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遊如何突破發展?專家支招

桂林是中國旅遊的縮影,見證了我國旅遊發展的各個階段,自1973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走出了獨特的發展道路。桂林旅遊發展的基礎是世界級的旅遊吸引物、輝煌的旅遊發展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當前,隨著國際旅遊的空間重構和國內消費轉型帶來旅遊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國內許多新興旅遊區域的崛起,桂林作為老牌旅遊目的地,將面臨怎樣的競爭格局與發展挑戰?筆者認為,

可以從入境旅遊、國內旅遊、自治區內旅遊三個層面來認識這種變化。

旅遊地位的變化,最直觀的指標是遊客接待量的變化。桂林旅遊的發展軌跡在相當長時期內基本反映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特點。自197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以來,桂林入境旅遊產品一直是中國入境遊產品的精品名片,京西滬桂經典旅遊線路經久不衰,代表了中國元素和中國符號。從早期的美國、日本市場,到2000年後的韓國市場以及我國的港澳臺市場,再到金融危機後的東南亞市場,京西滬桂一直是國家名片,最受市場歡迎。至今已有18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要訪問遊覽過桂林,桂林的入境遊客接待量始終保持在全國前列。

從旅遊統計數據來看,2016年的入境遊客數據區分了外國人和港澳臺遊客,桂林僅憑藉真正的傳統旅遊資源,就吸引了外國遊客128萬人次,在全國排名第7。排在前面的城市是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珠海、成都這些口岸城市和中心城市,而廈門、武漢、重慶、蘇州、杭州、黃山、西安、泉州、昆明、福州、大連、寧波都排在其後。這說明桂林在接待外國遊客方面的地位和實力。

高鐵開通及航線壓縮是入境遊發展的主要瓶頸。2017年桂林兩江機場的吞吐量為786.2萬人次,居全國第39位,與桂林的國際旅遊地位是不相稱的。桂林機場曾經是國內十大機場之一,但目前國際航線僅12條,其中至韓國的4條。2017年以來,桂林至韓國航線航班及旅客均下降明顯。高鐵開通後廣州—桂林、深圳—桂林航班量大幅減少,對桂林入境遊客的進入造成較大影響。過去,廣州到桂林一天有10多個航班,高鐵開通後,航班都取消了。這樣一來,外國人到廣州後無法直接飛機中轉,而是需要坐高鐵,帶來了很大不便。但也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香港到桂林開通了高鐵,將來可能香港遊客會快速增長。

此外,桂林的境外航線少,這是很大的短板。因此,亟須爭取支持增開桂林至東盟主要城市直航航線,支持將現有的一些國內主要城市境外航線延伸至桂林,以保持桂林入境旅遊市場的平穩增長。

儘管桂林的入境遊客市場增長面臨較大的壓力,但國內遊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態勢。這與我國近年來的旅遊發展情況基本相符。2000年以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桂林的國內遊客超過了入境遊客,2004年之後開始進入國內大眾旅遊階段。

桂林對於廣西吸引外省遊客方面的貢獻超過南寧,處於第一位。前面的分析告訴我們,從純旅遊角度看,桂林旅遊的影響力並沒有下降,問題出在過去這些年其城市功能和地位沒有明顯提升。

思考城市旅遊可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是城市的功能和地位,政治、交通、現代服務業、商業、文化、醫療等等。南寧利用東盟博覽會這個概念把整個城市重新進行了升級。而桂林除了交通功能提升較好外,其他功能的提升都緩慢。

第二個層面是城市主題和特色,這對中小城市是最重要的。就桂林而言,城市特色特別明顯。我們曾在桂林做遊客調查,95%的遊客小學就知道桂林,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三個層面是城市旅遊核心要素,這對桂林這樣的旅遊城市極其重要。核心要素是什麼?標誌性建築、代表性區域、特色性項目,還有購物中心。桂林的兩江四湖、象鼻山、王城、七星巖、東西巷、印象劉三姐、陽朔西街、遇龍河、銀子巖、龍脊梯田等核心要素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

總之,桂林旅遊發展的國內外影響力依然強勁,總體發展勢態也較為平穩,受限於城市功能提升困難等因素,仍存在一些發展瓶頸。桂林有不可替代的旅遊資源及吸引力,在中國旅遊發展新階段,桂林將承擔更加重要的責任,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旅遊勝地”是桂林的任務,也是國內外遊客的期望。(保繼剛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

原題:《桂林旅遊要想突破發展必須提升城市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