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守寡31年,晚年為何要靠裝瘋賣傻苟活?

茳J魚兒的淡淡心事


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守寡31年,雖然沒有了依靠,但也不至於靠裝瘋賣傻苟活。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和親,吐蕃是弱勢的一方

松贊干布十三歲繼承父位,此刻的西藏四分五裂,大大小小的勢力割據一方。在他的努力下,最終統一了西藏,帶領吐蕃人民在經濟,軍事上取得了巨大突破。然而此刻的吐蕃並不穩定,松贊干布想通過和親的方式鞏固自己的政權。

他先是派遣了使者出使大唐,大唐出於禮貌,也派遣了使者出使吐蕃。松贊干布以為唐朝對自己表達了足夠的善意,便再次派遣使者出使大唐,並提出想要迎娶一位唐朝公主。可萬萬沒想到,李世民拒絕了和親的請求。當時恰逢吐谷渾王入唐朝見,吐蕃使者便稱是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後松贊干布便以此為藉口率兵佔領吐谷渾等地,直逼唐朝松洲。並威脅大唐,如果不同意和親,就要攻打唐朝。我們都知道,大唐在李世民的統治下達到了空前繁榮,國力強盛。松贊干布此舉無疑是蚍蜉撼樹,最終落的兵敗謝罪。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和親,並用黃金五千兩和無數珍寶作為聘禮請求和親。最終太宗出於政治考量,將一宗室女子封為公主,也就是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

由此可見,是松贊干布要抱唐朝這個大腿,在大唐的威懾下,文成公主初入吐蕃地位也是極高的。

松贊干布不近女色,文成公主未必幸福

松贊干布的婚姻幾乎都是出於政治考量,短命的一生只活了三十三年。娶了八位王妃,卻只有和一個藏族王妃生了一個子嗣。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發現他有任何風流韻事。不得不讓人猜測,松贊干布一生時間幾乎都在為國家操勞,根本沒有把多少精神放在女色上。

至於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到底有沒有愛情,我們也沒法判定,從各種記載或者傳說上看,他們兩人的夫妻關係是相敬如賓的,更多的是對彼此的尊重。

八位妻子中,只有文成公主被稱為“贊蒙”,是為正宮國母的意思。無論是對大唐的恐懼,還是對文成公主的愛。至少在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結婚的九年裡,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無需置疑的。

守寡三十一年,唐朝吐蕃戰事不斷,文成公主處境尷尬

松贊干布在位期間,唐朝和吐蕃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經濟往來不斷。死後他的孫子繼位先是消滅了吐谷渾,又不斷進犯大唐。著名的大非川之戰,是唐朝開過後最慘痛的一場失敗,也是大將薛仁貴一生最大的敗筆。直到赤都松贊繼位,兩方關係才得到改善。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吐蕃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唐朝也派了使臣前去弔唁。

唐朝吐蕃連年摩擦,關係惡化,到底會不會對文成公主造成影響,甚至需要靠裝瘋賣傻苟活?我覺得不會,原因如下:

  1. 松贊干布在世時給予她極高的尊重和榮譽,後世子孫不會行為太過分。

  2. 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時帶去很多能工巧匠,知識分子,對吐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3. 吐蕃人民對文成公主也極其尊重,藏人本身篤信佛教,至今拉薩人還保存著藏人為文成公主而造的塑像,已有1300年的歷史。

從政治的角度看,她是悲哀的,為了國家的利益淪為了政治工具。從歷史的角度看,她又是幸運的,文成公主雖然一生跌宕起伏,但中原和西藏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執古論今


文成公主有個兒子,名叫木天王,就是麗江木府之父,是在當時迎親的一位大將所生,龐大的迎接隊伍到了拉薩所剩無幾,暗中被大將迫害,在經過木裡縣公子河時誕生了木天王,是個包衣胎,殺了下不了手,帶在身邊萬萬不可能的,就做了小木船讓他由江而下,在長江第一灣麗江石鼓鎮被當時的一位漁民打撈,從此麗江木姓氏誕生,》因為出生在木船裡所以姓木。

終於到了拉薩藕斷絲連,變造了一切謊言,將軍把公主和幹部玩弄於鼓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幹部跟前說公主有體臭俗稱痂汗,跟公主說幹部沒有鼻子,第一次見面幹部怕臭就捂著鼻子公主一看乖乖的真沒有鼻子,就匆匆而別將軍繼續霸佔公主,但是紙包不住火幾年後真相大白也西藏,可幹部想殺了將軍,但是將軍是紅宮的總設計師,他給將軍說你殺了我,紅宮永無封頂時,無奈幹部刺瞎了將軍的雙眼讓他一路乞討,在紅宮技術難題無法施工後幾次修好多次垮塌,無奈召回將軍繼續修善紅宮,他指導了關鍵性參數次日將軍自殺。

在麗江木天王也知道了他的來歷,他想殺掉將軍和公主,一切積極備戰,一路到西藏他撒下了蔓蘭菜在攻打西藏是行軍之用,在軍費他在雲川藏邊境大量囤積黃金,勘察設計路線,修建木天王碉樓,—…………現在可以在麗江木裡,鹽源,稻城依稀可見木天王碉樓,可一切是天意原本攢夠一百馱黃金進攻西藏可在99馱黃金後在無一兩黃金出土,在者人到中年對父母在大的狠慢慢的被時間沖淡,血濃於水狠慢慢轉變為思念,在晚年木天王解散了軍隊,埋藏了木天王寶藏,他死後要求後人水葬也長江從那裡來就回那裡去,是對父母思念的一種表達,國家尋找木天王墓找不到本來木天王根本沒有墓,

本文不對任何歷史負責


姜粗紮實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李道宗的女兒,貞觀十四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次年,唐朝和吐蕃和親,唐太宗將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結成了姻親之好。這一年,是公元641年。

二人成婚後,松贊干布一直忙於南征北戰,夫妻倆聚少離多,也就是這個原因,文成公主並沒有為松贊干布生下一兒半女。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並沒有再婚再嫁,寡居三十一年,於公元680年去世。據傳,在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曾經裝瘋賣傻苟活了九年,這一說法從何而來的呢?

這事正史上沒有記載。松贊干布後宮是有幾個妃子的。文成公主、蒙薩妃、尺尊公主。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都沒有兒女,只有蒙薩妃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做貢松貢贊。

(文成公主進西藏)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重點,按照野史記載其實記載的也不多),就是說文昌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以後,並不是正妻,而且一直受到其他妃子的迫害,特別是在松贊干布死了之後,幾個妃子都聯合起來,想把文成公主置於死地。而文成公主為了活命,不得不裝瘋賣傻苟活了9年。其實對於民間野史的一些記載信不了太多。因為這些說法本身就站不住腳,充滿了自相矛盾。

文成主公的地位超越其他妃子

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吐蕃人尊稱文成公主為“贊蒙”,贊蒙是吐蕃贊普的正妻。

吐蕃史書對松贊干布幾位后妃的評價並不多,但是都是關於文成公主的,對於其他妃子的記載沒有隻言片語,並且,文成公主享有被後世祭祀的特權,松贊干布其他后妃並沒有這一特權,足見文成公主地位之高,遠超其他妃子。



松贊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後,專門為公主修築了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佔地面積36萬餘平方米,氣勢磅礴。

布達拉宮裡面繪製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文成公主嫁去西藏的一些場面,這些壁畫技藝精巧,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如身臨其境。布達拉宮裡面還有松贊干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另外還陳列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彩色塑像。由此可見,文成公主在松贊干布後宮中地位低下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也說明了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其實是備受寵愛的。

(巍峨的布達拉宮)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後,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此外為了紀念她,還專門建了一個她跟松贊干布的石像,從這一點就看出,文成公主是受到吐蕃當地人的愛戴的。

不過由於松贊干布死時才三十多歲,屬於是英年早逝,文成公主孤苦伶仃一個人守寡三十一年,婚後生活說不上美滿幸福,這倒是大實話。但是她的婚姻的不幸,並不能作為地位低下的依據。

其實說起來,作為泱泱大國,當時唐朝的國力已經是非常強盛,為什麼非要和吐蕃和親,犧牲文成公主的幸福呢?

和親的歷史背景

這還得從吐谷渾這個國家說起。吐谷渾是吐蕃鄰邊一個小國,之前曾經被唐朝收拾過,後來變成了唐朝的附屬,當然作為附屬的條件,吐谷渾的國主也娶了一個唐朝公主。


吐蕃的國主松贊干布聽說後就眼饞了,於是就派使節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這一舉動唐突了唐太宗,心道你算老幾呀,憑什麼來娶大唐的公主?於是唐太宗就拒絕了吐蕃的要求。

說來也是巧,當時吐谷渾使者也剛好入唐面聖,吐蕃使者去後,由於事情沒有辦妥,害怕松贊干布怪罪,於是聲稱唐朝拒絕和親是由於吐谷渾使者從中作梗。松贊干布當然很生氣,於是便藉口吐谷渾從中作梗,搞黃了他的唐朝公主夢,出兵攻打吐谷渾。

很快,吐蕃便打敗了吐谷渾,之後兵鋒劍指唐朝松州,揚言若不和親,便率兵大舉入侵唐朝。以唐朝的強盛,當然是不受威脅,於是就派牛進達為唐軍先鋒,名將侯君集為唐軍主力,應戰吐蕃的軍隊。是役,牛進達的先鋒部隊先與敵軍遭遇,在侯君集率領主力軍還未到達的情況下,三下五除二就打退了進犯的吐蕃軍隊。

(松贊干布)

面對唐朝軍隊的強大戰鬥力,松贊干布很快就認慫了,連忙派薛祿東贊向唐朝認罪,表明吐蕃從今以後願意作為唐朝的附屬國,並且獻上厚禮,再向李世民提出和親要求。唐朝的戰略目的已達到,也揚了國威。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和平問題,李世民最終同意了吐蕃的和親要求,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結語:當時的唐朝是很強大,其實是可以直接把吐蕃滅掉,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不過戰爭就必須要花錢,將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不僅可以傳播唐朝文明,還可以兵不泣血拿下吐蕃,也是一種選擇了。強盛如唐朝是如此,其它朝代更不用說了。和親是古代各個朝代都會存在的措施,不過把國家的安危,寄託在一個弱女子的身上,無論這個國家多麼強大,都是一種悲哀!


小刀刀說史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和親故事,不僅在史書上被給予非常高的評價,而且它也被看作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典範。

但是,最近幾年網上開始興起一些不好的言論,說是文成公主只是松贊干布的小妾,地位非常低下,並且她在西藏的生活也很悲慘,尤其是後半生只能靠裝瘋賣傻活著。

當然,這種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據史書上記載,在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時,松贊干布已經有一位正妻,她叫做尺尊公主,是尼泊爾的公主。當時松贊干布還為尺尊公主修建了紅山宮殿,也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等到文成公主入藏時,布達拉宮已經完工。

不僅如此,松贊干布還為尺尊公主入藏時帶來的佛像修建了著名的大昭寺,卻只為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佛像修建了小昭寺。也正因為此,很多人就覺得,文成公主的地位不如尺尊公主。

當然,這還不是最悲催的,在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650年時,松贊干布就因病去世,當時文成公主還只有25歲,膝下也沒有一個孩子,此後她守了整整三十年的寡,直到公元680年,她才去世。這其中的孤獨和寂寞,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僅看這個表象,文成公主似乎確實挺慘的,但其實,文成公主的真實情況,並沒有這麼悽慘,她除了丈夫松贊干布英年早逝外,其他方面都還是挺不錯的,從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比她繼續呆在大唐還要幸運。

因為,文成公主在史書上說是李唐宗室之女,但父母姓氏及其本人姓名史書卻均無記載,不過各種跡象表明,她其實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因為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是李道宗護送,且入藏後,松贊干布向李道宗行子婿之禮。

後來,李道宗被長孫無忌陷害,全家被流放到廣西柳州,李道宗也很快憂憤而死。

試想,如果文成公主繼續呆在大唐,她的命運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要麼在流亡途中病逝,要麼從此低調做人,所嫁的人家也不會有多好。從這層意義上說,文成公主遠嫁西藏,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絕不是最壞的選擇。

在文成公主入藏後,松贊干布在布達拉宮和其舉行了婚禮,並將其加冕封為王后。也就是說,文成公主雖然是後嫁給松贊干布的,但她才是吐蕃國真正的王后。

並且,雖然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屬於政治聯姻,但文成公主是戰勝國派來下嫁給吐蕃首領的,還為吐蕃帶了釋迎佛像,種子,工匠,著作,珍寶等東西,使得吐蕃脫離的原始風貌,以至於松贊干布曾多次感嘆,自己能夠娶到大唐的公主,實在是太幸運。



在公主剛進藏時,為安頓文成公主,慰藉她的思鄉之情,松贊干布還大興土木,按照唐朝建築的式樣風格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為與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他換上了文成公主親手為她縫製的絲質唐裝,還努力向文成公主學說漢語,一對異族夫妻,互敬互愛,感情融洽。

等到松贊干布去世後,吐蕃的權力格局隨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松贊干布的兒子因為早已經去世,所以在松贊干布去世後,就由松贊干布的孫子芒松芒贊繼任贊普。

但是,因為芒松芒贊還年幼,就由大相噶爾·東贊域松輔政。此後,吐蕃的權力,就轉移到噶爾家族,他們家族的代表人物,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祿東贊。

這祿東贊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此後近三十年,他聯合西域突厥,與唐朝爆發多次大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西域爭奪戰、大非川之戰。但結果大都以吐蕃的失敗而告終。

不過,雖然吐蕃和大唐打得是你死我活,但文成公主的地位卻沒有多大影響,西藏的人們依然都非常尊重她,甚至祿東贊也對她非常優待。

等到文成公主55歲去世時,吐蕃國還以最高禮節為她送葬,並且此後還多次給她祭祀,這是吐蕃國從來沒有女人享受過的待遇,由此可見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有多高。從這層意義上說,所謂文成公主靠裝瘋賣傻活著,就是禁不起推敲的。


我是趙帥鍋


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地位,既沒有內地漢人想象的那麼高,也沒有很多造謠者嘴裡那麼低。在布達拉宮有一間屋,裡面幾尊塑像可以表現出文成公主的地位。松贊干布旁邊是尼泊爾公主,尼泊爾公主後面是文成公主。而且從大小昭寺修建也可以看出地位,大昭寺是為尼泊爾公主修建的,最初裡面供奉的是尼泊爾公主帶過來的釋迦摩尼8歲等身金像,小昭寺是為文成公主修建的,裡面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過來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金像。武則天時候,大唐與土蕃打仗,欲索回釋迦摩尼12歲等身金像,土蕃為保住12歲金像,將大昭寺裡的8歲金像放到了小昭寺,而把12歲金像藏了起來。後來唐軍攻入拉薩,8歲金像毀於戰火,戰事平息後,土蕃人將釋迦摩尼12歲金像供奉到大昭寺。所以說文成公主的地位類似於貴妃,而不是皇后。


魚非魚我非我


文成公主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繞不開的女性,她在唐初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嫁到了吐蕃,充當唐蕃之間的緩衝劑,為唐蕃之間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很少有人會去關注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狀況,她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而她和松贊干布婚姻只維持了十年,後來三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很難想象文成公主是如何度過的。沒有親人、沒有子嗣、遠離家鄉,即便只是想想都能知道那該多難,就拿現在的遠嫁來說,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那種處境,但文成公主不僅僅是遠嫁的問題,她的處境要複雜的多。

實際上,文成公主最初嫁往吐蕃的時候,雖然是和親公主,遠離家鄉和親人,到舉目無親的一個地方去生活,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完全不同,但到底還是榮耀的,當時正是貞觀時期,和親吐蕃也並不是因為打不過吐蕃,這只是李世民的一種羈縻政策。

貞觀八年,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之後遣使到長安朝貢,李世民也禮尚往來,後來松贊干布聽說突厥和土谷渾都曾娶過中原的公主,於是也遣使求娶公主,而當時的吐蕃剛剛完成統一,又離中原很遠,李世民不想搭理吐蕃,就拒絕了吐蕃的求婚,使者回去添油加醋說了一番,松贊干布一氣之下攻打土谷渾,掠奪了土谷渾的財物後轉而攻打各個附近的遊牧民族,進而在松州屯兵二十萬,派使者威脅李世民,如果不嫁公主,就進攻中原。

李世民哪受得了這樣的威脅,於是派兵打敗了吐蕃,松贊干布遣使到長安謝罪,然後再次請求娶公主。李世民看到他們的態度很誠懇,又吐蕃似乎將來會崛起犯邊,於是就答應嫁給公主到吐蕃。之後李世民就選擇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封為文成公主於貞觀十五年即641年嫁往吐蕃,李道宗親自護送女兒,而松贊干布迎親於河源,見到李道宗的時候,松贊干布執子婿之禮,甚為謙恭。

文成公主能嫁往吐蕃,對吐蕃來說是一件無上榮耀的事情,而且吐蕃歷史上從未有中原公主到來,所以文成公主在吐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又文成公主帶去了大量的嫁妝,這嫁妝可不僅僅是金銀財寶,更多的是帶去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農耕知識,可以說文成公主帶去了中原地區的文明,這對於剛剛實現統一的吐蕃來說就是雪中送炭。

文成公主到吐蕃後,和松贊干布也算是夫妻關係不錯,那之後的十年應該對文成公主來說是比較好的十年,松贊干布一心學習中原文化,加大了和中原的交流,派遣人員到長安學習,而松贊干布對大唐也比較忠誠,李世民東征高句麗回來的時候,松贊干布遣使來賀,王玄策在天竺被俘後,松贊干布出兵幫助王玄策平定了叛亂,李世民去世後,松贊干布再次遣使來來朝。然而,李世民去世一年後,松贊干布也去世了,“高宗為之舉哀,遣右武候將軍鮮于臣濟持節齎璽書弔祭”。

可以說,松贊干布生前,是唐蕃之間關係最親密的時候,沒有戰爭,交流頻繁。然而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吐蕃快速發展,很快強大起來,在松贊干布去世後又過了十年,唐蕃之間關係緊張起來。

繼承松贊干布位置的是他的孫子,而祿東贊把持朝政,後來還有他的兒子欽陵。從660年開始,吐蕃和土谷渾之間衝突不斷,兩國都寫奉表讓唐高宗主持公道,但是唐高宗當時正忙著西邊的戰事,遂不予理會,吐蕃一氣之下攻打土谷渾,663年,吐蕃滅了土谷渾,和中原的關係更加緊張,到了670年,李治派薛仁貴出兵攻打吐蕃,然後就有了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唐軍大敗。然後吐蕃開始年年犯邊,很多羌人部落都投降了吐蕃,唐蕃關係繼續惡化。

676年,吐蕃進攻鄯、廓等州,李治派劉仁軌洮河鎮守,又招募大軍,派李敬玄與劉審禮領兵與吐蕃在青海開戰,唐軍仍舊大敗,吐蕃進一步攻城略地,地盤越來越大。後來黑齒常之曾打敗過吐蕃大軍,似乎掰回了一點顏面。松贊干布之孫去世後,赤都松贊繼位,吐蕃遣使到長安告喪請和,李治遣使到吐蕃會葬。然後時間就到了680年,文成公主去世。

從以上的時間來看,文成公主守寡的三十年是很艱難的,她作為大唐的公主嫁到了吐蕃,雖然為吐蕃的繁榮做出了貢獻,但是不可能有權力,更不可能幹政,而且她並沒有子嗣,在吐蕃基本等於失去了地位。她既不能左右吐蕃的政治,也回不到大唐,她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孤兒,沒有一個地方是她的家。

而且唐蕃之間不斷有戰事,而文成公主卻什麼都做不了,她無法左右任何人,甚至可能被吐蕃人仇視,但是仇視歸仇視,她畢竟是大國公主,不可能被虐待,很可能出於被軟禁的狀態。一個人孤零零在異國他鄉,家鄉回不去,居住地容不下她。她只能沉默,像一個工具一樣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實際上,當初被選為和親公主,她的命運就註定是悲慘的,為了大唐她不能不嫁,但到底,她無法為自己而活,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沒有親人,孤寂的生活三十年,為了完成和親的使命,不能回國,不得不繼續住在吐蕃,她心中的悲苦怕是無人能夠體會。但說到裝瘋賣傻,似乎是不可能的,她不需要裝瘋賣傻,她只是不能過問政治,但吐蕃的文化發展她到底還是用功的,吐蕃也需要經過文成公主和大唐有一種聯繫,即打過了就使勁侵犯,打不過就趕緊請和。

文成公主去世後,吐蕃倒是非常重視,這也算是對大唐的一種示好,對於大唐和吐蕃來說,文成公主這個人並不重要,但是經由她達成的聯繫卻十分重要,這不能不說是文成公主的悲哀。

  

 


蕭曉四姑娘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在一起生活九年,守寡30年。

雖然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婚姻可能沒有愛情的因素,但是文成公主在吐蕃被稱為“甲木薩”,漢語翻譯是女神仙的意思,很受吐蕃人民的尊敬。在寡居30年的生活中,文成公主晚年萬萬沒有需要靠裝瘋賣傻苟活的地步,相反,文成公主一直在很認真的生活,在努力地完成身為和親公主的使命。

文成公主正式成為松贊干布的王后,並沒有像大唐皇帝的妃嬪一樣深居後宮。文成公主是很有分寸的人,除了不插手有關於吐蕃的政治大事,她也會處理一些無關吐蕃存亡的事情。即使在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依然享有這方面的政治權力。比如文成公主曾經安排調換佛像的事情,吐蕃大臣也是完全聽從她的安排。晚年時期,吐蕃和唐朝的外交關係出現危機,文成公主也是努力調解雙方的緊張關係。

松贊干布去世後,根據唐朝的制度,和親公主能夠重歸大唐,但是文成公主沒有選擇離開吐蕃,而且還派遣使者回到大唐請求再次和親。

《資治通鑑》“吐蕃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論塞調傍來告喪,並請和親,上遣郎將宋令文詣吐蕃會贊普之葬”。

文成公主入藏時,不僅僅帶來數不清的金銀珠寶,還將大唐當時的種植、紡織、造紙等技術帶到了吐蕃。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雖然過著孤獨寂寞的感情生活,但是她期間一直致力於吐蕃的經濟文化發展和唐朝與吐蕃的和平共處,沒有裝瘋賣傻過日子的必要。

文成公主去世後,吐蕃王朝將她隆重安葬,吐蕃人民為她修建寺廟,供奉塑像,以表懷念和尊敬。如此待遇,豈是晚年靠裝瘋賣傻苟活和親公主所能擁有的?


大腳姑娘碎碎念


關於文成公主的謠言:被松贊干布拋棄,受到尺尊公主欺凌

關於文成公主的結局,現在學術界和網上存在多種說法。

有人認為,文成公主確如我們歷史書上所說,給當時的吐番王朝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漢藏文化的交流,同時受到贊普,同時也是她夫君松贊干布的尊敬。

但是也有人認為,文成公主的歷史影響,只不過是後人的臆想,與當時吐蕃從尼泊爾迎娶的尺尊公主相比,文成公主的作用並不大,相反還受到了松贊干布的輕視。

比如,當時給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和紅山宮殿(布達拉宮),而給文成公主修建的是小昭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9年,但只有三年的時間是與松贊干布在一起,後來就遭受冷落。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還受到尺尊公主欺凌,最終只能靠裝瘋賣傻生活。

我想說,第二種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混淆視聽!

文成公主裝瘋賣傻:歷史上根本沒有記載!

我不知道說文成公主裝瘋賣傻是出自何種記載。網上有人推測,有可能是來自於對《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猜想。

在該書中,關於文成公主的記載僅僅有一句話:“此後六年,墀松贊贊普升遐,與贊蒙文成公主同居三年耳”。這句話的意思是,墀松贊(即松贊干布)死後,與夫人文成公主同居了三年。

《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是20世紀初,由法國探險家伯希和等人在敦煌發現,由藏文寫成,後來藏於巴黎圖書館,是唐代時期最為真實記錄吐蕃歷史的資料。

藏學家王堯認為,這篇資料一出,把西藏史的研究代入了一個新境界,起到了糾正《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料的錯誤記載。

有人就根據這裡面的一句話記載,大開腦洞,認為這是說明文成公主不受重視,9年的婚姻,只同居了三年,肯定是被打入“冷宮”。此外,還有人說,這裡的“贊蒙”,其實就是吐蕃宮廷裡面普通宮女,而稱尺尊公主“朱蒙”,其實地位更高。

其實,藏學家王堯先生在註釋裡,清晰的解釋了“贊蒙”、“朱蒙”其實是同義語,都是指贊普夫人,因此,說“贊蒙”比“朱蒙”低顯然是無稽之談。

大昭寺和小昭寺的名稱清代才有,與地位等級無關

至於布達拉宮是為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分別是為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別修建,也是不正確的。

根據《藏王世系明鑑》的記載,早在法王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開始,就已經開始修建。修建的原因是,這裡為祖先所在之地,是“吉祥喜慶之所”,根本與尺尊公主無關。<strong>

在《丹珠爾目錄》裡面記載的也是“發展祖先事業”。

至於大小昭寺,完全也是文成公主到來之後,帶來了堪輿技術,吐蕃人才得以有能力建造(根據《西藏王統記》記載)。

當時,大昭寺和小昭寺分別叫做“邏婆朱囊(幻顯)寺”和“嘎西朱寺”(四喜幻化寺),根本無大小之分。其實,大昭寺和小昭寺的名字,是到了清代才出現的。因此,並不能根據大昭寺和小昭寺的名字來判斷文成公主地位比尺尊公主低。

從布達拉宮的壁畫看文成公主的地位:松贊干布親自迎接

最後,為了將證據做實,我們還可以從布達拉宮內有關文成公主的幾幅壁畫來進行說明。

根據王堯先生的推測,布達拉宮內有關文成公主的壁畫建造於1654年,清王朝剛剛入關十年。

當時,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來到北京面見順治,隨後返回拉薩,命人在布達拉宮內部繪製了壁畫。

當時,清朝作為滿族人入主中原,藏人沒有必要用文成公主去討好滿族人,因此,他們所繪製的圖畫,應該能夠反應文成公主真實的地位。

有一張圖為“漢後渡口盛況”,講述的是文成公主一行人渡過畿河。圖畫上畫有松贊干布為首的歡迎者的帳篷。《藏王世系明鑑》也記載,當時有人報告松贊干布,說“支那公主等將至”請求設宴。松贊干布說“此公主是聖救母之化身,有大神變,自何方來,不可預知,應好為歡迎”。

還有一張圖為“填湖鎮魔,興建大昭寺”,主要是講述文成公主親臨大昭寺施工現場,現場知道填倭塘湖的盛況。

《藏王世系明鑑》記載,“公主用八十數理,詳為推算,因知西藏雪國,為羅剎女魔仰臥之形,倭塘湖為女魔心血,……須填平此湖,建神殿其上”。由此也可以證明,文成公主是大昭寺的建造者,根本不是為尺尊公主所建。

根據以上兩個圖,我們也可以清楚,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那麼,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至於為什麼文成公主只與松贊干布朝夕相處了三年,那完全是因為松贊干布一直在與象雄王朝作戰,並不是將文成公主打入“冷宮”。


兮兮說事兒


松贊干布喜愛文成公主應該是真的。

第一,兩次求親。

松贊干布喜愛唐文化,想娶唐朝公主為妻,可是唐太宗拒絕了。松贊干布不惜以武力壓迫唐太宗低頭,可是他失敗了。然而,他不氣餒,依然提出求婚請求。

當然了松贊干布喜歡的不是文成公主,他只是喜歡唐朝公主。

松贊干布派人帶來5000兩黃金和相等價值的金銀珠寶當聘禮。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



第二,親自迎親。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謁見送親的江夏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後與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

第三,松贊干布見到文成應該愛上了她,為她築城、修建宮室。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是先結婚後戀愛。文成公主是一位美麗有智慧的人,否則唐太宗也不會選擇她,代表大唐去和親。



松贊干布愛上了這位小公主,封文成公主為王后。給她修建了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裡面有很多生動的繪畫,求娶文成公主的情景,文成公主入藏的過程,以及松贊干布迎親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現。

松贊干布很寵愛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干布就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習俗。

文成公主喜愛漢族服飾,松贊干布就親自穿絲綢衣服。



文成公主希望吐蕃人學習漢族文化,松贊干布便派吐蕃貴族子弟去長安學習《詩》《書》等漢族文化。

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傳說為其親手所栽。

文成公主帶去了農作物種子,紡織技術,書籍,布匹,經文,佛像等大量陪嫁。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吐蕃人民感謝文成公主。為她建寺廟,至今香火不斷。



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的日子不會好過。

文成公主無兒無女,在西藏孤苦無依,丈夫死了,繼任的贊普對文成公主不會好。因為文成公主受寵,奪去了他母親的寵愛。即使他不報復,其母親也會報復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青春守寡後,是否靠裝瘋賣傻來苟活沒有正史記載。

然而以文成公主的機智,以裝瘋來保護自己還是可能的。

因為文成公主的貢獻,吐蕃官方也不能將文成公主拉下神壇。即使她裝瘋,也不會公之於眾。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上奏大唐,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吐蕃為文成公主舉行隆重的葬禮。



藏人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造的塑像,至今猶存,已有1300多年曆史。

文成公主嫁進吐蕃後,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潤楊閬苑


又一歷史謠傳,應當正本清源。

文成公主服喪期滿,是去是留行動自由

公元649年,松贊干布病逝,靈樞在文成公主的陪護下,回到了松贊干布的家鄉雅隆鄉間,進行服喪。

根據《唐律疏議》規定:婦女守孝期滿,可以再婚。

唐朝時期,婦女守孝期滿不但可以再婚,還且朝廷還非常鼓勵,並將此作為地方官員政績考核的指標之一。

據《舊唐書》記載:唐肅宗時期,肅宗皇帝將寧國公主嫁給了平定安史之史的功臣回紇毗伽闕可汗。不到半年,紇毗伽闕可汗病逝,回紇人還想逼迫寧國公主殉葬。但是寧國公主說:“按照中國的法律,丈夫死後需要為其守喪,早晚哭祭,三年守喪期滿即可自行決定去留或改嫁。”接著,寧國公主又結合回紇的律法,用刀將自己面頰劃傷,大哭一場後,以沒有子嗣為由,喪都沒守,便返回了唐朝。當肅宗皇帝知道到,還命百官於明鳳門外進行迎接。

自文成公主為松贊干布服喪期滿後,唐高宗一直不見文成公主迴歸。因此,於公元669年派尚凱為使進藏前去迎接文成公主回長安頤養天年。但是,當使臣尚凱見到文成公主時,文成公主說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片土地,願意繼續留在當地為唐蕃友好做貢獻。

可見,她是主動留在當地的。如果真得很難過,又無子嗣,可謂無牽無掛,順勢回唐豈不更好。

文成公主死後,千年香火不斷

公元680年(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入藏後的第40年,因患天花之症不治身亡,吐蕃王朝為她舉行了極其隆重的葬禮,唐朝同樣派遣使臣赴吐蕃弔祭。

不久,吐蕃人民自發為文成公主建了“沙加公主廟”。因為文成公主給百姓帶去了耕作、紡織等技術,提升了百姓生產生活的水平,深受當地群眾愛戴。該廟位於青海玉樹縣結古鎮東南25公里的貝納溝,共有3層,佔地面積600多平方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別立於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形象逼真,雕刻精緻。且廟宇緊貼百丈懸崖,風景優美。至今已有1300多年,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群眾絡繹不絕。

另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在松贊干布的后妃中,文成公主是唯一享受後世祭祀的。

由此種種不難看出,文成公主在吐蕃一直備受尊崇,那來的“裝瘋賣傻苟活”一說。因此,在如今這個網絡大潮下,時有謠言出現,而我們不但要提升辨別謠傳的能力,更不可信謠、傳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