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东王集乡:对口帮扶见实效 自力更生摘穷帽

决策探索杂志 全媒体记者 刘振伟 通讯员 王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条鱼可以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句话用在我们目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是仅仅有“授人以渔”的精神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授人以欲”的智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当前,唐河县交通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充分利用贫困户的个人特长和优势,靶向施策助推贫困户脱贫攻坚。他们送去的不仅是温暖和关怀,更是信心和光明;不仅让贫困户看到了生的希望,更让贫困户看到了自身的潜力;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帮扶,更是一种努力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奋斗精神。他们从根本上为帮扶人勾画梦想蓝图,切实关注帮扶对象当下生活和长远发展,在精准扶贫中传递唐河温度、唐河力量。

靶向施策,倾心交谈见真心;据交通局执法局帮扶人刘永新讲:初次见到孔泽良,给人一种不爱说话、消极低沉的感觉,这跟他帅气明朗的外貌有点不搭。这可能和他的家庭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孔泽良,1996年出生,如今20出头,正值青春韶华的年龄,只因童年的一场病祸而致残,现在腿部定为二级残疾,需要依靠轮椅和拐杖辅助才能行走。家里只有几间80年代的老瓦房,弟弟妹妹都在上学,最小的妹妹还在上幼儿园,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就是60多岁的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家6口人,生活相当困难。

2019年初,孔泽良家被纳入贫困户,帮扶人一次次的上门走访,起初帮扶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孔泽良的思想引导上,一边给他讲张海迪、杨佩等人的励志故事,一边鼓励他,慢慢的孔泽良变得开朗起来,话也多了起来。有一天,他告诉帮扶人刘永新想自己做点事来为家里增加点经济收入,刘永新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么多天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其实这个小伙子很有想法,脑子也很聪明,只因身体有缺陷,一直把自己封闭起来,现在好了,只要他想做事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帮他,帮扶人刘永新颇有感触的说。

唐河县东王集乡:对口帮扶见实效 自力更生摘穷帽

孔泽良热情主动的与帮扶人交谈

现在再见到孔泽良,他不再是以前那个低头不说话的内向小伙了,而是热情的和大家交谈,这是我们交通执法局帮扶人的功劳,通过数次的登门拜访,终于打开了这位年轻小伙的心,让他重燃了生的希望和前行的力量!

精准把脉,扶贫帮困暖人心;一场秋雨一场凉,10月的天气虽然还是阳光高照,但是毕竟已入深秋,天气说冷就冷,交通局这一帮帮扶人心里一直挂牵着这位身残志坚的年轻小伙,早早的就把入冬的棉衣和棉服准备好了。

唐河县东王集乡:对口帮扶见实效 自力更生摘穷帽

帮扶人刘永新亲自把棉衣棉被送到孔泽良父亲手上

2019年11月1日,帮扶人一行来到孔泽良家中,刘永新亲自把这份温暖送到他的手上,孔泽良60多岁的父亲感动的只落泪,“感谢你们,感觉党和政府,要不是你们,我们……”父亲激动的说不下去了。

扶志扶智,自力更生树信心;在大家的细心筹划下,交通局帮扶人为孔泽良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原来,经过这么久的交流和调研,他们为孔泽良筹划了一份“事业”,孔泽良要自己做老板开网店了,他打算在网上销售红薯、花生等农产品,近日帮扶人专门联系了电信公司上门为他安装网线。这份“爱网”不仅承载着帮扶人的希望更承载着孔泽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唐河县东王集乡:对口帮扶见实效 自力更生摘穷帽

网线安装后,帮扶人和孔泽良畅谈电商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虽然他无法用脚走出致富的路,但是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一条通向致富的新路。孔泽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还信心满满对帮扶人说道:“我相信我今天的努力终会变成光,照亮我前行的路”,看着现在一脸自信的孔泽良,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当前,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脱贫攻坚进入到攻坚冲刺阶段,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需要我们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摘穷帽”,更需要我们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帮扶,开展各种对口帮扶,激发贫困户自主“造血”功能,共同攻坚克难奔小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