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是一切!“双十一”来临,消费盛宴背后的反思

消费不是一切!“双十一”来临,消费盛宴背后的反思

商道也在大道之内,存在即合理,“双11”购物狂欢节不但是个消费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

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举办了一次促销活动,当时批准搞活动的逍遥子张勇也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作为一个堪比“奥运会”的巨大商业实践和影响去辐射全球,影响世界零售和电子商务行业。

第一届的双十一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已经高达2135亿,一天包裹量超10亿。

“商业的本质,就是以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去创造需求。”

在张勇看来,未来的双11也许会走到一天1万亿的成交额,它相信这是整个商业体充分数字化的结果。

消费不是一切!“双十一”来临,消费盛宴背后的反思

实际上,近几年的阿里双十一已经是集合金融、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营销、物流、运营能力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一次“肌肉展示”,张勇称之为阿里数字经济体和商业操作系统。

成千上万的商家和千千万万的消费者都通过阿里的“商业操作系统”达成交易,商家沉淀了消费者资产,消费者获得了便捷的消费体验。

2016年,马云重新定义了零售和电子商务,他认为未来没有电子商务一说,新零售将涵盖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而双十一更像是新零售的部分展现,张勇表示,双十一不仅仅是线上,更是线上线下一体化。

除了线上的天猫、淘宝和饿了么等平台,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线下试验场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全新的创造物盒马鲜生,它从生鲜消费切入,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赋能人、货、场三者一体化的效率和体验提升,成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

还有一个是银泰百货、居然之家和大润发这样的传统卖场,通过数字化方式的改造、运营和升级,聚集消费者展开消费的互动。

消费不是一切!“双十一”来临,消费盛宴背后的反思

双十一的火爆背后是商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新消费时代已经滚滚而来。

双11购物节走过了第11年,随着智能手机、线上购物、网上支付和物流系统的普及、改造,中国消费的商业基础设施在不断发展完善,而消费群体也在逐渐分化,消费场景和结构不断演变,消费生态日益蓬勃,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拼多多的异军突起,就证明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生态能力,从这点来说,拼多多也只有在中国这个复杂庞大多变而又基础设施完备的环境中孕育出来。

在双十一的盛宴之中,既有科技的力量,也有生活的变化,不管是五环内,还是三四五线的“下沉市场”,无论精英白领,还是小镇青年,包括网红直播、社交购物等等,“双十一”体现了社会系统的一次大协同。

消费在升级,商业环境和商业模式在升级,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消费人群、新的消费需求和新的消费方式,或者说,新的消费人群、新的消费需求和新的消费方式在演进这个时代。

消费不是一切!“双十一”来临,消费盛宴背后的反思

当然,一切事物都发生和演变都是有利有弊的,恶性竞争,价格歧视,营销过度,销售套路,浪费严重,非理性消费等,都是“双十一”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例如消费信贷产品的普及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给热衷购物的年轻人带去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当下的狂欢,不能以透支未来为代价。

“商业的本质,就是不断地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去创造用户的需求,获得社会的进步。”

张勇曾表示要对客户有敬畏之心,希望“双十一”不光是聚焦在消费层面上,更要专注在消费背后的人和人性上,消费不是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