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肺必看,肺的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滋潤祛燥是養肺關鍵

肺居胸中,而胸為大氣之府,清淨之地;再者,肺葉嬌嫩,其鼻之竅,直接與外界相通,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熱,洗潤惡燥,故古人稱其為“嬌髒”“清虛之髒”。這裡所說的嬌指的是嬌嫩,清虛是清潔、空曠、乾淨的意思。因為肺作為人體最重要的生命通道,清氣進入,濁氣排出,容不得有一絲一毫的阻礙。

過度使用空調損肺氣

現代生活中,燥熱已不僅僅見與秋季,match其他各季也時有燥氣傷肺的事例發生。比如現代人喜歡使用空調,這會造成周圍環境溼度的下降。空調就如同一個抽水器,將我們周圍環境中的水分抽走,這其中也包括人體中的津液。因此,生活中使用空調要適度。

養肺必看,肺的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飲食貪辛辣,易使體內燥熱

辛辣入肺,行氣化溼,大量食用,不利於人體中津液的保存。因而,過度食用辛辣之品,會嚴重損耗肺中的津液。尤其是食用時,若再大量飲酒,大聲喧譁,鼻子、口腔、氣管中的水液便會迅速脫失,造成體內津液不足,肺失所養。另外,辛辣比較適合盆地、山區潮溼之地的人食用但也不可過量。

肺熱引起痤瘡

“肺和皮毛相表裡”“肺開竅於鼻”,因此肺熱易引起痤瘡,痤瘡往往體積較小,但數量很多,在面部、後背、頸部都會出現。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多吃薏米、木耳、杏仁、白菜、梨等食物,喝蜂蜜茶、綠茶等都有潤肺功效。

另外,還可以將芹菜和梨一起榨汁飲用。芹菜也是入肺經的,而且和梨一樣都有通便作用,大便通了,肺熱就消了,痤瘡乃至肺熱的相關症狀都會減輕。

兒童多吃蔬果防肺熱

立春以後,天氣逐漸轉暖,隨著氣溫的回升,人容易“上火”,尤其是兒童。如果兒童性情急躁、煩躁易怒、大便幹、手足心熱、喜食冷飲、食慾一般都比較差,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而睡,口唇發紅,舌質紅、舌苔少,就很可能是“上火”了。

這類陰虛火旺的兒童,平時要注意調養,多喝水、喝牛奶,適當吃豆製品、瘦肉、雞肉等,另外還應多給吃蔬菜和水果,即補充營養又能防止上火。

久臥傷肺,老年人最不宜

中醫認為,氣為人身之本,它熟陽喜動、佈散四周,因而在正常情況下,氣在體內是一刻不停地運行著的,若是氣的運動減緩或受阻時,便為“氣滯”,已屬於病理狀態。而臥為靜,靜則是動的反面,這與氣屬陽喜動的生理特徵,顯然是背到而馳的。

肺主氣、司呼吸,自然界中的清氣經肺彌散至血液,體內的濁氣也通過肺

排出體外,這條生命通道以動為主;而久臥少動之人,機體的呼吸功能就會減弱,導致清氣攝入少,濁氣積聚多,人就很容易缺血、缺氧。

而且,肺位於人體各個臟腑的最高端,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華蓋”位置,氣血津液皆要從這裡運行至全身,若是久臥,人的“華蓋”就會伏臥於地,此時肺又如何運行體內氣血津液呢?

對此現代醫學也認為,久臥不利於人的健康。在臨床上許多病人,尤其是不少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其死亡原因之一就是長期臥床不起。因為長期臥床,皮膚受壓,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可導致褥瘡;肺內痰液排出不暢,易造成墜積性肺炎;小便減少,膀胱積液,會誘發尿路感染。

按照中醫的說法,肺主皮毛、司呼吸,為水之上源,這些病症均與肺功能的異常有關,所以久臥傷氣、傷肺,是有充分的臨床依據的。即便是無病之人,久臥也會因經脈瘀阻不痛,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精神萎靡、身倦乏力、食少納呆、動則心悸、氣短汗出等不適。所以我們的祖先早就提醒人們“惟是閒人多生此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