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利潤均雙位數增長 伊利股份衝刺“千億”“五強”目標在即

新近發佈三季報的伊利股份給市場帶來了超預期業績,投資者對其率先實現千億目標的期望值也愈發增高

营收利润均双位数增长 伊利股份冲刺“千亿”“五强”目标在即 | 公司汇

《投資時報》記者 蘇慧

“今年完成900億沒問題,明年實現千億料想也應該很輕鬆了”。

新近發佈三季報的伊利股份(600887.SH)給市場帶來了超預期業績,投資者對其實現千億目標的期望值也愈發增高。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686.77億元,同比增長11.98%;淨利潤達56.48億元,同比增長11.73%,雙雙高位增長同時再創亞洲乳業新高。

資本市場亦反應迅速。10月31日,伊利股份跳空高開,全天在28.2元至29.29元做高位盤整,振幅4.02%。最終該股以29元收盤,漲幅6.93%,單日上漲1.88元。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乳業市場屬於存量市場,伊利股份如此體量能夠保持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速已十分難得。而同期個別乳企已經呈現負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伊利在中國乳業市場的領先格局將繼續擴大,完成“千億”“五強”目標料應無虞。

各大券商機構對其未來增長也表示看好。國泰君安研報顯示,依靠短期調結構、控費降促等方式,伊利股份得以轉嫁短期原奶成本壓力,在行業增長放緩情況下,伊利依然加大創新及新業務投入,使得市場對其未來展望仍為積極態度。

民生證券則表示,持續推進多元化、全球化,並以股權激勵提高團隊積極性的伊利股份,長期核心競爭力有所加強。長城證券認為,隨著康飲事業部經銷商體系搭建完成,其新業務和新市場可持續推動公司業務增長。

做出更高品質的差異化產品

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營收達686.8億元、同比增長11.9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52.6億元,增長12.3%。第三季度單季營收為236.1億元,同比增長10.4%;單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達17.5億元,同比增19.6%。

前三季度,該公司毛利率為37.69%,第三季度單季毛利率達35.99%,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儘管原奶價格進入上行週期,但伊利股份通過強化奶源控制和產品結構升級並舉的方式,保證了毛利率小幅提升。

總體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營收、利潤增速均達到雙位數,內生增長動力充沛,可以有效應對行業競爭壓力。

今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產品收入分別為560.74億元、66.81億元、54.53億元,第三季度單季度分別為

199.30億元、22.97億元、11.53億元。來自凱度調研的數據顯示,伊利品牌滲透率已超過90%。2019年前三季度,其核心單品安慕希、金典分別同比增長15%、22%。同期,伊利“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重點產品,銷售收入均較上年同期增長15%。

分析人士認為,在同質化嚴重的乳製品市場,做出更高品質的差異化產品,是伊利能一直獨佔市場鰲頭的核心。而這其中,堅持創新的態度亦讓伊利可以在未來的過程中,走得更穩更遠。

“一方面,我們要繼承過去的創新基因,讓創新成為更加自覺的態度;另一方面,我們要理解國家的戰略,更加積極地掌握轉型升級的主動權。一旦我們擁有了自覺的態度和升級的主動權,伊利在全球乳業的影響力、在中國乳業的美譽度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鞏固。”

從研發人才、費用、專利和商標數量,皆可窺見伊利強大創新能力的端倪。

截至2017年底,伊利集團擁有科技活動人員2257人,其中消費者研究與產品研發人員1341人,高中級技術人員965人,在創新中心開展工作高級專家10餘人,博士近20人。

2018年,伊利的研發費用為4.269億元,同比增長104%,遙遙領先於其他中國乳企。截至2018年底,該公司累計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2418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數量499項,並有4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專利保護覆蓋液態奶、奶粉、酸奶、冷飲、原奶等領域。截至2018年底,公司累計獲得國內外註冊商標6196件,擁有馳名商標5件。

营收利润均双位数增长 伊利股份冲刺“千亿”“五强”目标在即 | 公司汇

佈局全球奶源以應對成本壓力

除了持續抓重點產品的研發提升綜合毛利率,伊利集團亦重點強化奶源控制力,以應對成本壓力。

2019年以來,原奶價格進入上行週期,業內普遍預計這一上行趨勢或將持續到2021年。對各大乳業公司來講,成本壓力均較大。而伊利則通過加強與國內奶場的合作、收購佈局全球奶源等舉措,逐步對沖成本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和經營風險。如今年上半年,伊利就完成對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Westland 收購,此次收購成為保證公司將獲得優質、穩定的高端奶源供應的重要途徑。

一直以來,伊利積極打造“三大黃金奶源基地”,並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佈局優質奶源,掌控上游稀缺奶源,控制產業鏈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成功實現淡旺季互補,產銷協同。

2014年,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揭牌。該基地覆蓋科研、生產、深加工、包裝等多個領域,創造了中新兩國投資規模的新紀錄,是全球最大一體化乳業基地之一。

2018年,伊利還收購泰國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同時伊利旗下Joy day冰淇淋則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進行全球首發。

Joyday 冰淇淋的成功上市,標誌著伊利將全面進入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市場,也標誌著伊利在積累了整合全球資源服務國內市場的經驗後,成功開啟搶灘國際市場的按鈕,打造了新的利潤增長極,實現業務外延式增長的重要戰略佈局。

2019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峰會上,伊利聯合20多家全球食品產業鏈條上的頂級企業,共同成立“全球健康合作伙伴發展聯盟”,聯盟企業的業務範圍覆蓋了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聯盟成立後,將深化全球健康合作,搭建高端交流平臺,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動健康事業發展,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

2019年6月,在國際品牌價值評估權威機構Brand Finance正式發佈的“2018年度全球最有價值乳品品牌10強”中,伊利斬獲全球乳品品牌潛力第一名,並蟬聯全球乳品品牌價值第二名,再次在世界舞臺彰顯了中國品牌的力量。在同期公佈的“2018年度全球最有價值食品品牌50強”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一舉躍升至品牌榜第三名,成為前十名中唯一上榜的亞洲乳企,體現了伊利在亞洲乃至全球的全方位綜合領先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