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一個家——《飲食男女》

“吃”出一個家——《飲食男女》

最近又重溫了一部電影——《飲食男女》

朱爸爸嫻熟的烹飪手法,儘管食材鋪張、步驟繁瑣,其實我們應該承認的是,大部分的中國家庭都是“吃”出來的,朱爸爸認真對待食材,也是在認真對待這個家。

整個劇情的發展轉折點幾乎都是在餐桌上,李安在這部電影裡表現的更多的是“家庭溝通”而並非“家庭糾紛”。

“吃”出一個家——《飲食男女》

故事最後雖然不算是大團圓,但是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不再以家人的名義羈絆彼此,大家都明白了自己要的是什麼,家人之間的感情又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出來。

“吃”出一個家——《飲食男女》

餐桌是生活的聖地,在餐桌上,最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溫度

有時候就算是簡簡單單的白菜燉豆腐、番茄炒蛋,也能連接起餐桌上的人心,想要好好生活,就先學會好好吃飯吧

“吃”出一個家——《飲食男女》

有朋友跟我說:“你知道嗎,我在外面上學的時候,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怎麼做都有一種找不到自己的感覺,但是回到家以後,我就感到心安了,雖然我媽做的菜也不是那麼好吃,但是家裡有煙火氣,這種東西果然是在外面體會不到的。”

我回答她:“這就是‘家’稱之為‘家’的原因,一家人在一起就覺得自己沒有理由過得不好,我們現在所有的努力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有那個一直在等我們的家。”

有些福氣是在餐桌上一點點修來的,在面對生活、面對工作的時候,我們都經歷了太多痛苦和喜悅,但是中國人就是擅長於把幸福和美好藏進食物裡,把一年四季的祝福也藏進食物裡,最終呈現在餐桌上。

“吃”出一個家——《飲食男女》

三毛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我想家庭也是一樣,和家人的愛落到餐桌上,落到一飯一蔬上,才會有溫度,才會有“家”的溫暖

一家人所有的吵吵鬧鬧,一餐飯之後,最終都會消弭於餐桌,同時也足以慰藉我們的心,如果一餐不夠,那就再吃一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