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今日興業銀行股價20.01元創歷史新高,可以說近期板塊內多家銀行創出歷史新高,比如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等等,還有多隻創年內新高。很多投資者一直對銀行有一個偏見,認為銀行股沒有什麼投資價值,太大盤,漲的慢,賺也少,沒意思。我只能說,偏見往往是錯的。

圖1,銀行板塊個股今年至今區間漲幅情況(數據截止到11月4號),可以看到,平安銀行領跑行業,漲幅為83.22%,寧波銀行漲幅為78.70%,招商銀行漲幅為53.26%,行業中就有15家銀行漲幅超過20%,佔比為44.12%,有31家今年以來漲幅漲幅為正,佔比高達91.18%。只有3家漲幅為負(其中一家是渝農商行)。試問,今年以來整體盈利超過50%的有多少,超過20%的有多少。很多投資者可能都是至今還是浮虧的呢?別忘記,銀行每年都有穩定3-6%的分紅。所以不要在對銀行個股有偏見,人家是“悶聲發大財”呢。

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圖1

在研究銀行個股的時候,最為重要還是要回到公司經營情況上看,二級市場k線走勢都是歷史,歷史是不是簡單重複的。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銀行三季度重要指標情況。

不良貸款率,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最直觀的就是不良率,圖2可以看到,三季度銀行行業整體不良率出現同比下滑,34家上市銀行之中有27家銀行不良率同比下降,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其中江陰銀行,招商銀行等出現較大比例的下降。寧波銀行三季度0.78%的不良率排在行業最低。大家可以持續關注不良率情況,會有對銀行資產質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如果不良率能持續保存較低水平,證明銀行在對風險和收益的選擇中,取得最優的組合。

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圖2

淨息差,國內銀行主要營業收入是利息收入,淨息差是平衡銀行的賺錢能力,圖三,三季報,銀行業整體淨息差水有所上升,34家銀行中有28家淨息差同比上升,其中鄭州銀行出現較大幅度上升。之前很多投資擔心經濟下行,會影響到銀行的不良率,和息差,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三季度銀行的經營數據扔很健康合理,受到影響仍較低。

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圖3

報備覆蓋率,這是銀行應對風險的參考指標,報備覆蓋率越高越好,證明銀行對風險管理嚴格。一般情況下,在銀行經營較好之時,銀行會通過高撥備率來對應之後經營較差,已達到平衡業績。所以報備覆蓋率高有可能就是銀行在隱藏利潤。圖四,三季度,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為525.49%為行業最高,招商銀行撥備覆蓋率超過400%為第二。三季度有28家銀行撥備覆蓋率是提升的,其中招商銀行同比提高了83.43%為行業最高。

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圖4

淨資產收益率ROE,圖五,從三季度上看,目前多家銀行淨資產收益率出現同比下降,其中大多數為農商行。這證明大多數銀行盈利水平沒有提高,有可能資產規模是增加了,生息資產的收益率是下降了,不良貸款餘額增加,最終導致淨利潤沒有跟上,相匹配不上,這是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如果銀行在業務佈局不平衡,發展較為單一的話,會一直影響銀行的淨資產收益率。目前三級部淨資產收益率最高的是招商銀行,且同比上漲0.19%。這也是招行最為行業龍頭的表現之一。

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圖5

最後是淨利潤同比增速,很多投資者都很喜歡關注利潤情況,但有時銀行很容易就能通過資產減值準備來調節利潤。但是同比對比就有參考價值了,三季度有同比增長的銀行不多,其中江陰銀行同比極大變化,主要是去年為負增長且基數小,我們可以看到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都出現同比增長,但是四大行卻出現同比下滑。在這裡建議大家對比的時候參考一下銀行的體量,四大行跟四大行對比,或者招行可以跟四大行對比,城商行跟城商行對比,畢竟有的總資產在1萬億,有的只有3千萬的總資產,區別是幾倍呢。

銀行--三季度數據分析,正在悶聲發大財

圖6

總結,希望投資者對銀行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不良貸款率,淨息差,撥備覆蓋率、淨資產收益率等都是評估銀行的重要指標,目前銀行板塊的低估值是外資最為青睞的對象,在未來外資流入確定性的情況下,銀行的配置價值明顯,目前正是銀行板塊冬季行業的啟動,別再讓銀行自己悶聲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