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 棚戶區改造圓百姓安居夢

臨澤 棚戶區改造圓百姓安居夢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張朝軍 汪永凡

临泽 棚户区改造圆百姓安居梦

臨澤縣把棚戶區改造項目和主題教育緊密結合,把房屋徵收現場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練兵場”,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動員廣大黨員幹部在棚改一線踐行初心使命,以棚改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效,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把群眾安居夢變成了現實。

金秋十月,臨澤縣新華鎮西街村村民添了件大好事,要拆遷建新樓房了,拆遷農戶正忙著整理家居用品、搬家。“我們住的舊房子快40年了,現在有黨的好政策,破房子拆掉,政府讓我們住上新樓房,這是多麼好的事情。”拆遷現場新華鎮西街村老人楊懷珍激動地說。

新華鎮作為全國重點鎮,蘭新鐵路、312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但基礎設施落後,人居環境較差,尤其是位於集鎮所在地的西街村,房屋大多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房屋破舊不堪,道路狹窄、環境面貌差。不少村民反映,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近年來西街村不少群眾都搬進了縣城,空置房日漸增多,沒人居住也沒人打理,破敗的房屋影響了小城鎮整體形象面貌,大家要求拆遷改造的意願強烈。新華鎮根據群眾所提意見,把棚改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結合主題教育開展,通過積極申報棚改項目,申請建設資金,計劃對鎮政府以南,312國道以北片區進行拆遷安置。

“今年7月份,鎮上積極爭取棚戶區改造項目,申請建設資金4000萬,計劃安置200戶,規劃建設九層樓房3棟3種戶型,同時,配套建設公園、停車場、綠化等基礎設施。 目前正在進行徵收農戶房屋、協議簽訂和農戶搬家騰房工作。通過棚戶區改造項目,力爭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小城鎮整體形象。”新華鎮武裝部部長、西街村第一書記宋天翔介紹道。

新華鎮西街村村民張保政老人的房子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房屋已有多處裂痕,鑑定屬危房。遠在山東打工的兒子原本計劃明年為老人重新修繕房屋,但沒想到政府會拆遷重新安置,讓老人喜出望外直言“自己很幸運”。“老房子有102平方米,對積極拆遷戶,政府還額外獎勵22.72平方米,一共換下來是106平方米。我們是比較幸運的,幸運的是用土坯房能換新樓房,確實挺好的。”張保政老人說。

在臨澤,鄉鎮棚改工作有序推進,城中村的改造項目結合主題教育也進行得十分順利。在臨澤縣火車站家屬樓片區和頤和小區,原本老舊的住宅樓,被工人們粉飾一新,嶄新的外牆、乾淨的樓道、新更換的塑鋼窗……讓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火車站家屬樓片區居民談杏琴說:“來這住了60年,剛搬上樓的時候,都是鐵窗戶,現在鏽得快斷了。舊房改造後,窗戶全部換成斷橋隔熱的,感覺又亮堂密封也好。我們住得很舒心,政府確實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

今年,臨澤縣把棚戶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精心組織實施,將徵收現場、建設現場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基地,發動黨員幹部走訪調查、入戶宣傳,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房屋徵收拆遷工作。拆遷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針對部分群眾顧慮思想,“一對一”進行解疑釋惑,通過耐心細緻地對比算賬,選出最佳方案,調動了被徵收戶的積極性。同時,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信息公開全透明,以真情實意換取了廣大群眾對棚改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廣大黨員幹部踐行的百姓安居初心,有力推動了全縣棚改工作順利進行。2019年,臨澤縣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1422套(戶),其中,城市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計劃徵收房屋119戶,項目總投資9471萬元,目前119戶已全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臨澤縣頤和小區、火車站家屬樓片棚戶區改造項目共改造1103戶,目前已完成外牆保溫、外窗更換等,完成實物量90%;新華鎮計劃拆遷安置居民200戶,目前已置換房屋107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