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共昌穩坐國內精品軋輥製造“頭把交椅”

近日,位於新建鎮的江蘇共昌軋輥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成績單”出爐:今年 1至 9 月,公司實現工業應稅銷售9.85 億元,同比增長 12.5%;出口同比增長 68.5%,發展態勢喜人。近年來,江蘇共昌緊扣打造軋輥行業世界一流“中國製造”目標,堅持“軋輥主導、創新引領、適度多元、合作共贏”發展戰略,致力多維創新,加快轉型升級,穩坐國內精品軋輥製造“頭把交椅”。

科技創新,是江蘇共昌獲得旺盛生命力的“營養液”。2010 年前後,鋼鐵行業“寒潮”席捲全球,加上當時國內軋輥產品同質化競爭等因素,讓包括江蘇共昌在內的業內企業陷入困境。對此,江蘇共昌新一代“掌門人”邵黎軍,帶領企業積極接軌世界一流技術,與日照鋼鐵、馬鋼集團等實力國企、民營強企強強聯合。2014年6月,江蘇共昌的長期合作伙伴日照鋼鐵開始籌建ESP精品軋機生產線。得知這一前沿消息,江蘇共昌立刻啟動了ESP精品軋輥的研發工作。當時,國內這方面的技術尚屬空白,沒有可借鑑經驗,江蘇共昌在試製過程中產生了10多隻開裂軋輥,損失高達200多萬元。面對鉅額的研發費用,企業管理層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依託產學研的技術優勢,提出了科學調溫、合理調節成分配比等組合試製方案。經過一年的艱辛研發,ESP精品軋輥終於成功出爐。日照鋼鐵在試用江蘇共昌的產品後驚奇地發現:寬薄板鋼軋製產量穩定,單次在線時間是普通軋輥單次軋製公里數的三倍左右,質量完全符合軋製高品質薄板的要求。消息傳出,江蘇共昌得到眾多“行業大佬”的青睞。2016年,江蘇共昌與馬鋼集團進行深度合作,雙方聯合投資3.5億元,建設ESP精品軋輥生產線項目,項目所有設備、軟件和控制技術都是世界一流。一期工程自 2017 年投產以來產銷兩旺,二期工程眼下也基本建成。項目達產後,可年產ESP精品軋輥2萬噸。

以聯盟形式同向聚能,以國際合作面向前沿尖端,是江蘇共昌謀劃推進新一輪創新發展的路徑。今年 7 月,江蘇共昌與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馬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織創新成立鋼鐵產業鏈黨建聯盟,在黨建方面緊密合作,進一步整合產業鏈資源,減少企業合作的溝通、人力、時間等成本,助力企業創新發展。通過聯盟助力,江蘇共昌今年在收購杭鋼精密鋁業成立江蘇共昌精密鋁業有限公司的基礎上,進一步與上海交大展開深入合作,發展微通道鋁扁管及脫氧鋁杆、電工鋁杆產業,邁出了企業產業鏈延伸拓展、多元化發展的嶄新一步。此外,江蘇共昌還不斷加強與全球鋼鐵生產技術最先進的韓國浦項鋼鐵公司、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阿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等國外大型鋼鐵企業的深度合作。最近幾年,江蘇共昌每年將銷售收入的3%以上用於科技研發等,並先後與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校合作,建成江蘇省高合金及複合軋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 5 個研發平臺,不斷引進培養各類人才。在創新體系的支撐下,江蘇共昌核心競爭力提升明顯。去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ESP精品軋輥項目“薄寬帶鋼高效精密熱連軋用高性能軋輥裝備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獲得2017年度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共昌獲得鋼鐵行業改革開放40週年功勳企業稱號(鋼鐵支撐類)以及中國專利優秀獎等榮譽。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品,助力企業不斷鞏固國內軋輥行業“龍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