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秀才變清朝功臣,范文程為何獲此“殊榮”?叱吒滿清?

眾所周知,中國幾千年的歷史

,是由無數個朝代更替組成的,而一個新的朝代代替一個已經殘敗不堪的朝代,必定伴隨著許多有勇有謀的人才登上歷史的舞臺。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麼一位人物——一位處在明末清初時期的人物。

科舉制建立後,經過數百年的修改與完善,最終在明朝開始盛行,因此,在明朝時期,無數寒窗苦讀的學子都渴望通過科舉制度中的考試來獲得朝廷的看重,進而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范文程就是一位秀才,可是他卻得不到明朝統治者的重用,因為身在明末時期的他,正好趕上了貪汙腐敗之風盛行的明末年代,想通過考試來取得功與名,顯然已經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選擇投靠清初的勢力,並且忠於清朝

身為一個人,身為一個明朝人

,范文程選擇了與明朝勢力處在對立面的一條路,理所當然的,他被明朝上上下下的臣民當作叛國的奸臣,甚至很多人認為范文程是明末的第一漢奸。但“漢奸”這一身份,在清朝開國功臣這一身份面前比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那麼身為一個明代秀才的他,是如何立足於清朝,並且獲得開國功臣這一“殊榮“,叱吒滿清的呢?

明末秀才變清朝功臣,范文程為何獲此“殊榮”?叱吒滿清?

一、清楚的分析了當前的局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明朝末年的局勢,我們都知道每個朝代不可避免的都會有一些貪汙腐敗的現象,雖然朱元璋生平最痛恨官員貪汙,所以在這方面嚴厲打擊,但還是改變不了明朝末年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最嚴重的腐敗現象官員濫用私權、化公為私,甚至從老百姓身上巧取豪奪!

在明朝末年,高級官員幾乎完全掌握著下面官員的升遷獎懲,因此盛行的科舉制度——無數寒窗苦讀的救命稻草,也不能改變這些學子的命運了。范文程就是這些學子中的一個,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只考中了秀才,而且他身在一個屬於科舉貧瘠的地方,在那種需要用金錢來買官的環境下,想要踏入仕途實在是

難上加難。從這時起,范文程就深深明白明朝已經不能成為自己的庇護所,要想有一番作為,必須找到新的出路。

明末秀才變清朝功臣,范文程為何獲此“殊榮”?叱吒滿清?

二、正確的確定了自己的位置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光有一個目標肯定是萬萬不夠的,還需要了解自己在哪一方面有著比別人厲害的地方。

無疑,對於范文程來說,要想取得一番成就,就只有一條路行得通——投靠滿清,因此取得滿清的信任以及重用就是范文程的目標,那麼要想達到這一目標,范文程就必須知道滿清在奪取政權的路上還缺少什麼?而自己又能做些什麼?

顯而易見,明軍早已不是驍勇善戰、百戰百勝的清軍的對手,但漁獵民族出身的滿清在文化方面,是比不過明朝的,即清軍缺少一些能夠為他們出謀劃策的“有文化“的人。范文程雖然幾次科舉只達到了秀才的高度,但並不意味著范文程沒有作為一名軍師的潛質與能力

,才智多謀的范文程果然很快就引起了努爾哈赤的注意。

明末秀才變清朝功臣,范文程為何獲此“殊榮”?叱吒滿清?

三、為民為國,鞠躬盡瘁

清初,很多歸降的漢人大多都被作為奴隸,而范文程長得高大威猛,

又足智多謀,早已經被皇太極當作類似此職之親信內臣來使用,經常被召入宮,與皇太極密議軍國要事。雖然被很多人罵作為明朝的漢奸,但范文程並沒有因此懲罰那些與自己作對的人,相反,他一直都在安撫民心。

當明朝的京師先後被李自成和清軍奪取,每個人都無法適應這快速的變化,受苦的不僅是那些無辜的黎明百姓,明朝的忠臣遺老、投降於李自成的官吏、未來得及撤走的起義軍,他們又該何去何從?皇太極聽從了范文程的建議,並且下令——勿殺無辜、勿奪錢財、勿焚廬舍,這才使偌大的北京城安定下來。

明末秀才變清朝功臣,范文程為何獲此“殊榮”?叱吒滿清?

飽受戰爭的摧殘,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無疑,這是一個最需要人才的年代,而受過不公平待遇的范文程自然知道如何才能讓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寒窗苦讀的學子登上政治或者軍事的舞臺。范文程向皇太極建議,通過辦學校和進行考試選拔人才。而且范文程指出了清朝重滿人輕漢人的缺點,提出治理天下的基礎就是會用人,所以應該對參與考試的人沒有種族上的歧視,滿、蒙、漢族的知識分子都可以參加,並且一視同仁

短短的幾年裡,通過考試等一系列公平的競爭,清朝政府選拔數量可觀的人才,這其中,有很多青年。這些知識分子忠於清朝,

大多數都成為許多衙門骨幹力量,也是清統一全國的重要力量。毫不誇張的說,范文程就是清初的一位救世主

明末秀才變清朝功臣,范文程為何獲此“殊榮”?叱吒滿清?

四、結語

范文程為了把滿漢民族的矛盾掩蓋起來,選擇化敵為友,即便被很多人罵作叛徒、奸臣,但他依然在自己選擇的這條路上砥礪前行。作為清朝的開國宰輔,范文程面對人心惶惶的北京城,向皇太極提出了定國策。因此,在新的朝代開啟後,他並沒有忘記漢族的文人以及將士,一直努力爭取他們能夠為新的朝廷效力,填滿了滿漢民族之間的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

范文程亂世之中利用自己的才智,將自己的理想抱負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變成了現實,雖然被當做明朝的叛徒,但不能否認的是,他一直將人民的幸福生活、國家的繁榮昌盛放在心裡,並付諸於行動。

范文程不僅經歷了一個朝代的衰敗、一個朝代的興起,他還陪伴了清朝的四世,為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他人不可取代的功勞。范文程在1666年(康熙五年)卒,終年70歲。對此,康熙皇帝還親自撰祭文,書寫“元輔高風”四個字,作為對他的最高評價,並且賜葬於懷柔縣之紅螺山,毋庸置疑,這些殊榮他實至名歸。

參考文獻:

《元輔高風:范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