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小寓言是我們的先輩們為後世留下的膾炙人口的極具教育意義的小故事。“心靈雞湯”則是現代比較流行的看起來很美,但是實際上卻是空無虛範的一些快餐文學的產物。寓言與“心靈雞湯”本來毫無關聯。但是,我們在學習故事之中的道理的時候有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些故事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背後細想卻在邏輯上不通,這就使得兩者相似起來。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探究一下這些先人們留給我們的三則邏輯上不能仔細推敲的“心靈雞湯”。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鐵杵磨成針

鐵杵磨成針,也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而這個寓言講的是什麼呢。

宋代祝穆的《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中記載: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意思就是說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繡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最早見於宋代的《錦繡萬花谷》而祝穆的《方輿勝覽》就是採用的這裡面的說法。說四川省眉山市境內,有一座象耳山,那裡有一個武氏巖,相傳就是李白看到老媼磨針的地方。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鐵杵磨成針

如果單單從寓言所教的精神來看,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故事,但是如果仔細研究這則寓言就會發現這個故事根本就不可能。

首先第一個,李白的出生地目前不能確定,大致上來說認為有三個分別是四川綿陽江油、隴西成紀、吉爾吉斯斯坦碎葉城,而其中一個,就是四川江油,倒是距離故事之中的地點不遠。但是很遺憾,雖然李白有可能是在四川學習生活過,但是根據所有的史料記載,都沒有李白少年時到眉州學習的記錄。

第二個,如果我們打開地圖,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一個事情,眉山在成都至樂山的交通要道上,距離成都只有78公里。其中的象耳山,就在眉山近郊。而眉山在當時就是一個相當繁華的城市,住在近郊的老婆婆完全可以進城去鐵匠鋪買針,畢竟如果老婆婆買得起鐵杵會買不起針?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第三、就算老婆婆沒有錢買針,那她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鐵杵去跟鐵匠換一大包針了,不選擇換而選擇把這麼大一根鐵杵廢掉磨成一根針,那除了老婆婆就是為了故意教育李白一個原因之外就只有一個可能了,老婆婆太閒了,又找不到事情消磨時間,所以才幹了這麼無聊一件事。但問題是就算是老婆婆是故意用這種辦法教育李白,那怎麼確定李白一定能領悟呢?如果李白理解不了的話,那老婆婆不就白費勁了?

以上倒還沒什麼,但是有一點就致命了,現實已經證明,人的一生可不像是磨根針那麼簡單,不是每一種堅持都能夠成功更不是每一種選擇都需要堅持,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是錯的,那這種還是別那麼堅持的好。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鑿壁偷光

鑿壁偷光也叫鑿壁借光,這個故事曾經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之中的內容。故事很簡單,講的是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名文不識的大戶人家,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匡衡為了晚上讀書鑿壁偷光

這則故事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更加經常被家長老師們用來教育我們好好刻苦學習。

只是很遺憾,這則故事的最重要的一點—鑿壁偷光也是虛構的。

首先,這則故事是記載在漢代劉歆著《西京雜記》上面,而這本書是一本古代歷史筆記小說集,寫的是西漢的許多遺聞軼事。像我們都熟悉的宮女王嬙不肯賄賂畫工導致遠嫁匈奴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昭君出塞",還有"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等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都是出自此書。但是,此書,歷代都被指為偽書,“所述西漢之事,怪誕不經,多不足信。”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西京雜記》是一本古代版“歷史架空小說”

其次,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照明方式主要是篝火、火把、油燈、蠟燭這四種,其中效果最好的莫過於蠟燭。但是蠟燭雖然出現的很早,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就是蠟燭的雛形,但是到了明清以後,蠟燭才漸漸地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在此之前,蠟燭還是比較珍貴的,主要是在上層社會,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朝時南越向高帝進貢的貢品當中就有蠟燭。而有說法認為當時在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君王賞賜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以蠟燭,說明當時的蠟燭極為稀少。

在這種情況之下,且不說匡衡的鄰居有沒有資格獲得蠟燭,就算有幸被皇帝賞賜蠟燭,那麼也必然是存放家裡絕對不會用它照明,就算是用也不會在院子裡用,只會在自己臥室或者書房這樣的內室。如果匡衡想要鑿壁偷光,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去鑿開鄰居的內室的牆壁。但是作為窮人的匡衡有可能和一個能被皇帝賞賜蠟燭的人共用一面內室牆壁嗎?

而即便是以上說的都成立,按照當時社會的法律,像這種能夠被皇帝賞賜物品的貴人家裡的所有東西都是受法律保護的。別說象徵臉面的牆壁了,就算是貧民走到貴族家門前都不行,更不用說你把別人內室的牆鑿個大窟窿了,如果看匡衡真這麼幹了,那以後就不用讀書了。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看看《漢書》裡記載的漢景帝的寵臣晁錯當初因為自己手下御史弄壞了太祖廟的外牆之後的後果吧。

還有一點,這個故事只講到了匡衡學習努力,但是卻從沒有說過後面的事情。匡衡通過不斷地學習最終做到了宰相,可惜的是匡衡當上宰相以後,卻公報私仇,貪汙受賄,最終被人舉報揭發,被皇帝沒收財產,貶為了庶民。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買櫝還珠

買櫝還珠意思是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在鄭國賣珠寶的楚國人。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隻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製的香料熏製,用珠寶和寶玉點綴,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有個鄭國人付了錢買下了匣子,卻把匣子裡面的珠子還給了他。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首先得解釋清楚,這則寓言錯的並非是作者,而是現代人的曲解和誤讀。這則故事是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原文實際上是: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按照韓非子本來的意思,說的是這個珠寶商人善於賣盒子,而不善於賣珠寶。《韓非子》也已經給了這個寓言一個準確名稱:“楚人鬻珠”。

不過,現在的“買櫝還珠”,無論命名,本來意義,還是引申意義,都是對《韓非子》的錯誤解讀。

當然,有一本辭書的編者發現了“買櫝還珠”的這種毛病,於是添加了這樣一個情節:鄭人“按照這盒珍珠的定價如數付了款,卻把珍珠取了出來還給了商人”表面上,故事上面能夠自圓其說了,可邏輯上面卻說不通了。

道理很簡單,首先是我們在故事裡可以發現,楚人賣的是珍珠,而珍珠價值不菲也是對的。但是我們來看一下他用的這個盒子是什麼材質的,沒錯:木蘭,這種木材可是名貴木材,價格在現代未必就比珍珠價格差多少。當然,畢竟春秋戰國那時候環境比現在好,木材價格有可能會比現代低。那我們姑且認為木材價值低於珍珠。那麼,除了用的是木蘭木之外,還有什麼呢?用珠寶和寶玉點綴,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這些加一起也要很多錢了吧。別急,還有用桂椒調製的香料熏製。

桂椒是個什麼東西呢?說白了就是肉桂及山椒。這兩樣東西我們現在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很普通,不就是兩樣調料嘛。但是,要知道,這東西在古代可是很不簡單。這東西雖然原產中國,但是我國產量卻並不高,反倒是在

印度、老撾、越南至印度尼西亞等地產量反而遠比我們這個原產地大得多,而這些國家給中國的貢品就包括這東西。

在古代,這可是高級香料和高級藥材,地位等同人參、靈芝,比長生不老藥低不了太多。

《神農本草經》中對這玩意是這麼描述的:“味辛溫,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利關節,補中益氣。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通神,輕身不老。面生 光華,眉好常如童子。”

至於這東西的價格,在《明史.食貨志》中有過相關記載,當初鄭和下西洋聯通了中國與南洋諸國的商業貿易,而在那時350克肉桂也就是明朝半斤價值5000克白銀。不是富豪權貴根本就得到這種香料。如果說在遠洋貿易如此發達的明代,這東西的價格尚且如此,那麼在根本沒有遠洋貿易的春秋戰國,這東西價值可想而知。

這種種東西加在一起,盒子和珍珠哪個貴可想而知,花了個珍珠的錢買了個比珍珠寶貴得多的盒子,還不趕緊跑,難道還等老闆後悔不成?就不怕老闆和古董碗當貓食盆買貓的人一樣,坑你一把?


參考資料:《方輿勝覽》、《錦繡萬花谷》、《西京雜記》、《明史.食貨志》、《成語典故》

解析:三則那些我們熟知,雖然很有教育意義卻邏輯不通的古代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