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社保費率”政策取得積極成果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取得积极成果

《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自2019年5月1日起實施以來取得積極效果。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近日在人社部第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上,就此作了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

工作進展順利

地方實施到位

“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取得积极成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降低社保費率、減輕企業負擔問題。今年5月1日降費綜合方案實施以後,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地方實施也比較到位。

所有養老保險單位費率高於16%的省份都已經降到16%。低於16%的少數幾個省,今年不做調整,以後逐步過渡到位。

所有省份今年都調整了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有幾個省前些年已經調整完。從今年9月各地公佈的繳費基數情況看,絕大部分省份繳費基數都有一定降幅,一般降幅在10%左右,高的能達到15.5%

所有省份都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絕大部分省份都階段性降低了工傷保險費率。

統一了以個人身份參保的繳費政策,降低了繳費門檻。

保持了徵繳方式穩定。

企業降成本、市場增活力、個人得實惠

“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取得积极成果

從降費實施的效果看,可以三句話來概括:企業降成本、市場增活力、個人得實惠。

企業降成本

此次降費受到企業普遍歡迎,很多企業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截至9月底,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減費總額2725億元,其中9月份一個月減費477億元。年初,預計全年降費在3100億元左右,從現在的情況看,估計應該超過3800億元。

市場增活力

主要體現在全國的費率差異明顯縮小。養老保險單位費率高於16%的省份已經降至16%,低於16%的逐步過渡到位,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逐步形成。同時,繳費負擔的減輕有利於激活微觀主體和市場的活力。比如,有的企業將降費減少的繳費用於發展生產,有的企業用於設立創新基金,激發了創新活力。

個人得實惠

一方面,很多企業將降費減少的繳費或是用於增加參保人員福利,或是用於增加員工培訓,或是用於建立企業年金。這既保持了就業穩定,也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另一方面,個人繳費的門檻降低,企業和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的積極性普遍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環。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