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凿齿时代邓县早已经划给襄阳郡,其“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说法错误,是否为后人捏造?

南阳玉雕发布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躬耕于南阳”,就在今天的襄阳隆中。

2019年9月20日,中宣部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组织学习诸葛亮《出师表》,其中关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注释说: “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之隆中亲自耕种以待时,襄阳时属南阳郡。”这一表述与历来主流史料的记载一致。

其实,早在三国时期,各种史料就否定了今南阳市(东汉宛城)是躬耕地的可能。

正史《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荀彧让曹操大张旗鼓的从宛城和叶县出兵进攻南方刘表。一个“显出宛、叶”的“出”字兵就足以说明当时宛城在曹操手里。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诸葛亮计划向曹操控制下的宛城和洛阳进攻,显然他当时不会是在宛城附近“躬耕陇亩”,刘备也不可能跑到曹操地盘“三顾茅庐”。

三国时魏国郎中鱼豢编撰的《魏略》说:“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

孟公威的家乡汝南在宛城以东、襄阳以北。孟公威思乡北归,只有刘表的荆州治所襄阳才符合这一地理方位。

《魏略》还记载:“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这里说诸葛亮“北行”见驻扎樊城的刘备,可见诸葛亮躬耕之地就在樊城、汉江以南。

此外,蜀汉大臣杨戏写过一篇赞美及评价蜀汉君臣的文章,名为《季汉辅臣赞》。其中,对诸葛亮的赞是这样写的:“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其中有“献策江滨,攀吴连蜀”一句,考证诸葛亮的经历,只有三顾茅庐献“隆中对”之策才附合“攀吴连蜀”。这进一证明诸葛亮“隆中对”发生地就在汉江边,显然就在襄阳附近。

以上三国史料都很明显指向了襄阳,并否定今南阳市(东汉宛城)是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的可能性。

此后,各种史料都记载东汉南阳邓县隆中(即今襄阳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

正史《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呤。注《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里的南阳邓县隆中,即今襄阳隆中。这是史书最早关于躬耕地的记载,也是唯一记入正史的记载。

北魏时期,当过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两地东汉都属南阳郡)的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载: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径隆中,经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明确记载在诸葛亮躬耕地就在汉江南岸的隆中,就是今天的襄阳市。

而在介绍宛城一带古迹时,《水经注》提及了“百奚故宅、范蠡祠、何进故宅、孔嵩旧居”“姜子牙的吕城”等,但唯独没有卧龙岗、没有武侯祠,没有与诸葛亮有关的传说或遗迹。我想原因只可能是当时并不存在这个东西。这又再次否定今南阳市是躬耕地。

南朝萧梁鲍致亲自到访隆中,并在《南雍州记》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髙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

唐宰相李吉甫在中国第一部全国性地图总志《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 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

北宋王钦若等辑《册府元龟》记载:“蜀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

北宋庄绰到襄阳游历,在《鸡肋编》中记载:“今州城(襄阳)在岘、万两山之间……岘山在东,上有羊叔子庙。万山在西,元凯祠在焉……过山十余里,即隆中孔明故居之地,亦有祠,其前小山名作乐,相传躬耕歌梁甫吟于此。”

南宋郑樵《通志》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遂家于南阳之邓县,相距襄阳城西二十余里,号曰隆中,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南宋萧常《续后汉书.诸葛亮传》记载:“玄卒,遂家于南阳隆中……始亮在隆中,以管乐自许……南阳隆中,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隆中。”

金朝李俊民撰《庄靖集》记载:“三顾门,世传襄阳水西门为三顾门。先主自此三往见武侯……隆中,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二十里。”

元代郝经《续后汉书.诸葛亮列传》记载:“卒,亮居隆中,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氏族大全》记载:“诸葛亮,字孔明。寓居南阳隆中。汉建安中徐庶称于刘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备三顾于草庐中,亮乃起。”

元代《大元一统志》记载:“隆中,汉晋春秋云:诸葛亮家南阳,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葛井,在襄阳路,荆州记:诸葛亮宅有井……三顾门,在襄阳路,诸葛亮云: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此门出故也。”

《大明一统志》襄阳府《山川》条记载:“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汉诸葛亮尝隐于此……隆中书院,在隆中山。蜀汉诸葛亮尝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元改为书院……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顾亮于草庐,有三顾门。”

明杨时伟《诸葛忠武书•诸葛亮传》记载:“十二年丁亥,是年昭烈见孔明于隆中,时年二十七”“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距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清《读史方舆纪要》《襄阳府·襄阳县》记载:“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

《大清一统志》襄阳府《古迹》条记载:“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隆中山东。刘备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即此宅也……隆中山,在襄阳县西二十里。诸葛亮家于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县志:山畔为草庐山,半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数人,下为躬耕田。”

除了以上史料记载外,历代南阳地方志也对诸葛亮躬耕在今襄阳隆中有连续记载。

《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十二年, 备三顾诸葛孔明于隆中。本传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荐诸葛孔明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三国志侯传注引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此汉隆中确属邓县,不属宛。汉时襄阳为南郡属县,县境西止十一里,故水经注谓襄无西……案,亮三国志卷三十五有传魏略曰亮在荆州游学,每晨夜常抱膝长啸。汉荆州刺史治襄阳,所领有南阳郡。亮家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属南阳郡邓县,故亮自称躬耕南阳。”

《清乾隆新野县志》记载:“建安十二年……是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又说“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阳隆中……”

《清光绪南阳县志》记载:“按南阳有诸葛忠武侯庐始见唐宋人集,至元明皆有敕赐庙学、祭品、碑而名益着,或谓侯实家襄阳,南阳之祠非是。考三国志亮随其叔父依荆州牧刘表,是时表军襄阳,亮宅在襄阳为信。水经注谓沔水经亮旧宅是也……然汉荆州八郡南阳居首襄阳(隆中)四(实)为邓县实隶南阳,故侯自表谓‘躬耕南阳’”

建国后,各级政府也认定今襄阳隆中为诸葛亮躬耕地。

由国务院立项组织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往依荆州刘表。隐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

中央政府立项编辑《辞源》中,关于【隆中】“山名。在湖北襄阳县西。汉末诸葛亮筑庐居于此。相传刘备三顾茅庐,即此”。

中央政府立项编辑的《辞海》记载:“【隆中山】在湖北襄阳县西,临汉江。东汉末年诸葛亮曾隐居于此。【隆中对】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今湖北襄阳西),建安十二年刘备三次往访。”

由河南省政府组织编纂的地方志《河南风物志》说:“(诸葛亮)在襄阳西隆中结茅隐居,他躬耕垄亩,攻读史籍……汉室后裔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孔明遂离开隆中,佐刘备攻伐中原……人们知道,湖北襄阳古隆中为孔明隐居躬耕之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很明显,这里所说的南阳系南阳郡,并非今日之南阳市。后人出于仰幕,于今日南阳建祠以祀。”

南阳市委宣传部曾编写《诸葛亮小传》一书指出:“隆中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当时属南阳郡邓城管辖……诸葛亮在这里度过了十个寒暑……小小的隆中实际上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所以他自称‘躬耕于南阳’。”

南阳市博物馆曾编撰导游性小册子《武侯祠简介》说:“诸葛亮隐居在南阳的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从此他就离开隆中辅佐刘备……(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后部的茅庐……等,是后人根据诸葛亮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1986年《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时,国家明确确认“隆中诸葛亮故居”。

1999年5月27日,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襄阳隆中,欣然题词:“古隆中诸葛亮故居”。

综合以上文献记载可知,今天的襄阳隆中为诸葛亮故居、为诸葛亮躬耕地和刘备三顾地就是1700年来各类史料所记载的史实。而在三国时期就被否定的宛城(今南阳市)显然不可能是真躬耕地。


飘逸的历史


史料记载:刘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求庇于时任荆州牧的刘表。表即“益其兵,使屯新野。”但对刘备“惮其为人,不甚信用。” 刘备为扩充自己势力,积极招贤纳士。“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这种做法,引起了刘表的警惕,“表疑其心,阴御之”,即派人暗中监视。


因此,刘备三人不可能毫无顾忌地三次六个来回骑马渡汉水,躲过刘表在渡口安排的重兵,偷偷到离南郡襄阳城8公里(汉制二十里)的南阳飞地隆中三顾,在刘表眼皮底下大谈背主造反、谋天下的事,并请诸葛亮出山扶佐。

襄阳后人这样安排,常人无法相信!


直播南阳


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孙坚先击破黄袓于“樊、邓之间”,后“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可见不管邓县是否划归襄阳郡,其辖区都在汉水以北,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号曰隆中”毫无瓜葛。东晋襄阳人习凿齿把自己“号曰”的隆中放在“南阳之邓县”和”襄阳城西二十里”这两处在地理属性上互不兼容的地方,让隆中一下子变成了超级魔幻的空中楼阁,也因此使得这个“隆中”真实性严重存疑。

个人推猜《汉晋春秋》出现这样的说法有三种可能:

1、作者没有参透一百多年前的汉末行政区划,错把晋代邓城当邓县,稀里糊涂说了错话;

2、《汉晋春秋》原作早期散佚,后世订补者夹带私货纂改习凿齿原话,拿隆中碰瓷“躬耕于南阳”;

3、为了就近拜谒曾“躬耕于南阳”的偶像,习老先生有意混淆视听,把襄阳隆中“划”给了原本“居汉之阳”的南阳郡。


历史不飘逸


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是如何形成的

一、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在汉中出师伐魏时上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出师表》《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二、陈寿在所著《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除全文收录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外,还分别写道“(亮)遭汉末扰乱,随叔父避乱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以“简洁可信”著称,陈寿生于诸葛亮病逝前一年(公元233年),曾在蜀汉政权中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在平阳侯相任内完成了《诸葛亮集》的编纂工作。他是西晋著名史学专家,对诸葛亮自述的躬耕受三顾事实及地点未提出任何疑义。

三、李兴为刘弘撰写了《祭诸葛丞相文》。《文》中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沔”指汉水,“沔之阳”,即指汉水以北,刘弘在沔北南阳举行祭祀诸葛亮的活动。这段记载与诸葛亮本人所述的躬耕受三顾地是一致的。李兴,又名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与陈寿是同学,因受父亲李密影响,对诸葛亮为人极为崇敬。曾任益州刺史罗尚的别驾。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义阳蛮张昌在安陆一带聚众起义,北进南阳盆地,西晋朝廷命刘弘率官军前往镇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弘奉诏从幽州奔方城(今河南方城县),然后进至宛县(今南阳市中心城区)、新野(今河南新野县),经过反复较量,终于击败了张昌,以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的身份驻节宛。正在此时,李兴受罗尚之遣到宛刘弘处求救,弘留其任参军。也就在这期间,李兴为刘弘撰写了《祭诸葛丞相文》。

三、东晋时王隐的《蜀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诸葛亮与隆中联系在一起的记载,但该文没有说明隆中的具体方位。

这则文献明显错误就有两处:一是整个东晋一朝根本无“永平”之年号;二是李兴从未出任过什么“太傅掾”的。王隐著述的可信程度如何?《晋书·王隐传》是这样说的:“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拙,芜舛不伦。其书次第可观者,皆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这种评价是非常准确的。

四、在王隐撰《蜀记》后约二十余年,襄阳人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一书中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习氏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明确了隆中的方位,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二是指明了隆中的归属,为南阳郡邓县所辖。虽然这句话只言隆中为亮“家”,未指明即亮当年躬耕受三顾处,但后世一些学者常将此话作为亮“躬耕于南阳”的注解,争论也由此而始。襄阳隆中在诸葛亮十年躬耕时期,属于南阳邓县这个说法,始于襄阳人习凿齿,习凿齿在先前的著作《襄阳记》上说:“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见《诸葛亮集》中华书局版P216)。习凿齿的既定目标是将诸葛亮躬耕地抢到襄阳,又苦于与《出师表》的表述不合,于是造假,改口谎称隆中属“南阳之邓县”。习凿齿故意把汉水以南的襄阳隆中扯到汉水以北的南阳邓县,应该不是学术不精,而是人品不端。

邓县所归属的南阳郡和襄阳隆中所在的南郡以汉水为界,这是常识,汉水以北的邓县管不到汉水以南的襄阳隆中。

五、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自此始,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正式形成。

郦道元尽管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但就上述一段文字中,由于他显然是以王隐的《晋书》、《蜀记》和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等作为依据等原因,所以这则文献是漏洞百出,明显错误就有两处:一是《晋书:张昌传》等史料记载,永兴年间(公元304年至公元306年)任镇南大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州诸军事的“刘弘镇宛”,而不是“镇襄阳”。二是郦道元说:“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李兴(又名安)于永兴年间(公元304年至公元306年)作《祭诸葛丞相文》,后60余年当为晋废帝太得年间(公元336年至公元370年),整个东晋一朝根本无“永平”之年号。

六、唐宋时期,南阳诸葛庐、南阳诸葛亮已是名扬天下,大量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受三顾于南阳。

   唐代的《诸葛庐碑》(赴均《金石林时地考》)载:庐“在南阳县城西南七里。”杜甫有《武侯庙》名诗,其中有“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之句。裴度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云:“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来从虎,时称卧龙。”吕温的《诸葛武侯庙记》载:“南阳坚卧,待时而起。三顾虽然,群雄粗定。”沈迥的《武侯庙碑铭》曰:“伊昔

武侯,宛足南阳。退藏于密,不曜其光。”胡曾的《南阳》诗也有“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草庐”的句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最为景仰诸葛亮的诗人李白,曾于开元年间先后遨游过襄阳和南阳,并分别写下了《襄阳曲四首》、《襄阳歌》和《南都行》等涉及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名人及典故的诗文。在《襄阳歌》中,李白提到的历史名人中有晋朝的名士山简和羊祜,也提到了襄阳名胜岘山“堕泪碑”等,但只字未提诸葛亮。而在《南都行》中,李白不仅提到了陶朱公范蠡,百里奚等南阳历史名人外,还有“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的句子。除此之外,李白还在一首以诸葛亮自况的《留别王司马嵩》诗中感叹道:“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父吟。”由此可知,李白心目中的诸葛亮是南阳、而不是襄阳历史名人。另外,李白还曾做《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中有:“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垄亩躬耕。”而“卧龙”当指地名。文学方面还有刘禹锡的《陋室铭》便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句。

宋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初,琅琊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彻底否定了习凿齿、郦道元的隆中属南阳说,视襄阳隆中为诸葛亮“寓居地”。


南阳冯钊


如果把躬耕地争议中纰漏百出‘’襄阳说‘’源头——习凿齿‘’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看成是一种故居文化重构,一切历史疑问将迎刃而解。

诸葛亮本人所写《出师表》、《黄陵庙记》及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文,分别提到‘’躬耕于南阳‘’、‘’卜躬耕南阳之亩‘’、‘’玄素与荆州刘表有旧,往依之‘’,未出现‘’襄阳‘’和‘’隆中‘’这两处地名。

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蜀记》是东晋史家王隐的一部著作,也是最早提到‘’隆中‘’二字的典籍。有学者认为这里的‘’隆中‘’是王隐对沔之阳‘’隆山‘’的加注,是隆山的泛区域化称谓,说不上是具体地名。

王隐之后差不多一百年,被后世誉为孔明‘’异代相知‘’(超级粉丝)的东晋襄阳史家习凿齿,在其民史《汉晋春秋》中又定位并命名了一个叫‘’隆中‘’的村子:‘’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也是今天的襄阳名胜之首——‘’古隆中诸葛亮故居‘’的雏形。

‘’南阳之邓县‘’真的可以跨过汉江,管辖到‘’襄阳城西二十里‘’这个被习凿齿命名为‘’隆中‘’的村子吗?

在习老先生定位‘’南阳之邓县‘’隆中之前,所有的典籍文献不约而同记述两汉南郡、南阳郡以汉水为界,略举数例如下:

一《〈史记.秦本纪〉注引○〈正义〉》曰:‘’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以北‘’。

二、张衡《南都赋》:‘’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三、习凿齿《襄阳记》:‘’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

……此类实证多到不胜枚举,没有任何一部史籍把‘’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几千亩地(隆中)说成是东汉南阳郡(邓县)飞地。如果说上述例证大而化之过于笼统,我们不妨分析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的一段话: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孙坚击溃黄袓于“樊、邓之间”在前,“追渡汉水,遂围襄阳”于后,明确交代了‘’樊、邓‘’在汉水以北,与襄阳隔汉水相望。

由此可证:习凿齿把“南阳之邓县”拉过汉水放到“襄阳城西二十里”,罩住自家命名的这个叫‘’亮家隆中‘’的小山村,在否定前史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在《襄阳耆旧记》中关于南郡、南阳郡以汉水为界的记述,使隆中变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存在,堪称魔幻。

习凿齿《汉晋春秋》关于隆中的定位,还与自家另一部书《襄阳耆旧记》所载‘’襄阳有孔明故宅‘’明显牴牾,而此时距诸葛亮去世已近170年。不知是习老先生追星追到产生幻觉,还是世人看到了一部假的《汉晋春秋》?况且习老先生也从未说过这处‘’亮家‘’(或襄阳‘’孔明故宅‘’?)所在地隆中就是诸葛躬耕地‘’南阳‘’,后世襄阳说者何以咬定‘’躬耕于南阳‘’一定在襄阳隆中?

王隐《蜀记》的隆中在沔之阳(汉水北);习凿齿的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秦制一‘’里‘’合415.8米,二十里约合8.3km);号称今襄阳名胜之首的古隆中,在北津襄阳古城以西(偏南)约13.6km。

显然,王隐、习凿齿先后定位的‘’隆中‘’,分别位于汉水两岸,位置上南辕北辙,此‘’隆中‘’非彼隆中;若以襄阳古城为原点,习凿齿的隆中与今天的古隆中位置又相去5km,不在同一座标点上,此‘’隆中‘’亦非彼隆中。

南阳诸葛草庐,做为《出师表》自述、历代正史和文人墨客公认的诸葛躬耕遗踪,座落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景区内,南阳卧龙岗因其“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明叶桂章《武侯记》),历史上也曾被称做隆中,此‘’隆中‘’更非彼隆中。

如果我们再扩展一下视野,把历代典籍文献中记载的、位于不同位置的‘’隆中‘’(或亮故宅)标记在同一幅谷歌截图上,则目之所及,皆是隆中(见附图)——是不是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莎翁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在我们历代典籍文献中,隆中诸葛故居早已遍地开花。

综上所述,‘’隆中‘’更多地属于一种‘’筑居以像‘’的故居文化的演绎、重构,其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越实体存在。

自东晋王隐以降,‘’隆中‘’一词逐渐演化成为后世对诸葛亮出山前南阳故居的专属称谓。肇始于习凿齿‘’南阳之邓县隆中‘’的诸葛亮隆中故居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居‘’无定所,直到今襄阳隆中(古隆中)在清康熙间横空出世;据考证古隆中前身为清康熙年间当地人在当时的风水宝地——明襄阳简王朱见淑陵下方建造的‘’隆中十景‘’,1893年改名为‘’古隆中‘’并立同名石牌坊。

古隆中虽属清人‘’筑居以像‘’的产物,却丝毫不妨碍其成为自东晋延续至今的诸葛故居重构中最为成功的一次;受益于现代传媒手段,其影响力几可比肩存世近1800年的‘’躬耕南阳‘’历史载体——南阳诸葛庐。

回到题目设问:‘’亮家于南阳之邓县‘’是习凿齿说法错误,还是后人捏造?个人认为都有可能;如果从文化重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把隆中做为一种文化符号看待,则没必要对此过分纠结。





望峰鸢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曹操攻占南郡北部,设襄阳郡。据《晋书•地理志》载:“襄阳郡,魏置。统县八,户二万二千七百。宜城故鄢也、中庐、临沮荆山在东北、邔、襄阳 侯相、山都、邓城、鄾。”同书还有:“义阳郡,太康中置。统县十二,户一万九千。新野 侯相、穰、邓故邓侯国、蔡阳……”此次行政区划变动,除原南郡编县以北的5县划归襄阳郡外,原属南阳郡辖境的山都、邓城、鄾县也划归了襄阳郡。山都为两汉旧县,而邓城和鄾县两汉史书无载,是曹魏新置县,但其地望很清楚,就是和襄阳隔汉水相望的两汉邓县旧地。因此时汉水北的邓城、鄾二县此时已属襄阳郡,不论汉水南岸的今隆中地区是否属江北邓县,在此阶段,在诸葛亮和陈寿的心目中,已升格为郡且管辖着今隆中地区的襄阳绝对不可能和同为郡并远离汉水的南阳混为一谈的,今隆中更不可能和南阳画上等号。“襄阳说”不承认的襄阳郡除了刘备、诸葛亮承认,后世为他们著述记载的陈寿、习凿齿也承认。《蜀书七·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蜀书九·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蜀书十一·向郎传》:“向郎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襄阳耆旧记》中庞德公也是“襄阳人”,同期的马良、向郎均为“襄阳宜城人”。而同时的南阳人黄忠、文聘、韩暨则注明为:“字汉升,南阳人也。”“字仲业,南阳宛人也。”“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均见《三国志》)上述传记表明,在这一时期,襄阳和南阳是对等的,都是郡,同时,汉水北的邓城、鄾二县此时已属襄阳郡,不论汉水南岸的今隆中地区是否属江北邓县,在此阶段,在诸葛亮和陈寿的心目中,已升格为郡且管辖着今隆中地区的襄阳绝对不可能和同为郡并远离汉水的南阳混为一谈的,今隆中更不可能和南阳画上等号。东晋时的习凿齿之所以说隆中属于南阳郡邓县,还是为了攀附诸葛亮的“躬耕于南阳”。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以理解。正如刘昭《后汉书·注补志序》所言:“加艺文以矫前弃,流书品采自近录……借南晋之新虚,为东汉之故实。”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述篇》也云:“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地方,罕闻爱异。”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亦云:“或纂述方志,竞为新异,妄有穿凿,安处附会,颇失其真。”可见,在诸葛亮这个问题上,习凿齿之《襄阳记》是有“罕闻爱异”和“妄有穿凿”之嫌的。习凿齿治史不严谨也备受裴松之诟病。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董允传》引用了《襄阳记》的记载后,又说到与《汉晋春秋》说法不同,认为“此二书俱出习氏而不同若此……以此疑习氏之言为不审也。”另在《三国志·魏书·王凌传》注引中,裴松之评论习凿齿曰:“疑悉凿齿所自造者也。”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点评道:“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刘知几对这种道听途说载以为史的做法并不认可。由此可见,“襄阳说”无中生有的行径并非今天才有啊!


奔流到海不停留


真像是这样的!诸葛亮准备行李准备出征,一时间心情大好,多喝了几杯,醉意朦胧中想写点什么,于是拿起笔来开始写出师表。人们都说提笔忘字,又加上多了几杯,死活想不起来襄怎么写了,算了算了,反正离南阳不远,写南阳吧!事后后悔了,于是托梦给孙子人,无论如何都要改成襄阳!于是,子子孙孙孙孙子子都在努力这件事情。从襄樊改名襄阳,到改教科书襄阳,然后改草庐对为隆中对,现在就差一步改出师表这个躬耕于襄阳了。大计快完成了,诸葛亮深感欣慰,道一声,孙子,辛苦了!


强悍小菜鸟


南阳汉宛城遗址全址在今南阳市宛城区境内,清晰明确,不像襄阳连本城地址变迁都说不清楚,更遑论狗屁隆中了,查襄阳地方志史,自从洗澡池“号曰”隆中后,人们惊奇的发现,阿头山不见了。当然,这些模糊也为襄阳人浑水摸鱼创造了空间。


淯水之阳


刘备守新野,与曹操干第一仗在博望,请问博望现在在南阳市哪个方向?


用户14947748124


河南古称豫州,我们焦作古称南阳,汉光武刘秀把我们焦作市视为龙兴之地,而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也叫南阳,我们焦作修武县境内也有卧龙岗,同志们啊这单单只是巧合吗?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就是在我们焦作隐居滴,不服来辩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