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事先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和认知,球友们侃球时尽可以畅所欲言,但请勿地域攻击,谢谢!

作为山东人以及山东鲁能球迷,自然为球队在足协杯决赛第一回合1:0战胜上海申花开心,但更令在下欣慰的,是鲁能的战术踢法相对得当,队员出现的位置都比较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点,随之而来也就形成了战斗力。反观国足,踢菲律宾那场暴露的问题太多,最让人难受的是球队打到哪算哪,没有战术可言。结合国足球员的能力,我认为里皮借鉴鲁能的技战术,或许能快速成型。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在下感觉,鲁能战术大体是:

快速通过中场,

前场支点+接应,

边路突破传中,

二点球权保护,

不惜体力地奔跑,

敢于寻求对抗,

局部密集防守。

或许一些老资历的球迷对这种战术似曾相识,似乎国足冲击和征战2002韩日世界杯时也经常使用。

小组赛面对土耳其,国足快速过中场后分边,肇俊哲左边路传中,郝海东禁区内铲射稍稍高出。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小组赛面对强大的巴西时,虽然开场10分钟之后国足转入防守,不过但凡有进攻镜头,都能看到这样的影子,下面这次进攻可惜没打上力量。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而鲁能现任主帅李霄鹏,恰恰是那支国家队中场绝对主力。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可能编者视野有限,没有见到李霄鹏指导发表过有关借鉴米卢技战术的言论,也不知道李指导考取教练员证书期间学习过哪些内容,但比对了几场比赛,编者还是认为李霄鹏指导深深受过米卢教练的影响,毕竟,李指导当年是米卢手下的中场核心之一,也是少有的用脑子踢球的队员。

快速通过中场:我觉得不用多费口舌,相信看过比赛的都能感觉到,鲁能很少在中场倒来倒去。后场断球后快速交到佩莱或者蒿俊闵等核心脚下,而后持球人有机会就快速分边或者与大禁区前的队友撞墙配合。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至于边路突破:即使是浪费机会的吴兴涵,也有好几次内切。比赛尾声段刘愚发战术角球后并没有立刻传中,而是一个虚晃扣过蒋成龙闪出传中空挡;刘彬彬上场后突破至底线传中,险些帮助球队扩大比分。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二点球权保护:无论角球任意球,鲁能十分重视队友争抢后的第二落点保护,不仅形成二次进攻,也能节省本方的体力,更能给对手心理压力。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局部密集防守:鲁能不光在后场,在前场也常常对申花威胁人物如莫雷诺、金信煜、曹赟定、沙拉维等持球人进行包夹,掐断传球线路。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敢于寻求对抗:佩莱、费莱尼、蒿俊闵这样的壮汉就不用说了,瘦弱的金敬道、单薄的刘彬彬好张弛、状态不佳的吴兴涵等也毫不畏惧对抗。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这与韩日世界杯小组赛国足面对桑巴军团时,郝海东等人对阵强壮的巴西敢于拼身体如出一辙。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不惜体力的奔跑:我想,看过昨晚比赛的人,都不敢说鲁能是步行者队吧

鲁能的战术不是世界先进的,但却是最适合鲁能的,或者说本就没有过时的战术,只有过时的人。除了状态上佳的恒大,现在中超谁踢鲁能都没有把握取胜,已经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李霄鹏给鲁能指定的战术是合理的。

如果说这个战术有缺点,那就是中路渗透能力不足,然而,莫伊塞斯因伤回国,蒿俊闵位置靠后,段刘愚还需要时间成长,鲁能打中路传切的确有些困难。

国足当前无战术,不如抓紧学鲁能

类比来看,国足现在主力框架基本定论,后卫线如无意外,郑铮将占据一个首发名额,蒿俊闵搭档吴曦也是毫无疑问的后场组合,至于前场,无论是郜林、韦世豪,还是杨立瑜、刘彬彬,都有不错的突破能力。个人觉得,其实国足现在的人员配备,与鲁能的队员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

鲁能和国足所欠缺的,就是一个能集控球、调度、突破、直塞于一体的高水平核心,鲁能是莫伊塞斯,而国足是高拉特。

在高拉特还不能入选国足之前,国足不妨借鉴鲁能现在的技战术,快速把队员捏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客站叙利亚才有胜算。待高拉特入选后,里皮再以他为核心打造传控,相信国足队员适应起来并不是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