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這麼簡單的題都學不會,課堂上怎麼學的?”

“有什麼可怕的,你膽子怎麼這麼小?”

“沒看見我在忙嗎?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都這麼大人了,怎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這些話大多數家長都對自己孩子說過,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真的不瞭解這些話對孩子的傷害嗎?因為一件小事情就對孩子形成了固定的看法,是對孩子很不公平的,但是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慮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孩子只是有過一次無意識的偷盜行為,並且已經為此付出代價了,也道歉了,可是在以後的生活中,周圍的人看見這孩子還是會告訴別人“這孩子不老實,偷東西。”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孩子以後的在鄰居朋友之間的形象就沒有了。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一、為什麼家長總是習慣性給孩子“貼標籤”?

糖糖在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小哲把鄰居家的窗子給打破了,小哲直接就跑回家了,這個動靜不小,很多人都出來看看是發生了什麼,窗子破了的那家人出來,直接說“糖糖,怎麼又是你,上次打破我家窗子覺得你是小孩子沒說什麼,上次我不讓你賠,你是看我好說話?又來砸我家窗戶?”糖糖很委屈的說“不是我,真的不是我。”周圍的人也在指責糖糖“小小的孩子不學好,竟學會撒謊了,你就承認了不就行了嗎?道個歉,你阿姨也不是那麼不講理的人。”周圍的人完全無視糖糖的委屈,過一會小哲帶著自己的存錢罐過來說“阿姨,對不起,你的窗戶這次是我打破的,這是我的存錢罐,賠給您的窗戶錢。”一時間周圍的大人面面相覷……因為一次錯誤,就把孩子的性子打入低谷,連著孩子對大人也產生了不信任。家長為什麼那麼習慣性的給孩子“貼標籤”呢?

1. 只看表象,沒有了解原因

“我家孩子天生就這樣。”父母對孩子的一味否定,就會給孩子心靈上造成一定的創傷。

笑笑是個非常內向的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總是跟笑笑媽媽說,笑笑平常很安靜,上課都不敢起來回答問題,就算被叫起來了聲音也是可小,笑笑的媽媽每次回答都是“這孩子天生就這樣,沒辦法。”在老師面前這樣評價,在孩子面前又換了一種說法,“你都多大了,還不敢回答問題?你看看你們班哪個小朋友不比你強?”媽媽在老師面前對笑笑用的詞和態度都是溫和的,加以修飾的,單獨面對笑笑時候的語氣和用詞都是赤裸裸的,絲毫沒有修飾的成分。面對父母這樣赤裸裸的攻擊,孩子的內心就會想“我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嗎?”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很多家長有的時候只看到了孩子身上的一些表面現象,就片面的給孩子貼上了標籤,這樣是不利於孩子以後的發展的。

2. 外部環境的影響

父母還經常會根據一些經常發生的情景給孩子定性,很容易受到一些外在環境的影響,給孩子貼上片面的、言過其實的標籤。比如,孩子經常在你收拾完房間的下一秒就把房間弄亂了,父母就會很容易給孩子貼上“不省心”“不知道心疼人”的標籤;在面對孩子亂的房間的時候,家長總是會給孩子貼上“不懂事、懶散”的標籤,實際上在家長眼中的亂,在孩子眼裡是有自己的秩序的。這種一味地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在孩子以後的成長中,這種在具體情況下逐漸形成的標籤會束縛孩子的發展,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二、“貼標籤”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幼兒園或者在遊樂園,就會看見有兩種孩子,一種是自己玩的,一種是和不認識小朋友一起玩的。我在遊樂園陪外甥玩耍,看見一個孩子蹲在一邊自己玩,我走過去問他“你為什麼不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那邊都是小朋友。”“媽媽說我太笨了,不會玩那些遊戲。”“你沒試過,怎麼知道呢?”“不用試,我媽媽說不行就是不行”又是一個被父母標籤化的孩子,扼殺了孩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這樣給孩子“貼標籤”孩子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認知。家長一邊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固定自己孩子的思維,一邊又嫌棄自己的孩子沒有別的孩子有想象力。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1. 容易造成孩子思維侷限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完美。父母不要總是因為別人的閒言碎語或者一些片面的事情就給孩子下定義,隨意給孩子貼標籤。父母給孩子貼標籤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侷限性思維,標籤都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父母給孩子貼的標籤對孩子的個性和自我的認識都有很大影響。好的標籤或許會讓孩子往好的方面發展,但是這些標籤也不一定會起到正面的效果,比如你給孩子貼上學習好的標籤,孩子便認為自己就應該學習好,如果學習不好就會覺得愧對於自己的父母,令父母對自己失望,心理產生很大的挫傷。這樣對孩子的自我認知會造成侷限性。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充分的瞭解孩子,不要片面的去評價孩子,不要給孩子貼上一些禁錮他們思想的標籤。

2. 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

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會導致孩子有不好的自我認知,對自己產生懷疑,很多時候,父母隨口的一句話,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就會在心裡想“我是這樣的嗎?我貌似不是這樣的。不對,媽媽既然這樣說了,我就是這樣的人。”,即使自己不是你認為的那樣,最後都可能會受這種想法影響,成為那樣的人。這樣的事情經歷的多了,孩子就總是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做事情缺乏自信,對孩子今後的影響是很大的。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3. 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被貼上標籤的孩子總是會把標籤上所描述的當做最真的自己,當孩子想要靜下心來去做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總是在旁邊說“你不行,你做不到,你不如被人做的好……”這時候,孩子就會覺得既然爸爸媽媽都覺得我不行了,那我就是一定不行,因此就失去了嘗試新事物的機會和勇氣,即使以後碰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也不會主動去嘗試,也沒有辦法心無旁騖的去用心做,孩子的勇氣和希望往往是被自己的父母扼殺在搖籃裡了,事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以至於孩子一直看不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價值。

這種“貼標籤”現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刻板效應”。

三、什麼是“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它是指對某個群體產生一種固定的看法和評價,並對屬於該群體的個人也給予這一看法和評價。

“刻板效應”雖然可以幫助人在一定範圍內不用探索信息的進行判斷,在節省時間和精力的同時,往往會形成偏見,忽略個體的差異性。人們不僅對接觸過的人會產生刻板印象,還會根據一些不是十分真實的間接資料對雖未接觸過的人產生刻板印象,比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輕人是愛衝動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於經商的;英國人是保守的,美國人是熱情的;農民是質樸的,商人是奸詐的等。人們往往把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看做是某類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或事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或事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如果沒有及時的糾正,進一步發展會扭曲為歧視。

社會刻板效應是經過兩個途徑形成的:一是直接與某人或事、某群體接觸,將其特點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間接信息影響形成,間接的信息影響,就是刻板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四、家長應該如何打破“刻板效應”?避免給孩子“貼標籤”

瞭解了“刻板效應”的危害,做父母的就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全面的評價比一味地批評或者表揚更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改掉一個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家長要刻意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足夠的瞭解,百分百的去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者知道的不全的事情就否定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對孩子有正確判斷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1. 對孩子有全面的判斷,嘗試相信孩子

面對孩子,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一次錯誤就否定孩子的所有,而且沒有了解事情的全貌就加以評價是很不正確的,一定要善於用“眼見為實”去仔細核對“偏聽之詞”,有意識的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刻板印象畢竟只是一種概括又籠統的看法,並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因而“以偏概全”的錯誤總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在和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就會“為刻板印象是瞻”,寧願相信片面的信息,也不相信孩子說的話,就會出現錯誤的判斷,導致教育孩子的失敗,自然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2. 拒絕“先入為主”的觀念

家長也是普通人,也會受到別人看法的影響,“刻板效應”也因此產生。因此,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事物發展的全面性,用孩子的眼光和孩子一起去全面的接觸外界和集體,用全面發展的觀念來引導和教育孩子,在和孩子一起交流的過程中去慢慢的瞭解孩子。比如,有些老師覺得孩子非常內向,不願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就會告訴家長,尋求家長的協助。家長不要急著給孩子下定論,可以試著讓孩子和小區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之間的相處才是最真實的,家長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孩子是否真的和老師說的一樣,根據自己觀察的結果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

3. 在自己瞭解“刻板效應”的同時,也讓孩子瞭解“刻板效應”

家長在孩子對事物還沒有形成正確全面的認知的時候,一定要對孩子悉心教導,讓孩子慢慢養成看事物看全貌的習慣,在孩子還不瞭解事物的時候,父母需要帶領孩子對事物進行全面而深刻的瞭解,樹立正確的觀念,減少“刻板效應”帶來的不良影響。對好和不好的事物進行一個全面的剖析,擴大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對事物建立起一個全面的認識。

別再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盲目“貼標籤”只會傷害孩子

陶行知先生說:“人人都說孩子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其實孩子也像大人一樣,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希望的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家長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孩子有“前科”就把孩子“一棒子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