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是蘋果公司1.5倍,股價便宜2875倍,但仍不一定值得投資

利潤是蘋果公司1.5倍,股價便宜2875倍,但仍不一定值得投資

瑞士央行賺錢比蘋果公司還多,但股價卻只有萬分之五

瑞士國家銀行(中央銀行)的利潤比蘋果公司還高,但其在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卻只有蘋果公司的1/2000。一位持有該股票的基金經理認為,儘管其股價在過去3年內上漲了400%,但還是被低估了。

賺錢比蘋果公司還多,但股價卻是iPhone製造商的萬分之五。世上有這樣的公司嗎?答案是有且只有:瑞士國家銀行(SNB)。今年1月至9月,瑞士中央銀行收穫515億瑞士法郎(摺合460億歐元)的鉅額利潤。其在蘇黎世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總共有10萬股,目前的股價約為5000歐元(歷史上曾低於900歐元和遠超8000歐元)。

利潤是蘋果公司1.5倍,股價便宜2875倍,但仍不一定值得投資

10月31日,SNB宣佈利潤大幅增長,但股價卻未漲

蘋果公司在同一時期獲利350億美元(摺合320億歐元),其在股票市場上的價值已經高達1萬億美元。瑞士國家銀行的盈利比蘋果公司高出140億歐元,其市值卻只有5億歐元,相當於蘋果公司的1/2000或萬分之五。從市盈率上看,瑞士央行的股票比蘋果公司便宜2875倍。儘管如此,購買該瑞士股票不一定是更好的投資。

利潤是蘋果公司1.5倍,股價便宜2875倍,但仍不一定值得投資

蘋果公司市值已經高達1萬億美元

瑞士央行之所以獲得如此高額的利潤,是因為其持有的外國證券和黃金大幅增值,而且其利潤僅取決於其數千億瑞士法郎的投資組合所帶來的增值。近年來,瑞士央行一再向市場投放法郎,而且是以“用新印刷的法郎購買外國股票和債券”的方式。瑞士央行想以此防止熱俏而受追捧的瑞士法郎繼續升值,因為過高的瑞士法郎會使瑞士的出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從而損害經濟(每一個曾經在瑞士為一個普通披薩支付過相當於20歐元的人都曉得這個問題,下一次他會選擇進入意大利邊境後才進餐)。這種貨幣干預措施同時還產生一個積極的副作用:瑞士中央銀行積累了如此可觀的證券財富。

瑞士國家銀行自190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股份公司形式,其78%的股份屬於公有,其中主要由瑞士各州及其州立銀行持有。22%的股份由私人股東持有,其中最大的私人股東多年來一直是德國企業家Theo Siegert,其控股公司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他持有的絕大多數股票是以低於1000法郎的價格購進的。最多時,他曾持有6.72%的股票,但在相當高的價位上賣出一小部分,獲利不菲。截至2018年年底,他還持有5240股,相當於全部股票的5.24%。

瑞士國家銀行股價的尷尬:作為中央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制定貨幣政策,執行公共任務,所以必須將利潤上交國家。股東絕不從利潤中受益,每股每年固定分紅15法郎。因此,其股價在很多年內一直徘徊在100法郎左右。但是,時而出現投機浪潮。因為該股票很少交易且總共只有10萬股,所以即使少量購買也會拉高股價。最近一個投機浪潮始於2016年,已將股價從大約1000法郎推高至8700法郎。尤其是杜塞爾多夫證券交易所2017年發佈的一封信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方面,該股票擁有非常堅實的基礎,因為瑞士央行不會破產;但另一方面,瑞士《聯邦儲備法》規定股東不能享有瑞士央行所持有的大量外匯資產。購買瑞士央行股票的人指望的其實是獲得補償,正如2000年曾經發生的: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BIS)相當於各國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在2000年把私人股東趕出時以遠高於當時的股價買回了他們手裡的股票,但至今沒有跡象表明SNB會重複這一舉止。

“根據持股資本、外匯儲備和利潤計算,股價應該為10萬歐元,而不是現在的5000歐元”,德國基金經理和價值投資者Markus Elsässer多次重複這一觀點。原則上講,瑞士央行的股票便宜得簡直荒誕。也許有一天,私人股東會對股價被人為地保持在如此低的水平提起訴訟。當然,股價絕不會達到10萬歐元,但翻番還是可能的。

順便說一句,在全球股票市場上,瑞士央行並不孤單:希臘、比利時和日本三國的中央銀行也在各自的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但其股價波動遠沒有瑞士央行那麼驚人。其中,希臘銀行股價於2018年1月達到歷史高位;日本銀行已在千禧年年初就將基準利率降至於零,其債券價格自2016年起一直呈下降趨勢;比利時國家銀行也讓它的股東不爽,因為其股價自2018年春季起一直處於下降飛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