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热电,咱合肥人尽管放心用

水、气、热电,咱合肥人尽管放心用

○供水集团工作人员在进行水质检测取样

水、气、热电,咱合肥人尽管放心用

○供水集团工作人员在三水厂后台控制室中监控水厂运行状态

水、气、热电,咱合肥人尽管放心用

○热电公司3号能源站内部管道

水、气、热电,咱合肥人尽管放心用

○水质检测取样

供水、燃气、热电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与每一位市民的城市生活密不可分。在合肥城市大建设成就巡礼集中采访中,记者从合肥市供水、供气、热电部门了解到,多个保障项目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这些项目将为合肥提供安全和充足的水、气、热保障。

科学调度守护城市用水安全

无论何时,合肥供水集团的调度指挥平台都是忙碌的,曲线大屏幕上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数字不停闪烁。调度指挥作为供水的“大脑”,全市用水情况均会反映至此。徐灿华是供水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他的面前,并排放着三台电脑,第一台显示的是管网分布位置,第二台显示的是各水厂和加压站的监控数据,第三台显示的是全市120个管网水质监测点的压力数据。全部的监控和调度围绕第三台电脑进行——随着管网水质监测点的压力值变大,颜色由蓝变红,徐灿华需要根据这些颜色对水厂等机构做出调度指令。

冲过了夏季高峰,调度指挥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指挥平台大显示屏上显示,9月10日合肥刷新了今年日供水高峰194.7万立方米,而去年供水最高峰为188万立方米。“合肥市市区最大日供水量有221万立方米,合肥人可以放心用水。”合肥供水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夏薇介绍,虽然受高温天气影响,对自来水水质、水压、水量等各方面的关注度变高,但是合肥依然可以保证正常的供水。

供水抢修半小时服务圈、各项服务一手掌控、有问题热线服务电话24小时上岗……生活在合肥,你处处享受着智慧水务的便捷服务。记者从合肥供水集团获悉,该集团不断加强信息化投入和科学调度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水量预测、能耗管理等功能,实现管网信息动态掌控、管网事件智能处置、科学调度智慧生产。

今年8月,新改造完毕投入使用的合肥供水集团营业大厅完成了多项智能信息化和设备更新,每天数百名市民在营业大厅享受贴心服务。以过户为例,过去过户需要携带大量材料,办理过户时间略长,市民需要排队等待。如今借助智能化设备,不仅办理过程只需一分钟,而且无需排队。

全程监测让合肥人放心用水

过去,合肥人也曾经历过靠天吃水的情况。1954年,合肥水厂建成投产,合肥人才第一次吃上了自来水。今天,合肥新三水厂、七水厂二期和巢湖三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相继投入运行,日供水能力从190万提升至231万立方米。为了让合肥人放心用水、吃上放心水, 合肥供水集团在每年高峰期之前便制定保障措施,24小时实时监测管网压力变化,调度各制水厂产能。

今年以来,开工建设大官塘水厂一期工程、磨墩取水泵站、506项目专供应急供水管网工程等,全面推进18项重点供水工程和多项供水配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龙河口引水工程、潜山路DN1800原水管改造工程、四水厂改建工程、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二五水厂污泥干化项目、空港加压站等工程,全力配合轨道三、四号线等供水管道迁改工程,进一步深化供水基础保障。

与此同时,水质检测也同步进行。刘成武在三水厂中控室负责制水工作,一墙之隔的另一间办公室中,水质检测人员正在检测原水和出厂水的各项数据。通过电脑,这些数据将及时反馈到制水岗位,以便于指导制水工作。“合肥水质非常好,远远超过标准。”三水厂负责随班水质检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市设置120个监测点,做到24小时在线监测,强化水质在线检测,实现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全过程监测与监控,全面提升水质突变的应对能力。

同时,合肥供水集团密切关注合肥周边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快区域供水发展,今年4月正式接管蜀山小庙水厂,5月进驻巢湖苏湾镇利民、司集两个水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合肥周边乡镇广大居民饮上优质自来水。

合肥储气调峰能力超过230万立方米

当你站在合肥燃气罗集门站中央监控室,看到满屏的生产参数早已实现“自我”监控时,你很难相信合肥也有过一段没有城市煤气的历史。1985年2月10日,人工煤气一期工程向市内首批122户居民供气,开启了合肥人用煤气的时代。

从2002年12月18日天然气入肥工程的成功奠基,到2003年12月21日首批用户率先用上天然气;从2005年9月25日人工煤气全部置换成天然气,到2012年天然气用户突破80万户,短短的十年间,合肥在推广清洁高效天然气道路上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台阶。截至2019年6月底,合肥燃气集团已发展燃气民用户173万户,工业、公建和商业用户7381户,越来越多合肥市民享受到“气化合肥”的红利。

罗集门站是合肥燃气集团近年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主要包含北城LNG应急调峰和末站改扩建及配套联络线。一期北城LNG应急调峰工程于2015年开始动工建设,历经2年紧张施工安装,于2017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顺利实现投产试运行。一期工程单日最大LNG气化能力超100万立方米,在2座LNG储罐满储情况下,可实现约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应急调峰能力。而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在定合复线供气量充足的情况下,罗集门站年供气能力可达25亿立方米,能够为合肥市域乃至周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保障。

“截至目前,合肥燃气集团已建成高压管线277公里,投入运行208公里,储气调峰能力超过230万立方米,为合肥市冬季供气小时及日调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合肥燃气集团副总经理董忠介绍,中石油定远-合肥支线复线项目正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于今年冬供期间实现供气,“待定合复线顺利通气后,合肥市将实现西气双线、川气及LNG应急气源的多气源供应。”

区域能源项目将“福泽”新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合肥滨湖新区核心区区域能源项目3号能源站是神秘的,它隐藏在金斗公园绿化带的地底下。

通过地源热泵机组设备,夏日室内的热气将被吸出,冬季地能中的温度将被输入室内。这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正“照顾”着滨湖地区不少商场、场馆等“用能大户”。最先使用上这种便利的是安徽创新馆,中国科大金融研究院、合肥佳源广场、合肥滨湖联投中心书城等多个项目后期也将陆续享受到区域能源带来的好处。

据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多能互补型区域能源项目,与燃煤相比,年节约标煤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9万吨、二氧化硫4800吨、氮氧化物2400吨。“项目采用以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冰蓄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多能互补型能源利用方式,具有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突出优点。” 科恩新能源副总经理葛少鲁表示,合肥是目前唯一能实现环状管网的城市,各站点之间还能相互“照应”,确保整个管网的能源供应。

目前,合肥热电集团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合肥市主城区和三大开发区,并向庐阳产业园、双凤开发区、小庙产业园、肥东县及长丰县等周边地域延伸。6个热源厂、19台锅炉;锅炉容量1915吨/小时,年蒸汽供应量近410万吨;各类发电机组14台套,装机容量174兆瓦;各类管网总长度约534公里……合肥热点已服务工商业378家,居民小区189个,居民用户11.5万户,供热面积达2500万平方米。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文 赵瑞瑞/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