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马荡的歌,醉了远方的客人

笔记“博云会”发出后,重庆市优秀工艺美术工作者、书法家二竹斋特别过细检索,问:今年博云会,杨正龙和覃太祥的当地民歌也是亮点之一。是故意回避还是漏了?

苏马荡的歌,醉了远方的客人

啊啊!哪有把一席好菜一口吞了的,精彩岂能漏掉?恩施是山民歌的海洋,我过去到各县采访,参加一些当地晚会,听过的山民歌多是歌舞演员唱的,这次在苏马荡,真正开了眼界:杨正龙和覃太祥的原汁原味,醉了远方的客人!



杨正龙、覃太祥和赵明启的父辈,都是苏马荡前身三合药材场的创业人。杨正龙拿起财政所长不当,首先下海开发苏马荡;覃太祥,一个卓有成就的农民作家,州作协主席杨秀武曾向我介绍过,认为他在州里都算得



没想到他们的民歌竟然唱得如此地道,花山鸟语,男女情事在他们心



新华书店挂牌的座谈会上,杨正龙发言时,即兴一首《筛子关门眼睛多》,赢得一阵热烈掌声,全场为之倾倒:

斑鸠无窝满天飞也,

好久没有在一堆也,

心想请郎吃饭顿饭来

我的哥呀喂

筛子关门眼睛多哟

昨夜等郎郎没来

烧了几捆青冈柴

铜壶打酒煨干了也

我的哥哟喂

油炸豆腐长青苔哟——喂

我的理解,这首情歌藏着炽烈的情感,也藏着女子的羞涩,想要强烈地表现,但又担心走漏,邻家有女,隔壁有眼,“筛子关门眼睛多”,面对家长里短,闲言碎语,燃烧的欲火,旺盛又遮掩,真实映射出怀春女子的渴望与矛盾心理。我在诗歌讲课中,经常讲,美,从来都是在最险要的地方,当年杨正龙等一批在校文学青年都曾听过。

苏马荡的歌,醉了远方的客人

覃太祥,标准的土家汉子,我佩服他的勤奋与执著,佩服他的求实精神。他对自己的家乡,如数家珍,有很详实的话语权。不少作家写苏马荡,少不了要引用他的一些资料。这天中午我俩在一席吃酒,席间,他激情向候鸟客人献上一首《犀牛望月》:

太阳(那个)落土四山黄啊

犀牛望月哎

犀牛(那个)望月

姐望郎啊衣伙呀伙嘿

姐望郎啊喂

记得那年菜花黄

我送(那个)情郎上山梁

叫声(那个)情哥早回乡啊

小妹的话儿要记心上。

喂!

我站在苞谷地旁

望着那齐岳山上

四周的云彩放红光啊

犀牛(那个)望月哎

姐望郎啊!衣伙呀伙嘿

早回乡啊!喂!

我最近看到一篇《谭宗派收集民歌简介》,这位利川文化遗老说“三天两头不唱歌,喉咙好像虫在梭。抬起石头喊号子,薅草锣鼓唱上坡。出嫁要唱“哭嫁歌”,送亡要唱“板凳歌”(孝歌的土名)。修屋要唱“上梁歌”,整酒要唱“说席歌”。逢年过节连更唱,两口子床前也盘歌。幺妹子儿啊小哥哥,苞谷林里耍哟青杠林里坐。大老汉儿啊幺婆婆,吊脚楼上唱哟火炉边上搓。一天喊得二郎叿啊,个个都是耍乐啰!”

苏马荡的歌,醉了远方的客人

杨正龙、覃太祥不是专业歌手。在土家民歌海洋,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创业于斯,以长期积累的民族文化养分,随时喷发出心里的歌,灌醉女人,灌醉远来的候鸟,大概不算是一件难事。

(张永柱2019年夏,苏马荡)

张永柱苏马荡组诗系列(1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