一线城市事业部但给他画了两条红线:

一二线城市买地要找表外资金;净利润率不能低于10%

两年后朱荣斌从碧桂园离职遭遇职业经理人生涯中的滑铁卢从这里反推可以得出结论:

一线城市找表外资金比较难找到便宜的表外资金难上加难;一线城市净利润率可能会低于10%

汇联金融恰好提供了碧桂园部分项目急需的便宜的表外资金同样也承担着净利润率低甚至是亏损的风险

2016年中碧桂园总裁莫斌站台碧桂园汇联金融与深圳本土一家旧改地产商签署协议获取深圳龙岗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项目货值高达1000亿元

同样的套路汇联金融通过P2P平台募钱投向旧改项目公司股权这是典型的“短债长投”P2P理财资金期限一般为6个月9个月12个月而旧改项目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超过十年

在深圳

旧改项目一般要等到出专项规划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才可能介入融资;前期谈判拆迁阶段融资属于前端融资一般通过信托等通道融资利率在15%以上

汇联金融平台上一款投向旧改项目的标的利率为12.5%拥有低成本优势但“短债长投”压垮了汇联金融碧桂园在深圳的数个旧改项目均停滞不前

碧桂园和汇联金融的捆绑不仅仅在地产项目中长租公寓碧桂园森林城市等项目中

汇联金融亦扮演重要融资角色

汇联金融如此被信任在于杨国强与汇联金融老板郑伟京是老相识

现年45岁的郑伟京自1994年开始和土地证券房地产打交道旗下拥有汇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最大的典当公司深圳联合拍卖公司

郑伟京是资本老手在P2P平台中玩砸了在碧桂园项目中玩砸了碧桂园要不要负责?杨国强要不要负责?

这也是广大投资人

要不要找碧桂园负责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